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文件中關于校準周期如何解釋?
CNAS-CL01:2018中7.8.4.3 校準證書或校準標簽不應包含校準周期的建議,除非已與客戶達成協議。
明確規定校準實驗室不能給出校準周期的建議。校準周期由實驗室根據計量器具的實際使用情況,本著科學、經濟和量值準確的原則自行確定。期間需安排期間核查,如果發現不穩定情況,就需重新校準。
先說校準周期,也就是確認間隔,它是衡量計量工作質量的關鍵環節,關系到在用測量儀器的合格率。只有嚴格執行校準周期,才能保證科研生產等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為保證量值準確可靠,必須科學的確定校準周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是否合理,取決于校準合格率,也取決于儀器的歷史校準記錄,可將其作為最基本的依據。但隨著時間的變化或是操作環境的變化,或者是測量儀器使用方式和條件的變化,可能導致儀器失準。因此,當測量儀器的一個校準周期過后,就該立即校準。另外,在有效校準期內,也應不定期抽查儀器偏離的狀態。根據上述信息對校準周期做適當調整,適當延長或縮短校準周期。
確定校準周期必須遵循兩條對立的基本原則:
一是在這個周期內測量儀器超出允許誤差的風險盡可能最小;
二是經濟合理,使校準費用盡可能最少。為了尋求上述風險和費用兩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須使用科學的方法,積累大量的實驗數據,經分析研究后確定。
用戶的使用情況是千差萬別的,若不加區別的一律機械的按照校準規程規定的周期進行校準,很難保證所有的測量儀器在校準周期內都是合格的。因此,必須按照測量儀器的實際使用情況確定校準周期。但是,由于實際情況相當復雜,要絕對正確確定校準周期,是難以辦到的,只能要求大體上正確、合理,使實際情況更加完善、科學,更加經濟合理。
注意哦:盲目的縮短校準周期將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對測量儀器的壽命、準確度及生產和人力也將帶來不利影響。而單純由于資金缺乏或人員不夠而延長校準周期將是十分危險的,可能由于使用不準確的測量儀器帶來更大的風險甚至嚴重的后果。
校準周期的確定需要各種專業知識,考慮多種因素。若超過一個周期,可能引起質量特性的惡化,那是由于機械磨損、灰塵、性能和實驗頻次等所致。對這些因素變化的敏感性取決于測量儀器的類型。質量好的,可能受的影響小一些;質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響大一些。因此,各個實驗室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種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
確定校準周期的依據是:
使用的頻繁程度。使用頻繁的測量儀器,容易使其計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縮短校準周期來解決。當然,提高測量儀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質、制造工藝和使用壽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測量準確度的要求。要求準確度高的單位,可適當縮短校準周期。各個單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需要什么準確度等級,就選擇什么等級。該高就高,該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準確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但精度過低,滿足不了使用要求,給工作帶來損失,也是不可取的。
使用單位的維護保養能力,如果單位的維護保養比較好,則適當縮短校準周期;反之,則長一些。
測量儀器的性能,特別是長期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即使同類型的測量儀器,穩定性、可靠性差的,校準周期應短一些。
對產品質量關系較大的,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測量儀器, 其校準周期則相對短一些;反之, 則長一些。
統計法:根據測量儀器的結構、預期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相似情況,將測量儀器初步分組,然后根據一般的常規知識初步確定各組儀器的校準周期。對每一組測量儀器,
統計在規定周期內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數目,計算在給定的周期內,這些儀器與該組合格儀器總數之比。在確定不合格測量儀器時,應排除明顯損壞或由用戶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儀器。如果不合格儀器所占的比例很高,應縮短校準周期。
如果證明不合格儀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則延長校準周期可能是經濟合理的。如果發現某一分組的儀器(或某一廠家制造的或某一型號)不能和組內其他儀器一樣工作時,應將該組劃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組。
小時時間法:這種方法是確認校準周期以實際工作的小時數表示。可以將測量儀器與計時指示器相連,當指示器達到規定值時,將該儀器送回校準。這種方法在理論上的主要優點是,進行確認的儀器數目和確認費用與使用的時間成正比,此外可自動核對儀器的使用時間。例如我們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連接計時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連續使用了多長時間,很方便管理。但是,這種方法在實踐中有下列缺點:
(1)當測量儀器在儲存、搬運或其他情況發生漂移或損壞時,則不應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裝合適的計時器,起點費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擾而需要在監督下進行,又增加了費用。
比較法:當每臺測量儀器按規定的的校準周期進行校準,將校準數據和前幾次的校準數據相比,如果連續幾個周期的校準結果均在規定的允許范圍內,則可以延長它的校準周期;如果發現超出允許的范圍,則應縮短該儀器的校準周期。
圖表法:測量儀器在每次校準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同一校準點,將它們的校準結果按時間描點,畫成曲線,根據這些曲線計算出該儀器一個或幾個校準周期內的有效漂移量,從這些圖表的數據中,可推算出最佳的校準周期。
1.實驗室設備的校準周期可以自己規定嗎?
一般設備校準后證書上都會推薦一年一校準,有人說一些設備事完全不用每年都校準的。設備的校準周期可以自己規定嗎?如果按自己規定的周期校準的話評審組認可嗎?
最好是自己規定校準周期,因為校準周期是和設備的使用情況相關的。校準周期可以自己確定,但同時還要參照國內的計量法要求(如果你們申請的是CNAS認可)。其實在標準ISO/IEC 17025中明確指明,校準證書不應該包含校準間隔的建議,但是如果與客戶有協議,或被法律明確規定的除外。 所以,可以調整設備校準周期,但前提是你們必須給出調整后的合理依據,否則,審核時仍然不會被接受。
2.校準的問題應該問儀器設備公司嗎?
校準公司不了解設備的使用頻率、保養情況、使用環境等因素,他給你定的校準周期相對不合理,比如一把鋼尺,保管得很好,一年就用兩三次;另一把鋼尺,隨便放工作臺上,一天8個小時都在用;校準公司給的校準周期肯定都是1年1次,這樣對第一把尺子校準周期太短了,對第二把尺子校準周期又太長,三五個月可能就失準了。僅對于企業實驗室,第三方實驗室因為要通過資質認定,要求不一樣,可能很多設備都需要檢定。
3.校準周期和期間核查的聯系?
國家有規定在校準周期內,設備維修、跟關鍵換零部件、儀器遷移等要重新校準,在校準周期內還要進行設備的期間核查,來保證設備的穩態和準確性。如果設備,這里指的是設備而不是尺子、圓規等,自己定義校準周期則要小于國家規定的周期。
實驗室可以根據儀器特點,使用頻率等等特性,自定義校準周期,只要保證設備處于正確使用狀態,能達到預期使用即可。 通常需要提供期間核查等措施,來證明儀器處于良好狀態。 但校準周期也不是越長越好,因為時間越長,不確定度性越大。
小結
計量校準是提高實驗室效率的重要環節,而確定校準周期是計量工作的一項關鍵環節,對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確定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時,要對測量儀器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后評估決定。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今日(9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廣東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知,力爭到2027年,廣東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規模超萬億元,規上醫藥工業規模超500......
“這標志著我國漁業燈具的檢測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將為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9月25日-9月27日,上海海洋大學國家遠洋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順利完成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
長江口二號古船體量、船載文物數量巨大、保存完整,是中國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昨天(9月28日),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工作正式啟動。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工作計劃于2024年9月28日至20......
9月27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了解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公布2021年批準建設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集中驗收結果。其中,寧夏依托寧夏食品檢測研究院建設的“枸杞及葡萄酒質量安全”......
2024年9月5日,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在遼寧省丹東市成功舉辦。分析測試百科網特別節目“巔峰對話”,采訪了沈陽柏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沐科技”)的銷售總監王啟迪先生。在采訪中,王......
9月24日,由湘江實驗室、湖南工商大學共同承辦的2024世界計算大會“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主題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劉永堅、楊長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等學者專家與會。活動現場。......
在《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山東省深化擴大三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等文件的持續深入......
9月23日,河南省未來產業發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論述,持續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對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作出部署。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省長王凱主持,省政協主席孔昌......
近日,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福建省計量院”)承建的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力值計量測試)通過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驗收,并正式進入運行序列。據悉,這是福建省首個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
為加強水稻科技國家平臺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激發并凝聚全國水稻科技創新活力,9月8日至10日,湖南省農科院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岳麓山實驗室舉辦第一屆水稻科技國家平臺交流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