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常適合發展地熱能,因為中國有地熱資源,有技術,有人力。”作為國際地熱協會主席,美國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羅蘭·霍恩近年來十分關注中國的地熱資源開發。
和霍恩一樣,我國的地熱界專家也都非常看好地熱能的未來。3月8日,他們齊聚中國地質大學參加首屆中深層地熱資源高效開發與利用會議,就地熱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及國內地熱資源潛力進行研討。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熱是一種最為現實并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中科院院士汪集旸告訴《中國科學報》,這兩年他在各種場合都會提“地熱開發與節能減排”。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分析報告表明,就技術開采潛力而言,地熱能是僅次于太陽能的第二大清潔能源。據估算,儲存于地球內部的熱量約為全球煤炭儲量的1.7億倍,其中可利用量相當于4948萬億噸標準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億噸標準煤計算,能滿足人類數十萬年的能源需求。
就我國而言,地熱資源蘊藏豐富,極具開發潛力。僅中東部沉積盆地中就探明地下熱水資源491.7億立方米,它們蘊涵的能量相當于18.54億噸標準煤。
“中國地熱資源目前開發利用量不到資源保有量的千分之一,總體資源保證程度相當好。”長期從事地熱勘查與科研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認為,地熱資源具有安全、穩定、不受季節和晝夜變化的影響、清潔、低碳、可再生等優勢。
地熱利用可分為地熱發電和地熱直接利用兩大類。“世界范圍內高溫地熱資源的最有效利用途徑是進行地熱發電。”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克棪說,“地熱發電可以充分發揮地熱資源的優勢,安全、穩定、可靠,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無法相比的。”
此外,地熱發電的投資成本與水電、風電相當,比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投資成本便宜很多。
據估算,如果對西藏投入10億元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地熱發電可以每年生產2.4億度電,而太陽能發電每年僅能生產0.18億度電,兩者相差13倍。
我國地熱直接利用目前已居世界首位,相比之下,地熱發電從上世紀70年代起步以來,一直發展緩慢。2010年,在全球24個地熱發電國家中,我國排在第18位。
“地熱直接利用雖然發展較好,但也存在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的問題,沒有形成資源梯級開發綜合利用的最佳模式。”汪集旸直言,“而地熱發電產業近30年來幾乎沒有得到國家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法》雖然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但并沒有明確地熱發電項目的優惠扶持政策。地熱發電停滯不前,導致地熱發電技術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
多吉也指出,加強地熱資源勘查評價力度,摸清我國地熱資源家底,十分重要。
據了解,我國地熱資源雖經幾輪評價,但基數仍然不清,特別是大型含油氣沉積盆地中的地熱資源量尚未得到進一步評價。勘查評價滯后于開發利用,直接影響到地熱產業的發展。
中國地熱發電潛力巨大,其中西藏地熱蘊藏量居全國首位。中國第一大地熱發電站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就是我國地熱發電的典型。多吉介紹,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到2011年3月累計發電25.76億千瓦時,比燃煤發電減排二氧化碳280多萬噸。
而作為一個以中低溫地熱資源為主的國家,我國中低溫地熱資源的潛力很大。以華北油田為例,地熱水資源總量約為17694×108立方米,所含地熱能相當于446億噸標煤。“我們首先要立足于中低溫的地熱資源,先盡量把中低溫地熱資源利用起來。”汪集旸說。
據國際地熱協會預計,2015年地熱發電國家可能增至34個,總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85萬兆瓦。
近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的通知”,意見明確,2024年能源工作主要目標為: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率穩步提高。以......
近日,全球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歐姆龍發布了《2023年中國地區可持續發展信息》,全面總結并回顧了在長期戰略規劃"ShapingtheFuture2030"的指引下......
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動高校、職業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儀器,提升教學與科研水平您是否還在為填報儀器升級計劃而犯難?來了!來了!賽默飛帶著一站式學科熱點升......
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合集分析測試百科網整理了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需要的可以下載使用序號標準名稱1水質有機氯農藥和氯苯類化合物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HJ699-2014)2環境空氣指......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4年03月至2024年04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
記者2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集賢團隊揭示了空氣環境中制備鈣鈦礦的退化機理和全過程穩定劑設計原則,實現了常規空氣環境中(25℃至30℃,相對濕度30%-50%)一步法制備高效p-i-n反......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
近日,在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上,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推進會由江蘇省省長許昆林主......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據“浦東發布”,日前,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1400TEU無艙蓋集裝箱船獲得來自比利時船東CMB.TECH的訂單。該型船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其成功簽約標志著全球航運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又取得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