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3-19 10:08 原文鏈接: 朱作言院士:擴大保護區留住江豚微笑

      又一頭江豚死亡。3月8日,它在鄱陽湖口江西九江鋼廠第四碼頭附近被發現。

      作為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工作了近50年的研究人員,朱作言呼吁,作為長江最后的豚類,江豚不能再走白鱀豚的老路。在不放棄就地保護的同時,大力開展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并擴大其保護規模,是目前拯救該物種最緊迫的任務和最有效的手段。

      與海豚一樣,長江江豚也有著一副天生的笑臉。但笑容背后,卻藏著難以言說的哀傷。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在全長江“功能性”滅絕。而今,長江江豚正以每年6.3%的速度減少,目前可能僅余1000頭。照此速度,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最快可能在15年里消失。

      長江江豚和白鱀豚一樣是我國特有珍稀鯨類物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中。快速增長的長江航運、過度及非法漁業捕撈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和水污染,是它們面臨的共同威脅。

      朱作言表示,近年來,由于極端氣候及長江上游水電工程的影響,作為長江江豚主要棲息地的洞庭湖和鄱陽湖頻繁出現異常超低水位,給湖區長江江豚的生存帶來極大威脅。

      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即開始關注長江豚類的保護,“二十多年的保護實踐證明,盡管長江干流和兩個湖區的自然保護區在長江江豚保護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受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經濟因素等諸多限制,難以完全發揮。”朱作言指出,按目前趨勢預測,長江干流和湖區中威脅長江江豚生存的因素會持續存在,并在短期內難以逆轉。

      1992年,湖北石首的天鵝洲故道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種群,同時開始嘗試開展長江江豚的人工飼養繁殖。

      與長江江豚自然種群快速下降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故道中長江江豚群體數量不斷增加,現有長江江豚數量已達到約40頭。特別是過去幾年,每年新出生長江江豚3~6頭,種群平均年增長率達到5%以上。天鵝洲故道已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成功開展鯨類動物遷地保護,并具有很高國際聲譽的水生哺乳動物示范保護區。

      朱作言介紹,故道對長江江豚的最大環境容納量約為80頭左右。按照故道長江江豚目前的種群增長速度,預計將很快達到其最大環境承載量。

      “隨著種群數量的增長,近親繁殖、流行病等因素對種群增長的潛在影響將顯著增加,亟須通過擴大保護區面積或建立新的遷地保護區。”朱作言呼吁。

      而位于天鵝洲故道東側的黑瓦屋故道,長約30余公里,水域面積稍大于天鵝洲故道,是開展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的又一理想場所。

      對其水域面積和漁業潛力進行估算的結果顯示,其對長江江豚的環境容納量在80頭至100頭之間。目前該故道大部分水面被用于魚類網箱養殖。

      “希望農業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協商,落實將天鵝洲故道和黑瓦屋故道通過人工渠道連通。同時在天鵝洲故道的上口和黑瓦屋故道的下口修建排灌設施,定期與長江干流進行水交換,促進故道水體循環。”朱作言表示,“要避免白鱀豚滅絕的悲劇在長江中唯一存留的長江江豚身上重演”。

    相關文章

    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質持續改善

    中新網南昌2月28日電(吳鵬泉劉玉潔)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質持續改善。記者27日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去年鄱陽湖水質優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總磷濃度0.063mg/L、同比下降......

    鄱陽湖水位跌破8米極枯線發布枯水藍色預警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星子站水位27日8時跌至7.9米,低于8米極枯水位線,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發布枯水藍色預警。27日9時,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發布信息顯示,2月下旬以來,受江西五河來水減少及長江干流水位......

    鄱陽湖長江江豚第五次遷地保護開始實施

    2月13日至15日,江西在鄱陽湖實施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行動,成功將兩頭長江江豚從鄱陽湖松門山水域安全捕撈,遷至湖口南北港暫養基地。此次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行動,是對鄱陽湖長江江豚的第五次外遷,計劃安全捕撈8......

    晚全新世鄱陽湖水位變化與人類適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鄱陽湖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口聚集、繁衍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有“魚米之鄉”之稱。其中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承擔著多種重要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進入21世紀后,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并且枯水期時間提前、......

    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建成啟用

    12月31日,位于江西省湖口縣的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建成正式啟用,這是國內首家綜合性淡水魚科普館。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是一座集科普宣教、水生生物保護救助、魚類種質資源保護研究和開發等為一體......

    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再創進入極枯水期最早紀錄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6日提前進入極枯水期,2022年為有記錄以來由枯水位退至極枯水位最快的年份。記者當日從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獲悉,8月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9......

    70年來之最!受高溫影響鄱陽湖水體面積持續“縮水”

    受持續高溫影響,我國最大淡水湖,江西鄱陽湖的水位持續走低。截止到17日8點,長江湖口站水位和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均比往年偏低6米多。據了解,長江湖口站水位為10.18米,較多年同期偏低6.42米,而鄱陽湖......

    鄱陽湖通江水體面積縮減到去年同期約四分之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62.shtm持續干旱下,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面積快速縮減。記者從江西省水利廳獲悉,截至8月18日......

    朱作言院士:轉基因爭論20年后看會是一場笑話

    轉基因名字讓人恐慌,準確應叫分子雜交育種“轉基因這個名字,我不太喜歡。因為別人聽了,什么是轉基因啊,轉個什么基因啊,老百姓聽了就恐慌。”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就轉基因問題,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

    新聞述評|保護區為何總是為發展讓路?

    又一起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被通報。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11月4日至8日在安徽省檢查發現,安慶市政府隨意調整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導致保護區生態功能日益衰退,嚴重威脅江豚生境。近年來,自然保護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