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西法尼亞州吉斯通燃燒生煤的電廠。
紐約州薩默賽特燃煤電廠。
據ENS環境新聞網報道,美國環保局于3月27日,以《清潔空氣法》為基礎,首次針對新建火電廠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標準。規定要求,新建燃煤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其運營生命周期內要減少約50%。但當前運營電廠和在未來12個月內修建的電廠不受新標準的限制。
溫室氣體會捕獲熱量,造成地球升溫。從2001年起,全球32個國家的科研機構發表聲明,證實人類行動可能引發全球變暖,呼吁各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2007年時,美國最高法院將溫室氣體判定為空氣污染物,且應該受到《清潔空氣法》制約。
美國環保局局長麗薩?杰克遜(Lisa Jackson)表示:“今天,我們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邁出了一步,為我們的下一代保護地球家園。現在還沒有對未來火電廠碳排放的限制,但氣候變化對健康和經濟的威脅越來越嚴重。我們制定排放標準是在為我們的后代著想,采用技術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ENS環境新聞網稱,新標準反映了電力行業采用美國本土的先進技術修建清潔電廠的趨勢。包括清潔燃燒、高效天然氣發電等在內的技術成為新建和計劃修建電廠的選擇。杰克遜表示,新標準為碳減排技術提供了市場。
美國環保局在一份關于新標準的聲明中表示,即使沒有現在的行動,目前規劃修建的電廠也應該遵守該標準,新標準并沒有給出電力企業額外增加的成本。
但美國全國制造商協會表示,新標準將會讓能源價格上漲。該協會總裁杰伊?迪蒙斯(Jay Timmons)說:“提案將對新燃煤電廠的修建產生一定限制,這可能會讓穩定廉價的能源陷入困境,對未來電網造成危害。最終的影響是讓生產者和消費者承擔高額的電價。”
事實上,美國環保局是受到了美國最高法院裁決以及以紐約州為首的州聯盟協議的壓力,進而才提出了新電廠溫室氣體排放標準。
紐約州總檢察官埃里克?史樹德(Eric Schneiderman)說:“氣候變化的威脅是當今我們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我們需要來自各層面政府乃至私人領域的關注、領導力和行動。對于美國環保局的這一提案,我表示贊賞,這將顯著減少新燃煤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
史樹德還補充道:“美國環保局有法律義務采取下一步,要求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現有的燃煤電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環保局今天的行動對于氣候變化對公眾健康、環境和經濟的影響邁出了重要一步。”
公眾健康和環保組織對新提案表示歡迎,但也有人認為提案力度不夠。美國綠色和平組織氣候項目官員凱爾?艾什(Kyle Ash)稱新標準存在問題,如對生物質發電和碳捕獲和封存的豁免等。他說:“環保局的豁免是基于尚未證明的技術,甚至只是在理論上能減少碳排放但實際會帶來問題的技術,比如,山頂采礦會產生有毒煤灰。”
美國肺臟協會董事會主席、醫學博士埃爾伯塔?雷佐(Albert Rizzo)表示,新標準有助于改善公眾健康。他說:“電廠污染會致人生病或死亡,電廠不應無限制地向空氣中排放碳污染。而且碳污染物的累積會使溫度升高,增加影響健康的霧霾水平。霧霾越多,兒童患哮喘和其他肺病并發癥的幾率越高。美國肺臟協會的一份調查顯示,公眾對于保護空氣質量的舉措尤為支持,72%的人希望環保局設立標準控制電廠碳排放。我們支持碳排放標準,也會鼓勵公眾參與提建議。”
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盟的創始人和氣候能源政策主管喬?門德爾森(Joe Mendelson)說:“新標準是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氣候變化對人類和野生動物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物種滅絕,空氣質量下降,極端天氣將影響我們的家庭、財產和自然遺產。”
美國小企業聯盟總裁約翰?阿雷斯梅爾(John Arensmeyer)也表示:“去年9月的一份調查顯示,76%的小企業主支持環保局采用《清潔空氣法》控制碳排放,87%的人相信通過創新和提高能效能讓小企業更好的發展。”
美國可持續商業委員會、環境企業家和主要大街聯盟發表聲明稱:“我們相信,新火電廠的碳減排標準對美國的商業界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它將引領美國國內清潔能源市場的技術革新和投資。”
在本次提案前,美國環保局曾針對新建火電廠的碳排放標準向公眾征詢了意見。目前環保局在聯邦公告前,將預備60天來征求意見。
“到2030年,我國碳排放會增加到140~145億噸,如果構建以低碳產業為主導的產業調整,上述數值估計能夠降低8.1億噸左右。”5月31日,在北京隆基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會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人類是地球這艘“飛船”上的乘客,是命運共同體,必須攜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人工智能預測地球氣溫將在2033年至2035年間升溫超過1.5攝氏度關口”的余音仍在,世......
巴西政府26日宣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將于2025年底在位于亞馬孫地區的巴西帕拉州首府貝倫市舉辦。當天,巴西總統盧拉、外交部長維埃拉和帕拉州州長巴爾巴略在巴西政......
面對氣候變化導致的溫度上升,位于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北部的"最后的冰區"是常年海冰的最后庇護所。然而,最近的研究暗示,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新的研究表明,夏季北極海冰可能很快成為過......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日益威脅到儲存著地球重要淡水資源的湖泊。然而,在全球范圍內,湖泊體積變化的最新趨勢和驅動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最近,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法國圖盧茲大學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利用......
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排放標準政策“靴子”落地,加快推動汽車產業......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在導致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山脈提前融雪和增加降雨量,導致雪堆儲水量減少。這種轉變可能影響農業、野火風險和市政供水。60年來,超過25%的西部山區的積雪儲水......
鑒于生物炭能從空氣中吸收其重量23%的二氧化碳,在一項概念驗證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在普通水泥中注入環保生物炭,得到了一種新型負碳環保水泥,且其強度與普通水泥相當。這一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
韓國環境部4月18日表示,將于19日在氣候危機適應中心官網發布首份《大韓民國氣候變化適應報告》。韓聯社18日報道稱,該報告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的建議編制。迄今已有英國、澳大利亞等50國......
記者3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近期研究發現,濫施化肥,有把全球旱地變為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源的風險;而施用生物炭肥,則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將全球變暖潛勢最小化。這一研究,為不同旱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