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資源領域成果獲大獎
“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一大特點就是,涌現出一批能源資源領域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表示。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項目“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系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集數千地質工作者10多年奮戰雪域高原得來的成果,通過大規模細致的地質調查,創新性地建立了兩大地質理論,并在自主創新理論指導下,實現了青藏高原找礦的重大突破,發現了3條巨型成礦帶、 7個超大型礦床和 25 個大型礦床,大幅增加了我國大宗礦產的儲量,改變了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格局,為中央在西藏地區建設五大資源基地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難冶鎢資源深度開發應用關鍵技術”,確保了我國鎢資源使用年限由原來的不足 5 年延長到 25 年以上,解決了我國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亟須。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環烷基稠油生產高端產品技術研究開發與工業化應用”,攻克了稠油深加工這一國際性難題,創制出系列高等級瀝青替代進口,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實現了我國稠油深加工技術從空白到國際先進的歷史性跨越。
國家科技合作獎獲獎人數創歷年之最
在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中,8位外籍知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遍及6個國家、7個學科領域,獲獎人數創歷年之最。
8位獲獎者分別是德國籍國際知名數學家德樂思、法國籍知名醫學家戴宇閣、日本籍國際冶金知名專家江見俊彥、英國籍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質研究專家約翰·巴士威、日本籍中藥及保健品功能研發專家栗原博、美國籍國際著名地質學家斯蒂芬·波特、日本籍傳染性疾病與病毒學專家巖本愛吉、澳大利亞籍納米材料專家逯高清。
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企業占七成
在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中,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海爾集團公司等企業的創新成果榜上有名。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任鄒大挺介紹,2011年度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中,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占71.56%,(2009年占66.67%,2010年占68.22%),中小型科技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參與完成項目的比例從過去的不到30%提高到44.04%。
2011年度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光通信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技術創新工程”,是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以轉制為契機,推動我國光通信行業快速發展的成果。通過創新工程,武漢郵科院掌握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嵌入式系統和應用軟件設計技術、光電子設計與制造工藝技術、光纖工藝設計與制造技術等光通信核心技術,突破了超高速超大容量等光通信前沿技術,創造了光通信領域一系列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創新工程形成的核心技術、ZL和標準,先進的系統設備、光纖光纜及器件有力支撐了基礎通信網重大工程建設,保障了國家通信安全,推動光通信網90%以上采用國內品牌產品;使中國11億電話和4 億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其承建的網絡或技術中充分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福音。該單位還是中國光通信標準主要制定者,在國際標準組織中擔任多個重要職務,為我國贏得光通信國際標準話語權。
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技術收獲多個獎項
在獲獎項目中,一批涉及移動通信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核心技術收獲多個獎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寬帶移動通信容量逼近傳輸技術及產業化應用”提出了廣義多載波技術、普適 MIMO 傳輸技術、雙渦輪接收技術等,獲39項發明ZL,理論成果獲通信國際學術界最有影響的IEEE RICE(美國電器電子工程師學會賴斯獎)最佳論文獎,18項提案被 3GPP 主流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納。
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有機發光顯示材料、器件與工藝集成技術和應用”突破了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高效率、長壽命、高精密制造的技術難題,自主設計、建成了國內首條 OLED 大規模生產線,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和航天領域。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成套設計自主化技術開發與工程實踐”,首次建立了高壓直流輸電集成技術體系,實現了直流輸電技術的集成創新。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與制造技術”,突破傳統,首次采用圓筒形整體結構設計技術,成功建造成世界首座抗巨大風浪能力的圓筒型超深海鉆探儲油平臺,其作業水深、鉆井深度和平臺甲板可變載荷均為世界第一。
大批民生項目獲獎
在獲獎項目中,一大批涉及農業科技、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等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摘取多個獎項。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玉米單交種浚單20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在種質創新和品種選育有重大突破,使我國玉米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新發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在抗擊SARS、阻擊禽流感、應對甲型 HINI 流感等新發傳染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還有科技進步獎的項目,如“工業產品中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征與特征識別關鍵技術與應用”,為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性評價技術與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徑;“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新技術研究與應用”,促進了我國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器材國產化及介入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其產品價格僅為進口器材的1/3,一般患者家庭均可承受。
2024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評選結果公示根據《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勵規定》,2024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經申報、形式審查、網評、終評等程序,并經地理信息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評出獲獎成果151項。其中,“......
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評選結果揭曉。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
近日,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頒獎典禮在西安隆重舉行。頒獎典禮上頒發了2023年度CSIG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青年科學家獎、石青云女科學家獎獲獎證書,并授予CSIG會士、CSIG博士學位論文......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征集2024年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指南建議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年度工作部署,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前瞻性、引領性技術,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支......
在12日舉行的全國高校科技創新暨優秀科研成果獎表彰大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教育部將加強有組織科研攻關,圍繞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儀器儀表、生物醫藥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培育一批重大科技項目,......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各工作委員會、各會員單位,地理信息產業各單位:為進一步推動地理信息科學技術進步和地理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申報工作......
習近平: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段話出自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按照《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之規定對2022年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進行了嚴格認真的形式審查、初評、會評,共評選出一等獎21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2項,技術發......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亞洲能量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HIRFL)是我國開展重離子物理及交叉學科研究的重要裝置。適逢黨的二十大盛會召開,記者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所在的中國科學院近代......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以“921”為代號正式獲批。30年間,我國先后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功擁有自己的空間站。如果說載人航天工程讓我們的飛天夢有了目標,那載人航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