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不良反應抗生素占一半
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非常普遍。在住院病人中,約30%的人都會出現藥品不良反應。
據統計,目前在我國每年幾十萬份的藥品不良反應中,最多的是化學藥品,也就是平時說的 “西藥”,占86%。此外中藥的不良反應也占13.8%。在西藥中,抗感染藥,即通常所說的抗生素,這類藥品不良反應占到所有西藥的53%,其次為心血管系統藥物占7.8%,鎮痛藥占6.9%。抗菌藥始終在藥品不良反應中“居首”,在抗菌藥中的前三位分別是常用的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頭孢曲松。而在中藥里,最多的則是中成藥。雖然飲片的監測目前來說還相對比較薄弱,但這并不代表飲片的不良反應就少。在中成藥的不良反應中,最主要的是雙黃連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
降壓治療用藥不求最好求合理
當越來越多的青壯年白領涌入高血壓門診,憂心忡忡地詢問“哪種降壓藥最好”,卻不知降壓療效的另一把密鑰在自己手中。在昨天的第七屆解放健康講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藥學會會員、中國高血壓聯盟會員陳紹行教授做了 《降壓治療用藥不求最好求合理》的演講,并向市民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宜從孩子幼時起開始培養,如從小口味淡些,培養鍛煉的興趣和習慣。陳紹行說,瑞金醫院高血壓科每天都要診治很多病人。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 “醫生你一定要給我吃最好的藥”。其實,降壓治療用藥不求最好、但求合理。
選擇“合理的藥”關鍵看3點
怎樣才是 “合理的”降壓用藥?《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強調三點:第一是個體化治療,高血壓藥物有很多種類,通過不同的作用機理都可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但它們對不同高血壓患者的適應癥并不相同,還有著各自的不良反應、禁忌癥。第二是要聯合用藥,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以一種降壓藥物作為起始治療,若因血壓沒有得到控制而一味加大劑量,可能療效增強不多,卻使不良反應增多,合理且有效的降壓藥物之間的搭配,能更好地控制血壓并減輕各自的藥物不良反應。如有的降壓藥物會加快心率,隨著藥物劑量增加,令患者感到心悸。如果合用有減慢心率作用的降壓藥物,就能提高療效并抵消不良反應。現在,已有一種固定劑量的復方片劑,就是在單片藥物中包含兩種降壓藥物。第三是要減少血壓波動,應盡可能選擇具有長效作用的降壓藥物,有利于平穩且持續地控制血壓,也有益于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的保護。
血壓控制不要急進要平緩
不少患者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后非常緊張,抱著“降壓越快越好”、“療程越短越好”的想法,往往不停地更換降壓藥物,把自己變成不同降壓藥的“試藥者”,還有些患者會重復、過度服用一些降壓藥,不知道藥物之間會相互影響。
如此帶來的結果是 “欲速則不達”,降壓過快帶來的不良反應之一即反射性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心率、縮短心臟舒張期時間,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欲速則不安全”,這是因為盲目重復就醫、過多過頻更換降壓藥,會使醫生和患者都無法觀察降壓療效,也沒機會來調整合適劑量,導致過度治療,從而增加用藥的不安全因素——對老年患者尤其不安全。
陳紹行表示,血壓控制應平緩進行。 《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根據病情,在“數周內”至“數月內”將血壓“逐漸地”降低至目標水平。 “每位醫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調整病人的降壓用藥,每位患者要做好長期服藥的準備—— 可能是一周、一月、一年甚至直至終生。
降壓藥物、生活方式“兩手抓”
陳紹行表示,若把高血壓治療比作一架天平,降壓藥物和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兩端的砝碼,不可偏廢。許多高血壓患者一邊吃藥、一邊深陷以車代步、胡吃海喝、吞云吐霧的生活誤區,盡管吃了很多降壓藥,但血壓始終得不到控制,還與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相伴。在一些青少年甚至兒童中,高血壓發病近年來也在增加。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大腹便便,這種肥胖在醫學上又叫作“腹型肥胖”。造成“腹型肥胖”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吃,高熱量的快餐、油炸食品、重口味的高鈉食品如火鍋、鴨脖子等都難辭其咎;其次是少動,現在大量中小學生除了上課就是補課,很少有運動、玩耍的機會,久而久之腰圍增粗、體重增加。有調查顯示,腰圍粗細與兒童高血壓的發病呈正相關。
陳紹行提醒,高血壓患者不要過于依賴醫生、依賴藥物,而應優化生活方式,把降壓療效和安全的另一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健康生活方式是投入最低、效益最高的,何樂而不為呢?”她說,煙一定要戒,可訂個計劃,從每天少吸1支開始。鹽一定要限,對高血壓的病人而言,限鹽是提高降壓藥物療效的好方法,吃了多種降壓藥物血壓還沒控制好的患者,不妨試試把口味調淡一點。陳紹行強調,清淡的口味要自幼培養,她倡議生產源頭要降低鈉鉀的比例。體重一定要控制,提倡全家老小一起動起來,自幼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零散時間也可利用,如送孩子去上課,不妨騎著自行車去送,路程遠的可以乘一段車,提早兩三站下來,走走路、曬曬太陽、出出汗,既鍛煉身體、調整心情,又增加了感情交流。
“其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容易的,改變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也很艱難,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持之以恒,終將獲益。 ”陳紹行說道。
孩子感冒咳嗽,先別急著用藥
孩子一直咳嗽會轉成慢性支氣管炎嗎?體溫一直不退,醫生你就給我們寶寶開三天鹽水吧?明明是鼻炎,醫生你為什么要給我孩子開止咳藥?幼兒園老師說我們是流行性感冒,不讓我孩子去幼兒園,真的是嗎?這些,都是兒科臨床醫生三天兩頭聽到的家長困惑。有不少家長看到孩子感冒咳嗽,先自行買藥給孩子吃,等吃了幾天沒效果,再去醫院看醫生。在昨天的解放健康講壇現場,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秘書、上海兒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秘書張曉波提醒家長:感冒咳嗽,先別急著給孩子吃藥。
幼兒比成人更易得鼻塞中耳炎
“要破除幼兒用藥誤區,首先要明白孩子和成人是不一樣的。 ”張曉波博士給觀眾們展示了兒童的呼吸道結構,和成人一樣的,兒童呼吸道也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最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的感染就是一個總稱,包括急性鼻咽炎也就是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可孩子的呼吸道也有特殊之處,嬰幼兒的鼻腔比較短,沒有鼻毛,比較容易出現鼻塞;兒童上呼吸道的結構里面有一個咽鼓管,對于孩子來說是短寬,直水平,孩子感冒后容易形成中耳炎;扁桃體是在一歲以后才發育的,所以一歲以內的孩子不會得扁桃體炎。
五大原因導致“最揪心的病”
要問眼下最令家長揪心的是什么病,占比例最大的無疑是慢性咳嗽。咳嗽時間在4周以上就屬于慢性咳嗽。雖然是小小的咳嗽,但是長期劇烈的咳嗽會轉成嚴重的并發癥,比如喉損傷,氣管破裂等。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很多種,張醫生列舉了最主要五大原因。首先是哮喘,孩子往往表現為咳嗽和喘息,在夜間和清晨比較明顯。之后是上氣道咳嗽綜合癥和小嬰兒的反復肺吸入性疾病等。
“醫生,為什么我的孩子進了幼兒園之后就反復感冒,反復咳嗽?”不少家長都會向兒科醫生提出類似的問題。張醫生說,這是因為兒童的抵抗力比較差,進入幼兒園或小學以后,反復交叉感染,導致頻繁反復性的支氣管炎;一些病毒不能及時清除,某些病毒會導致持續感染或者感染后的咳嗽,這也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最后一個是心因性的咳嗽,孩子在開心的時候咳嗽就會明顯減少,這類孩子需要進行心理疏導。
兒童用藥不可依“減半原則”
小孩咳嗽不是什么大事,藥房里買瓶藥,根據“成人減半”的原則給孩子服用,這是不少家庭存在的現象。在昨天的講壇現場,張曉波醫生指出,兒童用藥不可隨意根據 “成人減半原則”實施,否則可能令孩子陷入藥物中毒的危險。孩子因為肝腎功能發育尚未完善,一些抗菌藥物的使用一定要慎重,使用不得當就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處于動態發育中的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孩子的服藥并不是“大人吃一片,孩子吃半片”,正確的做法是根據體重和體表面積進行測算。
感冒咳嗽最易重復用藥
張醫生提醒,家長們要注意藥物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重復用藥。
孩子感冒咳嗽,不少家長都習慣買一瓶感冒藥,買一瓶止咳藥,像惠菲寧,有時還會自己當醫生,再配一支鼻減充血劑,感覺“對癥下藥”了。其實,惠菲寧這種復方止咳藥物中既有鼻減充血劑,也有中樞性鎮咳藥,還有抗組胺藥,已經出現了重復用藥,如果因為疊加用藥導致孩子攝入過多中樞性鎮咳藥,對孩子的中樞神經也不太安全,容易導致成癮。
辛集市衛生健康局發布辛集市第一醫院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醫療設備采購中標公告,中標金額為8469.4280萬元。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GXLH2023083二、項目名稱:辛集市衛生健康局辛集市......
2023年12月14日,中國疾控中心舉辦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以下簡稱CFETP)第二十一期學員畢業典禮。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執行院長施小明出席典禮并致辭。中心相關部門教育培訓負責人、責任導師及C......
12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第六屆全球公共衛生政策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落實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基于患者反饋的醫院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
近年來,地理信息系統以其強大的空間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等功能在公共衛生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幫助中心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系統,推廣地理信息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信息中心于9月25日在中國疾控......
2023年8月26日,第二屆島津公衛論壇暨公共衛生中青年學者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報告廳圓滿召開。本會議由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島津”)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3年8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臨床與公共衛生研究全過程智能隨訪管理系統詳細情況 臨床與公共衛生研究全過程智能隨訪管理系統項目所在采購意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
2023年7月19日下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會見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MedicalBoard)新任主席羅杰·格拉斯(RogerI.Glass)一行。竇......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等4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增加經費使用途徑。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9元,新增經費重點支持地方強化對老年......
中華預防醫學會等單位昨天(3日)在北京啟動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以推動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特別是省和國家兩級公共衛生機構的總體能力提升。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的目標是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
雖然洗手對公共衛生的好處眾所周知,但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肥皂卻經常是一種負擔不起的奢侈品。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一次性、可生物降解的肥皂片,在改善沒有自來水的地區的公共衛生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希望。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