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將聚焦不同電磁波譜區域
SKA天線將落戶澳大利亞和南非。
圖片來源:SPDO/TDP/DRAO/Swinburne Astronomy Productions
位于西澳洲默奇森河附近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陣列將把精力集中在500兆赫(MHz)的低頻區域。而位于北開普省卡魯沙漠中央的南非陣列將負責觀測500MHz以上的中高頻區域。
SKA組織臨時總干事Michiel van Haarlem表示:“成員國(加拿大、中國、意大利、荷蘭、英國、南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認為這是最佳的前進方式。這是我們在上個月才開始真正運作的一個項目。它將在南非和澳大利亞已有的基礎上展開。”
其他各界也對這一決定表示歡迎。英國德雷爾河岸天體物理學中心主任Albert Zijlstra認為,雙臺站計劃將適當增加這項斥資15億歐元計劃的開支,但這是“一個值得付出的代價”。
SKA的目標是建造一個采集區域達1平方公里的射電望遠鏡。它將由在數千公里的范圍內散布的數千架碟形天線和其他天線構成。之前競爭的雙方已經建造了所謂的前身陣列,以證明它們的能力,而如今這些陣列將被整合到兩個SKA陣列中去。
南非的MeerKAT陣列最終將由64個碟形天線構成。預定于2016年開始的SKAⅠ期將另外增添190架天線,從而形成一個254強陣列,聚焦高靈敏度深度探測。而澳大利亞的SKA探路者陣列由36架天線構成,在Ⅰ期將額外增加60架天線。澳大利亞研究團隊已經先驅性地在他們的天線中使用了一種新的探測器——相控饋給信號,后者特別適合進行高速觀測,從而也將成為澳大利亞天線的焦點。
碟形天線對于高頻是最佳選擇。而對于中低頻,SKA將使用簡單的靜態天線——孔徑陣列。中頻孔徑陣列將在南非修建,而低頻陣列將位于默奇森河。一個名為默奇森河廣域陣列的原型正在澳大利亞臺站進行建造當中。
Van Haarlem表示,這兩個陣列將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管理,盡管它們都將能夠獨立運行并進行單獨的觀測。他說,SKA的成員國將在未來半年中規劃出如何將前身陣列合并到SKA中去,并調整兩個臺站對成本的影響。Zijlstra說:“各成員國對于額外費用只能咬緊牙關。”但他說,經過幾個月緊張的決定過程,“每個人都放松下來”。
據悉,SKA建成后將有助于回答許多有關宇宙的深層次問題,如大爆炸之后恒星和星系的起源,宇宙中的暗物質究竟怎樣發揮作用,以及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等。
SKA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項目,這個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項目得名于其巨大的信號采集面。這并非意味著它具有1公里的天線口徑,而是采用上千臺較小的天線組成陣列。SKA建成后,其靈敏度將比世界上現有的設備高出50倍,分辨率高出100倍,將會給射電天文學的研究帶來革命性變化。
SKA的選址至少要滿足2個要求:一是遠離無線電波干擾,二是足夠開闊平坦。在城市里,受晚上燈光的影響,人們很難觀測星星。同樣道理,射電望遠鏡會受到無線電波干擾。因此必須盡可能遠離無線電波,將其安裝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當然,還需要足夠平坦、空曠的場地來安裝。
6月22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洛南40米射電望遠鏡成功獲得VLBI長基線條紋,表明該射電望遠鏡初步具備了開展VLBI觀測的能力,為后續參加國內VLBI觀測任務、開展脈沖星等天體的高精度位置測量以及......
各項目牽頭單位:根據SKA專項2022年度評審工作安排,你單位牽頭申報的項目已通過形式審查,將進入項目正式申報書(含預算申報書)填報階段,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項目申報書填報要求項目牽頭單位應加強......
5月12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公布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這一成果給出了該天體就是黑洞的實證,為理解這種被認為居于大多數星系中心的“巨獸”的行為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該照片由......
納米比亞的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目前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圖片來源:Y.Beletsky(LCO)/ESO如今,非洲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對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即將建成的消息反應熱烈。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509顆脈沖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遠鏡發現脈沖星總數的4倍以上。依托“中國......
快速射電暴是近幾年最受關注的天文現象之一。自DuncanLorimer等人于2007年在帕克斯(Parkes)64米射電望遠鏡的數據庫中發現第一個快速射電暴以來,全球諸多射電望遠鏡紛紛開展對這類新現象......
經歷了調試、試運行和正式開放運行后近6000個機時的觀測服務積累,目前“中國天眼”運行穩定可靠,靈敏度穩居世界射電望遠鏡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間范圍體積遠超此前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從古至今,人們都渴望一......
9月29日,“景東120m脈沖星射電望遠鏡(JRT)研制”重大科技項目啟動儀式在該望遠鏡臺址——云南省普洱市景東縣太忠鎮徐家壩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并講話,云南省副省長董華出席并宣布項目啟動......
氨分子(NH3)譜線是分子云、恒星形成區和星系研究的重要探針,在局部熱動平衡條件下,基態NH3(J,K)=(1,1)譜線的5個精細結構強度分別對稱相等。1977年,科學家觀測發現NH3(J,K)=(1......
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圖片來源于網絡FAST是以南仁東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學家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