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會現場
3月9日,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組織專家對武漢植物園承擔的三期創新“戰略生物資源保存與可持續利用”專項“華中植物收集與專類園景觀優化” 項目以及“財政部戰略生物資源科技支撐運行”專項“華中特色果品資源專類園建設”項目進行了驗收。驗收會由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長蘇榮輝主持。
“華中植物收集與專類園景觀優化”項目中,武漢植物園新引進物種1523種,保存植物提取物和化合物3295份、種子資源1764份、植物DNA資源 17300份;建成荷花睡蓮品種保育與生態景觀展示區、工業能源植物專類園、鄉土園林植物專類園以及蘭科植物專類園等4個特色專類園;建成數字植物園 GIS系統;2010年科普開放入園人數突破60萬人次;培育或選育果樹及園林觀賞植物新品種8個,其中國家新品種3個;申請專利35項,其中16項獲得專利授權。
通過“華中特色果品資源專類園建設”項目的實施,建成華中特色果品資源專類園;重點收集保育適合華中地區的早、中、晚熟水蜜桃及觀食兩用型等桃資源121份,其中桃種、亞種及變種11個,桃品種110個,引進鮮食及釀酒葡萄品種43個,引進日本、美國等地的草莓雜交品種10 個;建成華中特色果品資源數據庫,并實現數據庫的運行與共享。
會上,專家驗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驗收總結匯報,審閱了驗收材料,并對荷花睡蓮展示區、華中果品專類園、蘭花保育溫室、景觀溫室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經過充分討論、質詢和評議后,一致認為武漢植物園承擔的兩個項目已完成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及考核指標,項目經費使用合理,同意通過項目驗收。并希望武漢植物園以上述兩個項目為基礎,繼續加強特色、野生果樹種質資源收集與遺傳改良,進一步爭取國家和地方支持,不斷完善、鞏固、提高,逐步實現建設國際一流植物園的目標。
驗收組由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陳曉亞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與來自基金委、中科院行管局、西雙版納植物園、北京植物園、昆明植物園、華南植物園的6位專家共同組成專家組參與驗收。
2023年3月9日,20223第三屆中國武漢光谷生物產業發展大會(BIDC)在武漢光谷花山月酒店開幕。在本屆由中國武漢光谷生物產業發展大會組委會聯合北京中航環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天津萬邦恒達企業管......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2月28日,“中國科學院科學節·武漢專場”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舉行。會上宣布,中國科學院將于3月4日至5日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舉辦“中國科學院科學節·武漢專場”活動。活動以“嗨,科學!——......
2月19日,中國數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在武漢開幕。中國數學界三大獎評選結果揭曉。徐宗本獲第十六屆中國數學會華羅庚數學獎。陳兵龍、劉若川獲第十九屆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杜凱、王志強、朱超娜、朱錦天獲......
聯合國衛星中心(UNOSAT)與武漢大學15日聯合發布了全球首份土耳其地震夜光遙感分析報告。該報告利用夜光遙感技術從震區尺度和城市尺度分別評估了土敘地震對城市電力的損害程度,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當地時間......
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舉辦獼猴桃新品種品鑒會。來自陜西、四川、湖北、廣西、云南等全國獼猴桃主產及新興產區的近30名專業人士擔任獼猴桃新品種“考官”,逐一對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武漢植......
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舉辦獼猴桃新品種品鑒會。來自陜西、四川、湖北、廣西、云南等全國獼猴桃主產及新興產區的近30名專業人士擔任獼猴桃新品種“考官”,逐一對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武漢植......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2022年第二批植物新品種授權公告。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團隊培育的莢蒾新品種“翩然”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授權。據悉,這是目前國內首個利用莢蒾屬中國特有種培育的新品種,......
1月29日,武漢市科技創新大會暨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會召開。會上發布了《2023年武漢市科技創新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要點》提出,緊扣“國家所需、武漢所能”,以建設武漢......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1月29日,武漢市科技創新大會暨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會在武漢舉行。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郭元強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主持會議,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