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30日)4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導航衛星,也是我國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兩顆地球中高軌道衛星。
這次發射的兩顆衛星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第十二、十三顆組網衛星。它們的成功發射,對改善和提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覆蓋區域的導航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2011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提供試運行服務以來,已轉入系統建設和應用推廣并舉的新階段,并逐步拓展到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電信、水利、測繪等應用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今年我國還將陸續發射3顆北斗導航組網衛星,進一步提升系統服務性能,擴大服務區域。按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2020年左右,我國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這次發射的衛星和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60次飛行。
2018年11月19日02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衛......
發射現場9月19日22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
7月29日9時4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3、34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是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第四次發射。兩顆衛星均屬于中圓地球......
距“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不到20小時,中國航天再傳捷報。7月10日4點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第32顆衛星。這是北斗二號衛星的“替補隊員”。與正進......
在我們頭頂兩萬公里的太空,有一群星星,它們密布在中地球軌道,穿越無線世界實現精準定位。它們是中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是地理信息的“安全衛士”。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首發星研制團隊在工作2009年......
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于我國下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汞離子微波鐘項目負責人王暖讓告訴記者,......
北斗導航智能農機實驗室日前在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建成。該實驗室是由該校與無錫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南京沃楊吉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建,涉及北斗導航技術、農機裝備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學科。北斗導航智能農......
記者25日從牽頭組織實施長三角北斗應用示范工程的上海市科委獲悉,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重點車輛監控、大眾位置服務、社區矯正監管、智能公交應用、高精度位置服務、WiFi室內定位等六大應用系統;以及重點實驗室......
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獲悉,經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批準,三家北斗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已獲批建設。按照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建設規劃,國家將在2015年前建立起北斗導航產品質量檢測......
昨天(4月30日)4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導航衛星,也是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