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5-09 11:04 原文鏈接: 寒旱所采用多光譜相機手段研究植被覆蓋度

      植被覆蓋度(蓋度)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積與樣方面積之比的百分數,是植被生長狀況的直觀量化指標,在水文、氣象、生態等很多方面(如土壤水熱過程、產沙產流過程、多年凍土和活動層、土壤厚度、氣候、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研究)的研究中都要用到定量化的蓋度信息。目前常用方法包括目估法、普通相機法和高光譜法。目估法具有主觀隨意性,普通相機法利用由普通相機拍攝的相片進行分析,例如拉伸、增強、色彩轉換等,這種方法需要人為干預較多,處理大批量相片時比較困難。

      多光譜相機可以獲取地面紅光和近紅外波段的信息,從而可以快速地獲取地表植被的信息,而且在實際使用時,多光譜相機可以獲得更高分辨率信息。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多光譜相機拍攝相片,分析每一個像元的歸一化指數,區分植被和土壤,以獲取蓋度,并與目估法進行對比,評估兩種方法的優缺點。

      研究發現,目估蓋度具有較大的主觀性,而多人平均值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利用多光譜相片能夠快捷準確地獲取蓋度;歸一化植被指數取0.4作為閾值較理想;利用閾值的方法區分植被和土壤需要像元所代表的空間尺度不能超過0.2cm。采用多光譜相機研究分析疏勒河上游地區蓋度和多年凍土分布的關系發現,多年凍土區蓋度顯著高于季節凍土區和過渡區(P<0.01) 。

      本研究項目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007CB411502)、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共同資助;研究成果發表于《草業科學》。

      

    樣方照片

    退化草地樣方照片

    相關文章

    亞熱帶生態所牽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黃土塬區溝谷區域進行人工植樹造林可有效減弱侵蝕強度

    黃土塬是黃土高原最為寶貴的土地資源,因其地勢平坦,易于耕作,有比黃土墚、峁區更為優越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當前,黃土塬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溝谷侵蝕劇烈導致塬面萎縮加快,威脅到黃土塬的生產生活和人居安全。人工植......

    草地退化導致的長江源區水土流失問題存在區域差異

    2023年江源綜合科考隊員25日向記者介紹,他們開展的一項模擬試驗發現: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將導致長江源區水土流失風險大幅增加,并呈現明顯區域差異。相關研究成果將為長江源區水土流失差異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撐。......

    植物何時開始占領旱地?

    大約在4億多年前的志留紀,陸地上開始出現維管植物的蹤跡,從此它們開啟了征服陸地、塑造地表的偉大旅程。維管植物如何起源?如何輻射演化?它們對地表環境產生了哪些影響?人們對這些科學問題的探究已有一百多年的......

    內陸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態需水閾值估算取得新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30.shtm天然植被的生態需水量是區域水資源配置和生態系統管理的關鍵問題。盡管許多研究開展了植被......

    揭示喀斯特植被恢復土壤有機質微生物協同機制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員和張偉研究員團隊在喀斯特植被恢復背景下土壤有機質積累的微生物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于12月23日發表在SoilBio......

    最新研究稱植被增加可加強全球水可用性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在線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在過去20年間,植被覆蓋的增加加強了全球水可用性,但水文影響超出了發生植被變化的區域。該論文稱,全球植被覆蓋近年來發生了許多改......

    華南植物園兩平臺與專項科學考察項目通過驗收

    5月11日,廣東省科技廳組織了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承擔的兩個廣東省科技計劃平臺與專項科學考察項目——“廣東省濕地水生植物資源科學考察”和“北江流域上游植物與植被多樣性科學考察與生態保護評估”進行......

    一種提高國家尺度植被碳密度估算精度的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黃玫、助理研究員王昭生等提出了基于機器學習隨機森林模型提高國家尺度植被碳密度估算精度的方法,為集成多模型模擬結果減少碳估算不確定性提供了新的估算方法。相關研......

    高亞洲地區植被動態變化的驅動機制

    植被是構成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不僅對于維持生態平衡、調節水循環、促進物質和能量流動具有重要作用,還常被作為氣候變化的指示器應用于生態系統的動態監測和評估。大量研究表明生態脆弱區對氣候變化響應敏感,是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