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病因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代謝產生的一種有毒物質,對禽類有較大的毒害,主要侵害肝臟,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一、病因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代謝產生的一種有毒物質,對禽類有較大的毒害,主要侵害肝臟,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玉米、花生、稻和麥子等谷物以及棉籽餅、豆餅、麩皮、米糠等飼料易被黃曲霉菌或寄生曲霉菌污染產出毒素。禽類采食了這些被污染的發霉變質飼料即可發生中毒,尤以幼鴨的敏感性最高。
二、主要癥狀
幼禽中毒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生長不良,貧血,冠蒼白,拉血取消稀糞,叫聲嘶啞。幼鴨還常有鳴叫,脫毛,步態不穩,跛行,呈企鵝狀行走,腿和腳呈淡紫色。死亡前出現共濟失調,角弓反張等癥狀。慢性中毒,癥狀不明顯,主要食欲減少,消瘦,衰弱,貧血,表現全身惡病質現象,時間長者可產生肝組織變性(即肝癌)。開產期推遲,產蛋量下降,蛋個小。有時頸部肌肉痙攣,頭向后背。
三、剖檢特征
特征病變主要在肝臟。急性中毒時肝臟腫大(為正常的2~3倍),質變硬(有腫瘤結節),色澤蒼白變淡,有出血斑點或壞死;膽囊擴張。腎臟蒼白、腫大,質地脆弱。胰腺有出血點。胸、腿部肌肉有出血點。小腸有炎癥。慢性中毒時,肝臟發生硬化、萎縮。肝呈土黃色,偶見紫紅色,質地堅硬,表面有白色點狀或結節狀增生病灶。腎出血、心包和腹腔有積水。
四、實驗室診斷
可疑飼料直觀法:取代表可疑飼料樣品(玉米、花生等)2~3千克,分批放盤內,攤成薄層,直接放在365納米波長的紫外線燈下觀察熒光;如樣品中有黃曲霉毒素G1、G2,可見G族毒素的飼料顆粒發出亮黃綠色熒光;若含黃曲霉B族毒素,可見藍紫色熒光。若不見熒光,可將顆粒摔碎后再觀察。
化學分析法:將可疑飼料中黃曲霉毒素提取和凈化,用薄層層析法與已知標準黃曲霉毒素相對照,可知所測毒素性質和數量(參照我國食品衛生法有關資料)。
生物鑒定法:取待測樣品溶于丙二醇或水中,經胃管投給1日齡雛鴨,連喂4~5天。對照的各雛鴨給喂黃曲霉毒素B1的總量從0~16微克。在最后1次喂毒素后再飼養2天。然后撲殺全部雛鴨,按膽管上皮細胞異常增生的程度(一般分為0到4或5+幾個等級),來判定黃曲霉毒素含量的多少。雛鴨黃曲霉毒素B1的LD50為12.0~28.2微克/只。也可取肝組織固定,作組織檢查。上述法為世界法定通用的方法。也可將可疑飼料作動物發病試驗。
五、防制要點
(1)對霉變飼料可用以下方法去除黃曲霉毒素:挑選霉粒或霉團去毒法:用石灰水浸泡或堿煮、漂白粉、氯氣等方法解毒;輻射處理法;氨氣處理法;利用微微物(無根霉、米根霉)的生物轉化作用,使黃曲霉毒素解毒,轉變成毒性低的物質;采用熱鹽水浸泡,是經濟安全的好方法,但需時較長;加熱加壓相結合的辦法對許多霉菌及毒素有破壞作用,但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單端孢霉毒素對熱的反應穩定。某些研究者報道了水合硅酸鈉鈣與黃曲霉毒素有高度親和力,它能與毒素形成穩定化合物,使毒素活性下降。有報道稱酶能使玉米赤霉烯酮的Latone環,Epoxidase酶能降解單端孢霉毒素類分子中的12.13—環氧基團等。有報道用20%氨去毒,其效果達90%以上。
(2)發現中毒病禽,就立即更換飼料,加強護理,供給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混于飲水中。
(3)也可應用制霉菌素治療,每禽口服制霉菌素3~5萬單位,每天2次,連續2~3天。
(4)用0.1%的硫酸銅溶液飲水3~5天。或服瀉劑(鹽類)每只1~3克排毒。或飲水中加0.5~1%碘化鉀3~5天。
(5)徹底消除雞場上糞便(含有毒素),集中用漂白粉處理,用具用0.2%次氯酸鈉溶液消毒。
(6)加強飼料保管,防止飼料發霉。特別是梅雨季節,更要注意防霉。對質量較差的飼料應添加0.1%的苯甲酸鈉或75%丙酸鈣1千克加入1噸飼料中作防霉劑,已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可用甲醛熏蒸或5%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消滅霉菌孢子或拋棄不用,另作處理。
中新財經4月19日電(記者張尼)春季到來,又到了外出踏青賞花的季節,但同時,春季也是過敏性疾病高發季節,蕁麻疹就是其中之一。這種疾病在我國不但發病率較高,同時也會給患者生活帶來影響。為何蕁麻疹會在春季......
入侵植物防治是全球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一項研究,深化了人們對植食性昆蟲種群動態、群落組成以及多樣性維持機制的認識,并為入侵植物生物防治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成果......
1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將將以新《噪聲法》實施為引領,制定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國一直高度重視噪聲污染防治工作,1980年就......
據MacRumors報道,路透社稱,由于富士康工廠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印度的iPhone12生產已經停止。富士康位于印度南部欽奈附近的生產iPhone12機型的工廠,在工人的抗議下,本周將繼續關閉。據報......
團隊在泥石流溝進行現場調查測量實驗平臺立面示意圖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增加,加上汶川地震后甘肅南部山區整體松動,重大、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開始頻頻光顧生態脆弱的西部,尤其是甘肅。蘭州大學資源環境......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開展了一系列根本......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權威人士指出,《意見》提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對于加快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
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藍天獲得感明顯增強。但是,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特別是進入秋冬季,重點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效果還不穩固。自2017年以......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患病結構也向慢性病為主轉變。慢性病患者不僅有手術風險上升的機率,且更容易因病產生慢性傷口,慢性傷口管理需求為此與日俱增。慢性傷口是一種不能正常、有序、及時修復且修復后不能恢復......
近年來,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相關事件頻繁發生:“毒大米”“毒花生”等,悲劇的發生讓人不寒而栗。自1962年分離出黃曲霉毒素以來,人們對其毒性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發現AF劇烈的毒性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