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發現提示,小盜龍這種恐龍的羽毛可能帶有一種閃爍著熒光的黑色。在現代鳥類中,閃光的羽色是由排成陣列的“黑色素體”產生的,而黑色素體是含有黑色素這種黑暗色素的細胞器。Quanguo Li及其在中美兩國的同事對來自小盜龍這種近鳥類恐龍的成為化石的黑色素體與那些在現代鳥類中發現的黑色素體進行了比較。(近鳥類恐龍構成了兩腿獸腳類恐龍中的一個亞組,它包括了鳥類世系。)在羽毛化石中及在現代的閃光羽毛中的黑色素體是特別狹長的。它們還以片狀、端對端的定向排列。文章的作者得出結論:這些羽毛表明,至少有某些小盜龍的羽毛是閃爍著熒光及黑色的。他們進一步提出,這些羽毛化石包括了一組用來吸引配偶的可能有裝飾或發出信號用途的長尾羽毛。Li及其同事猜測,熒光色彩可能對這一方面有幫助,使得其尾部羽毛變得更為奪目。
研究人員說,一顆很久以前擊中月球的巨大的小行星制造了太陽系中最大的隕石坑,它可以解釋從月殼顯示出的令人驚訝的強磁場。這些月球上的磁性異常是早在1960年的阿波羅計劃中被首次發現的,但科學家們一直很難解釋它們,因為月球巖石一般不含有太多的金屬鐵,這使得它們成為磁性特征的不良記錄器。如今,Mark Wieczorek及其同事對重大的月球撞擊事件——如那個造成太陽系中最古老和最大的被稱作南極—艾肯盆地的隕石坑進行了詳細的電腦模擬。根據他們的模擬,如果那些拋射體被某個遠古的、月球磁場所磁化的話,來自小行星撞擊所產生的拋射體物質的分布可解釋絕大部分的月球磁場異常。正如Gareth Collins在一篇《觀點欄目》文章中所解釋的,這樣一種磁場可能受到月球歷史的早期在月球核心與其月幔之間的差異旋轉的驅動。
我們人類為什么會以我們各自的方式行事?有趣的是,對蜜蜂的一項新的研究可幫助研究人員理解引起我們渴望體會新經驗的復雜的基因。Zhengzheng Liang及其同事對蜜蜂的偵察行為進行了密切的觀察并找出了蜜蜂中決定它們行為的基因表達的特殊差異。顯然,某些蜜蜂既會偵察食物又會偵察新的筑巢場所,而另外一些蜜蜂則不作任何的偵察。在一個大型的、被屏蔽的戶外圈地中,研究人員重新排布了這些蜜蜂的食物來源并觀察哪些蜜蜂會決定為更多的食物而外出偵察。Liang及其同事接著將那些敢于冒險的蜜蜂與那些待在與其蜂巢較近處的蜜蜂的腦中基因表達進行了比較。據這些研究人員披露,與其他的覓食蜜蜂相比,那些外出尋找新場所和食物來源的偵察蜜蜂顯示出了與兒茶酚胺,谷氨酸和GABA信號水平有關的巨大的差異。通過給蜜蜂施予章胺和谷氨酸,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增加這些昆蟲的偵察行為。另一方面,當這些蜜蜂被施予多巴胺阻滯劑時,它們似乎會減少偵察行動。Liang及其他研究人員提出,這些蜜蜂中的偵察行為的遺傳學機制與包括人在內的脊椎動物物種中的尋求新奇行為有關的遺傳學機制非常類似。進一步的研究可幫助研究人員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如何在不同物種和世系中演化的。
盡管核電廠存在著固有的潛在危險,但只有少數幾次大型的核事故對人類生活或環境造成了重大的有害影響。盡管這樣,少數記錄在案的核事故,如那些發生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核事故、在美國三里島的核事故及在日本福島的核事故等都有著可怕的后果。而且,據Peter Burns及其同事撰寫的一篇評論文章,它們還教了研究人員許多有關核反應堆事故之后所發生的化學和物理反應過程。隨著福島核反應堆熔毀一周年即將到來,文章的作者描繪了在此類核反應堆核熔融事故發生時已知發生的事件。例如,去年由東北沖9.0級地震和海嘯所引發的福島核電廠的熔毀向環境中釋放了未知量的放射性海水。但是,根據這些作者披露,人們對在極端的化學、輻射和熱力情況下,這些核燃料是如何與水進行反應的所知相對較少。Burns及其同事對人們目前所了解的發生在某一事故期間的核燃料進行了回顧,希望它可對有關政策發生影響并可對新的更為精確的模型有所啟迪。
9月底,在杭州西子湖畔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有專家建議鑒于國內好論文流失國外學術期刊問題嚴重,未來探索將論文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上作為考核指標(無論是國內的中英文學術期刊)。話音剛落,臺......
Cell創刊于1974年,現已成為世界自然科學研究領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陸續發行了十幾種姊妹刊,在各自專業領域里均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Cell以發表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科研報告為主,許多生命科學領......
中科院的期刊分區表終于在昨天公布了,但大部分的科研狗都沒有賬號可以用來查詢,小編也是一樣,不過好在有熱心網友開始制作excel了,小編找到了其中一份大類一區二區的期刊全清單,排版編輯了一下,供大家參考......
應美國《化學物理雜志》(JournalofChemicalPhysics,JCP)邀請,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史強研究員自2017年3月起,擔任該期刊副主編(AssociateEditor)。史強研究員的工......
來自芝加哥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實現高效定量高通量tRNA測序。這種叫做DM-tRNA-seq的技術適用于在所有生物體中開展tRNA研究。這一重要的研究成......
2014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已于近期公布了,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4年度sci期......
《Nature雜志科幻小說選集》,[英]亨利·吉編,穆蘊秋、江曉原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科幻在文學領域一直處于邊緣,從未成為主流,相比科學更是大大處于弱勢地位。而大名鼎鼎的科學雜志《......
科學家發現一種遺傳性突變型與增加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相關。《醫學快訊》(MedicalXpress)評選出2014年十大醫學研究發現——2014是醫學研究領域令人振奮的一年,全世界的科研小組為深......
近日,北京大學與《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將聯手推動我國臨床及轉化醫學研究。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和香......
9月27日,國際頂級雜志Science(科學)宣布出版自己的數字化開放獲取雜志ScienceAdvances(科學進展)。該雜志是一個涵蓋所有學術領域包括計算機、工程、環境、生命、數學、物理以及社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