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周婷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6日召開“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處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的處置。
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按照《藥品召回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責令并監督黑龍江完達山制藥廠召回已上市的全部刺五加注射液。各地要對召回藥品要查清流向、召回入庫,還要進一步落實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責任,嚴密監測“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應報告。
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的處置工作,在處置過程中細化責任,徹底排除安全隱患,確保公眾用藥安全;各地要再次對轄區內所有藥品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開展刺五加注射液檢查,重點檢查基層和農村藥品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不留死角,確保問題藥品全部召回。
10月14日,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初步檢驗結果顯示,黑龍江省完達山制藥廠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批號的部分樣品有被細菌污染的問題。
相關報道:
刺五加事件產地調查:完達山所有中藥注射液停產
長城在線
“企業關門,這個產品以至于(我們廠)所有的中藥注射液停止生產。”10月12日下午,作為黑龍江完達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唯一發言人,黨委副書記馮殿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一臉苦笑,但并不諱言可能的最壞結果。“現在,我們全廠2000多號人的命運,都要等待最后的結果。”
10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云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使用完達山制藥廠生產的兩批刺五加注射液(批號:2007122721、2007121511,規格:100ml/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有3例死亡。
“企業從8日開始主動停產,配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查組的調查。至今,調查尚未完成。”馮殿國說,目前所有產品都受到嚴格監控,企業沒有人可以接近生產車間及庫房。
記者在現場看到,完達山藥業始終大門緊閉,除了藥監部門工作人員和部分廠領導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廠區。門衛告訴記者,從10月9日開始,調查人員幾乎晝夜工作,至今已連續四天四夜。
“刺五加注射液”溯源
完達山藥業位于黑龍江省東部、興凱湖以北的密山市裴德鎮,建于1961年,主要生產刺五加、雙黃連系列產品,為黑龍江農墾總局下屬企業。
刺五加為東北地區特產的藥材,藥用部分主要是莖稈,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黃酮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也可改善心腦血管疾病。
2007年11月,完達山藥業實施股份制改革。改制之后,農墾總局持股49%,管理層持股51%。2007年,其銷售收入接近1億元,是密山市的第一納稅大戶。
改制之前,完達山藥業包括片劑在內的所有劑型,都在裴德工廠生產。改制后,片劑、膠囊劑等,被劃分到完達山藥業哈爾濱分廠生產,裴德總部則主攻注射液和口服液。
馮殿國介紹,早在1974年,刺五加注射液就試制成功了,由裴德醫院制劑室的一位老醫生研制而成,最初定名為“7411”。刺五加注射液的主治范圍為,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腦梗阻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更年期綜合征等。
1983年,完達山制藥廠向國家申報,并獲得正式的藥品生產批準文號,成為全國第一家生產這個產品的企業。最初,刺五加注射液僅獲批在黑龍江省內銷售使用。
1998年,這個藥品進入了國家藥典,成為國家標準。據了解,目前,鄰近的烏蘇里江制藥廠、珍寶島制藥廠等幾家企業也生產該注射液。
完達山藥業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共有20毫升、100毫升、250毫升三個規格,差別在于:20毫升的針劑需要配伍后才能進行靜脈滴注,即加入鹽水等其他成分;而100毫升和250毫升則是配伍好的產品,可直接滴注。
馮殿國對記者強調稱:醫院在配伍過程中,極易發生二次污染,而配伍好的成品則能保證產品的質量。但問題是,此次完達山藥業發生問題的,正是100毫升規格的產品,也就是“配伍好的”刺五加注射液。
對此,馮殿國表示,“國家批準文號下來之后的多年里,企業在生產中是有一些工藝革新,包括引入100毫升、250毫升大瓶的產品,但這些都是經過國家批準的。這么多年來,藥品質量一直很穩定”。
所有環節排查
據了解,藥監部門對完達山制藥的調查,涉及藥品原料采集、生產工藝、罐裝儲運等整個生產過程。
刺五加多為野生,人工栽培量很小。每年11月中旬,完達山開始到山里收集藥材,范圍覆蓋長白山、老爺嶺、小興安嶺等東北山區。馮殿國介紹稱:“每年要收幾千噸,我們在原料采購中一根一根挑揀,在粉碎加工之前,也要逐根檢查是否真正的刺五加,這么多年來一直是這么做的。”
據其介紹,刺五加被采集之后,要經過粉碎、提取、超濾、沉淀、去蛋白等工藝,提煉其中有效成分。原料一般趕在六、七月份雨季之前完成提取,供全年生產使用。
除了原料、生產等環節以外,一位完達山藥業員工提醒記者,流通、使用環節也可能出現問題。刺五加注射液產品標簽亦標明:如發現藥液顏色變深、有異物、產生沉淀或渾濁、漏氣、玻璃瓶有細微裂紋及封口松動,禁止使用;有過敏史體質者慎用。
“最終的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現在還沒有結果。”13日,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對記者表示,現在還無法判斷,這究竟是一起藥品不良反應事件,還是藥品質量問題。
但對完達山藥業的實質影響已經產生。該廠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已暫停銷售和使用,大量產品被封存,更多的產品在召回途中。
據了解,完達山藥業每年生產20毫升裝的刺五加注射液2000萬支,100毫升和250毫升規格的總計約400萬瓶,產品覆蓋除西藏地區以外所有的內地省份。目前,尚無法統計“尚未使用產品”的具體數量。
馮殿國對記者表示,企業改制完成到事發之前10個月里,企業的經營情況要比2007年好了很多,但這很可能是最后的曇花一現。他承認,即使產品質量沒問題,重拾市場信心也是非常困難的。 記者 王卓銘(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藥注射液監管升級
21世紀經濟報道
“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應致死事件”爆發,繼2006年“魚腥草注射液暫停使用”引發行業陣痛后,中藥注射液的安全再度引起關注。
此前,2001年11月到2006年2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發布10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10種中成藥因發生不良反應被通報,其中,中藥注射劑有7種。
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副主任杜文民也對記者表示,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搜集到的報告中顯示,在中藥引起的不良反應中,注射液所占的比重很高,接近70%。
國家藥監局網站信息顯示,目前生產刺五加注射劑的企業,包括完達山藥業在內共有6家。其他企業生產的刺五加產品,多為固體制劑。
行業動力
一方面是較高的不良反應比例,一方面卻是企業積極的開發生產。
2005年1-10月,中藥注射劑已覆蓋我國21個省市的1400多家醫院,中藥采購金額最高的20個品種中,注射劑占16種,前5名均為注射劑。個別大型企業,中藥注射劑的產量占產品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成為主導產品。
這背后,其主導動力來自何處?
雖然“中藥注射劑”被視為“中藥現代化的延伸和發展”,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直言,在前幾年的藥監大環境下,固體制劑轉注射液,算是新劑型的申報,可以重新定價。而且,注射液是在醫院強制用藥,用量更大。相比之下,比口服藥的利潤空間更大。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中藥,被研制成中藥注射劑。然而,中藥的特性決定了其難以提純,先天即不夠穩定。
并且,不同的生產工藝,也會造成相同品種的副反應不同。一位醫生指出,他曾對比研究過黃芪注射液,五個不同廠家的產品,指標性物質黃芪甲苷的含量差異非常顯著。
監管升級
“臨床上,對刺五加過敏的患者不少,但像這樣嚴重不良反應甚至致死的,以前沒遇到過。”一位醫生告訴記者。
對于中藥注射液“禍事”頻發,桂林南藥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鄭清四對記者表示,中藥本身就成分復雜,對其提純比較困難,而由于純度不夠,諸多的不良反應主要來自于其中的雜質。
杜文民建議,應加強對中藥注射劑的監管:加強臨床用藥監護,嚴格按照適應癥和禁忌癥使用,盡量避免與其他藥品混合配制,并避免快速輸注。
一位藥企人士則直言,有的中醫注射劑并沒有像化學藥一樣經過嚴格的大規模、多中心臨床驗證。這雖然有其歷史原因,但現在應該補充進行系統的臨床安全性再評價,淘汰安全性差的、有替代治療方法的品種。
這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開發中藥注射劑的風險和門檻都在提升,“從這次過渡期品種審評(2007年10月1號新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實施之前已經受理、尚未完成審評的部分藥物)可以看出,中藥注射劑90%以上都沒有通過,這已經是國家監管部門發出的一個信號:今后,對中藥注射劑的技術要求會越來越高”。
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也對記者表示,在藥監局的監管標準下,中藥注射液屬于高風險品種,質量標準的提高勢在必行。記者 沈瑋
2023年2月21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網站發布了《化學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以指導化學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的研究,提供可參考的技術標準。該指導原在2007年版《合成多肽藥物藥學研究......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關于51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共51批次不合規化妝品公布,其中包括多種染發膏和洗發露。詳細信息如下:在2022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廳、郵政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局: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復方地芬諾酯片、復方曲馬多片、氨酚曲馬多片以及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依托咪酯注射劑......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鼓勵運用傳統中藥研究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
近日,中國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關于批準注冊124個醫療器械產品的公告》,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124個。2023年1月,國家藥監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124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99個,......
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YY0054-2023《血液透析設備》等32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的公告(2023年第8號)YY0054-2023《血液透析設備》等32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已經審定通過,現予以公布。標準編......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YY/T1888-2023《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醫療器械行業標準的公告(2023年第14號)。醫療器械行業標準信息表......
為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管理,科學開展醫療器械標準化工作,構建推動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國家藥監局組織制定了《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管理細則(試行)》,現予發布。特此通告。附......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同名同方藥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見附件)。 根據《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印發藥品技術指導原則發布程序......
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指新型冠狀病毒抗原自測產品,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需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醫療器械注冊證。第三類醫療器械編號規則是:國械注準xxxx(首次注冊年份)x(產品管理類別)xx(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