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0日從全國能源經濟工作會議獲悉,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控制在41億噸標煤左右,“十二五”期間將逐步建立有效合理控制能源總量的倒逼機制,未來將研究開征化石能源消費稅,并實現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指出,自2011年國家能源局牽頭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以來,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31個省市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并初步形成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據介紹,到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目標將控制在41億噸標煤左右。從能源構成來看,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0%,石油、天然氣次之。可見,要實現41億噸的能源消費目標,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是重頭。意見稿提出,未來將研究征收化石能源消費稅,實現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研究制定與回采率掛鉤的差別化資源稅費政策,完善石油等能源特別收益金制度。
“資源稅和消費稅都是通過價格手段來調節能源消費,只不過一個是從生產側,一個是消費側。而征收消費稅的話,可以對用戶的消費習慣造成更直觀的影響,從而防止過度浪費。但這一政策更多的還是針對高耗能用戶,普通用戶的能源消費價格不會有太大變化。”周大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而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則認為,征收化石能源消費稅會推高能源價格,再加之收稅存在難度,在已經征收資源稅的情況下,化石能源消費稅不會很快開征,在“十二五”期間更可能是進行個別試點。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機制要發揮倒逼作用還需要比較長期的過程,短期內難以見效。41億噸的能源消費總量和地方需要的能源數量還是有很大差距,分解的過程將是中央和地方博弈的過程,而且分解下去之后怎么完成也是個問題。
【導讀】2022年9月,位于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對于此次事件的肇事者,外界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今年2月,美國獨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其個人網站撰文,評述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來龍去脈,指稱在......
由于暖冬抑制需求,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進一步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割的天然氣價格周四跌幅高達10%,至每百萬英熱單位2.761美元。自周三跌破3美元后,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一直處于2021年4月以來......
中國海油12月1日對外宣布,中國最長煤層氣長輸管道——神木-安平煤層氣管道工程(簡稱“神安管道”)全線貫通,進入試生產,將打開晉陜地區天然氣外輸通道,為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保供提供新助力。該管道由中國海油......
據彭博社11月29日報道,卡塔爾與德國已簽署為期15年的天然氣供應協議,從2026年起,卡塔爾每年將向德國供應至多200萬噸液化天然氣。該協議由卡塔爾能源公司與美國康菲石油公司于11月29日在卡塔爾首......
當地時間11月3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2023年的冬天,歐洲將有缺少天然氣的風險。國際能源署估計,如果屆時俄羅斯對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完全中斷,那么歐洲將缺少約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屆時,歐洲天然氣儲......
當地時間10月2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議會講話中表示,德國已經擺脫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并正在努力降低能源價格。但他警告說,歐盟實施天然氣價格上限可能會適得其反。......
當地時間1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稱,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在土建設天然氣樞紐事宜達成一致,歐洲可通過土耳其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近期在俄烏局勢中“左右逢源”的土耳其,能否如愿取代德國成為下一個歐洲能源樞......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地時間19日稱,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最近一次會晤中就在土建設天然氣樞紐事宜達成一致,歐洲可以通過土耳其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當地時間10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
首先來看我們的系列報道《奮進正當時砥礪再揚帆》。這組報道聚焦我國在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與突破,展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前景。第一期聚焦能源領域。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國能源......
“歐盟國家希望從2023年開始共同購買天然氣”,德新社12日的報道稱,當天在布拉格舉行的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會議上通過決定,從2023年起利用歐盟市場力量共同購買天然氣,但會議沒有就天然氣價格上限達成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