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神八成功對接、喬布斯、歐債危機、利比亞局勢、德班氣候大會等若干重大新聞。
回顧我們每個人,也許參與上述熱點其中,也許和某些熱點相關或被相關;那對于我們身處的分析測試行業,有什么值得我們記住的事件呢?下面,分析測試百科網小編將同您一起回顧咱們行業的幾大新聞事件,希望能勾起您的一些回憶和瞬間,記住這復雜的2011……
政府政策與“十二五”規劃
2011,“十二五”計劃開局之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召開會議,討論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按照會議精神,科學技術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協、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有關單位,研究制定了《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科技部部長萬鋼詳細解讀了“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的有關情況,萬部長表示,“十二五”期間,要切實把科學技術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各項戰略任務,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推動我國大學科技園在“十二五”期間的持續、健康發展,科技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了《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術服務十大產業中的137 項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
更多內容請見:
生物醫藥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總后勤部衛生部等十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把發展前沿技術、引領醫學發展,重視基礎研究、解決科學問題等八項內容作為規劃的重點任務。大力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為此,上海市衛生局第一個“吃螃蟹”,牽頭組織起草了全國首部地方《傳統醫藥知識保護管理辦法》。
據IMS公司資深首席顧問David Campbell預測,2010年到2015年中國醫藥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0.1%,2016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以海口的醫藥制造業為例,目前它是海南省海口市的優勢產業,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海口醫藥制造業實現了高速增長,2011年上半年累計完成產值21.42億元,同比增長31.6%,增速領跑海口工業經濟,成為該市工業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更多內容請見:
能源環境
“十二五”期間我國面臨的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對環境保護的壓力巨大。“十二五”期間,環保部準備以飲水安全、空氣污染、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這些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大綜合治理的力度,力爭我們的環境質量能夠進一步得到明顯改善。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中,我國將減排目標定為單位GDP能耗降低16%,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環境是重要的發展資源,良好環境本身就是稀缺資源,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提升生活質量,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固本強基,為人民群眾提供水清天藍地干凈的宜居安康環境。
更多內容請見:
化工材料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綱要》,推動化學工業的發展,根據我國標準化工作的方針政策,結合化工行業標準化工作的實際情況,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制定了《化工行業“十二五”標準化發展指南》。重點突出安全、環保、節能減排、管理型、貿易型等標準的研制,努力將占標準總數比率提高到15%;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工作,加強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研究,爭取突破關鍵技術,轉化為200項相關標準。
“十二五”期間中國新材料產業預計總產值將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主要產品能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十一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量、質量取得了重大進展,“十二五”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預計“十二五”期間,石化行業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十二五”末,行業總產值將達1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精細和專用化學品率將提高到45%以上,銷售收入過千億元企業將超過15家。同時,規劃還將重點支持石化行業信息化建設與技術改造。
更多內容請見:
科學儀器
我國“十二五”將大力發展科學儀器設備等科技產業化工程,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把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優先任務。《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顯示,到2015年,行業總產值達到或接近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5%左右;出口超過300億美元,其中本國企業的出口額占50%以上,到“十二五”末或“十三五”初貿易逆差開始下降;積極培育長三角、重慶以及環渤海三個產業集聚地,形成3-5個超百億的企業,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過百。
更多內容請見:
人才和創新
科技人才是國家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1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關鍵階段,也為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重大機遇。制定并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簡稱《科技人才規劃》),大力推進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帶動各類科技人才隊伍全面發展,對于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未來10年,我國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和培養3000名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一個國家若不重視技術工人、技師、高級技師的培養和使用,不認真對待職業學校培養出來的各類中、低級技術人才,這個國家就沒有希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說。
更多內容請見:
網絡世界
中國互聯網協會6月15日在京發布我國首個互聯網服務標準《互聯網服務統計指標 第1部分:流量基本指標》。這是我國第一次對互聯網統計服務提出基本規范,為互聯網統計數據提供了標準化的參照體系。我國互聯網行業在許多方面并不遜于其它國家,但行業標準和規范建設卻遠遠落后于行業發展,并逐漸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工信部將推動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推進3G和光纖寬帶網絡發展,擴大覆蓋范圍。爭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帶寬達到20兆以上,農村家庭達到4兆以上,東部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家庭達到100兆。
首屆中國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南京舉行,聚焦云計算核心技術與應用,聚集世界級的云計算公司與國內外知名的云計算專家、行業用戶共同分享“云”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云的平臺和應用構建技術等核心問題。基于云計算技術,分析測試行業的實驗室管理系統LabOS應運而生。
更多內容請見:
科研項目成果
2011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依托單位提交的各類項目申請147703項。經過初審,共受理項目申請143790項,不予受理項目申請3913項。2011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項目申報工作,共受理項目65項。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推動我國重大科研儀器設備自主研制工作,中央財政撥專款設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重大科研儀器專項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管理,立項建議由有關部門組織推薦,試點期間暫由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作為項目組織推薦部門。
更多內容請見:
2011國內和國際十大科技新聞
2011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1)對學術造假說NO,我國首次撤銷國家科技獎勵(2)我國證實體細胞可被誘導直接轉化成肝臟細胞(3)屠呦呦制備青蒿素獲拉斯克獎,“三無”身份引反思(4)中科大成功制備八光子糾纏態,刷新世界紀錄(5)我國首座快中子反應堆成功實現并網發電(6)“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破5000米深度紀錄(7)“嫦娥二號”到達拉格朗日L2點,我國首次實現對月球更遠的太空進行探測(8)三顆衛星相繼發射,“北斗”導航系統正式試運行(9)神八天宮空間交會對接成功,筑夢未來空間站(10)殲20試飛成功,體現中國航空工業巨大進步。
2011年國際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1)日本福島核電站放射物質泄漏,引發全球核電生產安全大討論(2)神經藥物首次突破血腦屏障,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有新希望(3)單原子量子信息存儲首次實現,可極大增強量子計算機的功能(4)廣義相對論兩大猜想獲實驗證實,“引力探測器B”功不可沒(5)首個單光子路由器研制成功,可作為量子網絡重要設備(6)“中微子超光速”撲朔迷離,狹義相對論受到挑戰(7)中國“天”“神”太空對接,空間技術進一步得到提升(8)最強吸光材料吸光率達99%,可用于研制新型太空涂層材料(9)干細胞人造血首次輸入人體,作用等同于真正的血液(10)美發現溫度“宜人”的類地行星,表面可能有巖石和水。
更多內容請見:
諾貝爾獎與中國國家科技獎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前譯巴特勒)、生于盧森堡的法國籍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以表彰他們在免疫學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三名天體物理學家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因超新星的研究而對宇宙學的貢獻。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2011年度中國國家科技獎在初評階段,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共1131個項目入圍。今年國家科技獎獲獎數目仍將按照往年標準實行,獲獎總數將保持在400項以下。個人獎方面,今年共推薦最高科學技術獎侯選人11人,最終獲得者將不超過2人。
更多內容請見:
天神對接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第一次交會對接后,組合飛行12天之后,14日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16日,神八第二次撤離天宮一號,17日返回地面。天宮一號對地觀測將首次實驗短波紅外光譜儀探測,天宮一號上使用的對地觀測設備與遙感系列衛星星載對地觀測設備不同,后者使用的技術與設備都具有較高的成熟度,可直接應用;前者則注重實驗性質,實驗成功后觀測設備才會用于衛星使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并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了10顆衛星,建成了基本系統。系統在保留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服務,于12月27日起試運行。
更多內容請見:
社會民生
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時期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在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食品安全
從今年3月份的雙匯瘦肉精,到8月份的沃爾瑪假綠色豬肉,食品安全事故讓名牌企業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企業忙著道歉,有的企業則依然忙著遮掩。緊接著,地溝油、毒豆芽、回鍋油、染色饅頭……層出不窮。“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這個最關心“吃”的民族,卻對食物失去了信仰。
2011年3月15日,央視披露了河南濟源雙匯公司使用“瘦肉精”豬肉的事實,問題豬肉從河南出廠到抵達南京屠宰場過程中,一路憑借買來的“通行證”暢通無阻。4月,《消費主張》節目曝光,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饅頭中加入色素、防腐劑,回爐過期饅頭,更改生產日期,制成“染色饅頭”后運送到聯華、華聯等多家超市進行銷售。5月24日,臺灣地區有關方面向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發現臺灣“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劑“起云劑”含有化學成分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該“起云劑”已用于部分飲料等產品的生產加工。6月,記者歷經一個月、數千里艱難追蹤,初步揭開了京津冀“地溝油”黑色產業鏈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溝油”加工窩點,其規模之大出人意料,僅記者實地探訪的幾家窩點,其日加工能力合計已近百噸。8月,味千被爆白湯的制作鏈條,味千白湯濃縮液的主要成分是“豬骨湯精”,由山東泰安一家食品企業生產;隨后又由上海一家公司添加調味料、增稠劑、香精等;味千各門店用水稀釋成白湯,出售給顧客。9月13日,有媒體報道朝陽區一些“蒸功夫”包子鋪在制作包子時使用香精,媒體經暗訪調查發現,數家打著“蒸功夫”招牌的包子店均在店外隱蔽之處制作包子餡料,除衛生條件差外,都“偷偷”使用各種香精。11月,“思念”、“三全”和“灣仔碼頭”等國內速凍食品知名品牌相繼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后,使得速凍食品行業陷入“細菌門”。“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導致腹瀉與肺炎,加熱30分鐘才可殺滅。
更多內容請見:
能源環境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9.0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約20公里。地震引發約10米高海嘯,并引發核電站爆炸,從而引發日本地震核泄露危機。中國民眾曾一度出現搶購含碘鹽的景象。11月1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首度對PM2.5測定方法進行規范。11月16日,環保部相關負責人通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當天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得到了民眾的廣泛贊成。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另外,還有“毒蘋果”事件,康菲公司漏油事件……因此,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國家的一項方針政策。
更多內容請見:
檢驗檢測
農業部在組織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基本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顯著增強執法監管能力,大幅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確保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6%以上。新建1個部級水產品質量安全研究中心、16個部級專業質檢中心,健全完善32個部級專業質檢中心和32個省級質檢中心風險監測和信息預警功能,新建329個地(市)級綜合質檢中心和960個縣(場)級綜合質檢站。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源于美國,是為醫院提供醫學檢驗技術服務的專業機構。社會化服務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將標準化、自動化、信息化服務引入醫學領域,可節約醫療資源,降低醫療成本,令一些不常檢測項目開展成為可能,患者能就近享受到高質診斷服務。
《認證機構管理辦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國家認監委要求各認證機構認真學習貫徹《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確保相關技術條件和能力資質符合規定,依法規范從業行為;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內部管控和風險防范機制,提高認證審核人員和管理層的誠信意識和專業素質,確保認證質量。據了解,我國現有經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174家,累計頒發各類產品、管理體系和服務認證證書177萬多張,獲證組織61萬多家。我國已制定認證認可行政規章1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27件。
更多內容請見:
聚焦儀器儀表行業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在《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市場需求變化迅速,產品結構調整迫切,特別是國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綠色經濟、現代制造業、清潔能源、大飛機、海洋工程、智能電網等專項,城市軌道交通,民生領域等新興產業,為儀器儀表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而行業傳統的服務市場,例如火電、冶金等產業,發展速度放緩。市場需求大,機會多,變化劇烈,行業調結構、上水平任務十分艱難。
行業概況
2011年1-10月,儀器儀表行業各子行業產品產量全部實現增長,其中,試驗機累計同比增速達到40%以上。在“十二五”期間環保對環境監測投資加大的大趨勢下,整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成長確定,而聚光科技 和天瑞儀器 在各自細分領域分別具備先發優勢,將充分收益行業成長。聚光科技的產品主要分三塊: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工業過程在線監測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其業務增長點主要在于系統運營維護、數字信息平臺和安全監測系統。天瑞儀器的產品主要是XRF熒光光譜儀,主要應用于金屬元素分析,其業務增長點主要在于重金屬檢測和土壤監測方面的應用。
質檢部門對儀器的穩定性、可靠性、準確度要求很高,國家、省、市(地級)實驗室均不太可能采購國產儀器,僅限于縣級單位采購、使用。國產儀器要進入國家、省、市(地級)實驗室,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據調查,目前在中國工業過程分析儀的市場上,國外品牌占領著國內的高端過程分析儀器和環境監測市場,如西門子、ABB、賽默飛世爾、美國哈希、日本橫河等;國內企業則主要占有中低端過程分析儀器和環境監測市場,這些企業主要包括聚光科技、雪迪龍、天融、河北先河、重慶川儀等。也有一些企業開始加大研發力度,提高技術實力,盯緊高端分析儀器市場。“十二五”期間行業的產銷值將達到或接近萬億元,規劃年均增幅為15%。
更多內容請見:
技術成果
儀器儀表行業,是自動化領域的關鍵行業。在過去數年中,隨著中國自動化應用環境的不斷發展,儀器儀表行業的面貌日新月異,很
近日,“analyticaChina2022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上海國家展會中心舉辦。來自國內外超1200家參展企業及合作單位參加本次展會。本次展會就實驗室建設、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診斷、轉化醫學......
2023年6月27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島津”)、新疆運瑞達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協辦的西北地區分析檢測技術研討會暨島津全國行業巡回交流會-烏魯木齊站于......
......
2023年5月11日-12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六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廣州舉辦。會議進行到第二天,測試中心負責人一行人到訪位于廣州的禾信學習交流,就國產科學儀器發展......
2023年5月12日,第二十六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進入到第二天的分會研討環節。為進一步增強行業內的交流,會議分設了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科研院所、高校分析測試中心、地方分析測試中心......
——第二十六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廣州召開2023年5月11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廣東省分析測試協會承辦的第二十六次全國......
2022年,隨著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的相繼“入列”,中國空間站具備了開展大規模、多學科領域的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的能力,為在軌科學實驗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和獨特空間環境條件。在軌科學實驗、天宮課堂、立方......
神舟十四號已經帶著三名航天員返回地面。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神舟飛船要經歷關鍵的四步,一起回顧↓第一步是進行軌返分離和返回制動。在不到三分鐘的時間里,神舟飛船要完成一系列動作。首先是第......
11月22日,“分析測試高峰論壇”線上系列首場活動“化學污染物檢測”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由《分析測試學報》編輯部、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及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聯合主辦,旨在慶祝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
2022北京科學儀器高峰論壇線上舉辦——2022年8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支持下,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北京科學儀器高峰論壇”在線上順利舉辦。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