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5-31 09:34 原文鏈接: 京華時報:要控煙院士不要煙草院士

      “煙草院士”再起風波。截至昨日(5月30日),已經有近100位院士聯名致函中國工程院主席團,請求盡快復議、重審煙草專家謝劍平當選工程院院士的資格。

      “吸煙還是不吸”,對個人可能尚是一個兩可的問題,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可以自由選擇。但對于整個社會,無論從吸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看,還是從吸煙耗費的社會成本看,都只能選擇控煙。

      在科學技術上,也有同樣的問題。個人的、專項的研究,只要不危害他人、危及社會,可以有“學術自由”。然而,整個科技的發展,卻應該以人類利益最大化為其價值取向。無論科技倫理是多么復雜的問題,一個基本原則卻沒有異議:科技不能與人類的福祉為敵。

      表面上看,煙草“降焦減害”是增進了吸煙者的健康。然而,“降焦”并不等于“無焦”,更不等于“無害”。放在社會范圍看,降焦的研究,很可能會讓吸煙者漠視煙草的危害,更會向社會釋放出煙草“低害”的信號,讓更多人加入吞云吐霧一族。

      應該說,煙草專家本身不一定有主觀惡意,對于一些吸煙成癮者,這一研究也確實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院士這一頭銜,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整個科技評價體系的導向。一項有礙于社會整體福利增進的技術,實在不應該獲得如此崇高的褒獎。

      實際上,相比降焦減害,“控煙”可能才是科技界更應該關注的科技進步。“吸煙導致癌癥”的結論是科學研究的結果,二手煙危害公眾健康同樣來自相關評測。也正是這些科技方面的進步,才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反吸煙運動。

      然而,公眾對于煙草危害性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遠遠低于科學技術界對煙草的認識。“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的說法,仍然有著廣泛的市場;電視電影中吸煙提神醒腦的鏡頭更是屢見不鮮。如果說科技進步是科學界應承擔的責任,那么科技知識的普及,同樣是掌握著“科學話語權”者的義務。或許,用更直觀、更有說服力的方法讓更多人看到吸煙的害處,才是真正的“煙草減害研究”。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但愿在這樣一個日子里,面對“吸煙還是不吸”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會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相關文章

    張伯禮院士:促進中醫藥與多學科交叉融合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簡稱“《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方案》是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意見的重要具體舉措,針對性強,力度大,進一步加......

    我國在大洋東邊界流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獲新進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領銜的中國海洋大學科研團隊在大洋東邊界流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團隊首次利用高分辨率地球系統模式揭示了世界大洋主要東邊界上升流系統對全球變暖的響應與控制機理,改......

    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港設立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

    中國建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7日在香港舉行“中國建筑國際集團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在香港建立的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據介紹,中國建筑國際集團將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以“......

    4日直播|戴民漢院士導讀《蓋婭》

    直播時間:2023年3月4日(周六)20:00直播地址:(直播間鏈接)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鏈接)科學網微博科學網APP科學網視頻號科學網B站科學網抖音【直播簡介】2009年,電影《阿凡達》上映后風靡......

    五年來,中科院在漢院所上千人次院士專家做科普

    《中國科學報》從2月28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科學節·武漢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科院在漢院所積極推動科普,過去5年,1000余人次院士專家走進校園、企事業單位講述科普報告,相關科普場館每年迎來近80......

    上海控煙條例實施13年成人吸煙率不足兩成

    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記者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上海成人吸煙率呈持續下降趨勢,目前為19.4%。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方面透露,上海控煙監管執法力度不斷加強,2022年,全市控煙監管執法部門共檢......

    環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檢測獲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土壤環境科學與技術實驗室朱永官院士團隊在環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VFG-Chip:Ahigh-throughputqPCRmicroa......

    中科院院士起訴原北大博士后侵權:被惡意詆毀

    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訴吳慶龍侵權:被惡意詆毀故意造假日前,從北京互聯網法院獲悉,現年6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原副校長陳發虎訴現年49歲的原......

    陳和生院士:中國的科技,要靠中國人自己發展起來

    科技日報記者龍躍梅“1984年,我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博士學位后,很快就回國工作。那時候國內沒有人才引進政策,工作條件也比國外差很多,但是我只有一個信念:中國的科學技術,歸根結底要靠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

    99歲院士開公號:早已想通生死,但害怕與社會脫節

    近日,99歲的任繼周注冊了微信公眾號,取名為“草人說話”。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草業科學奠基人,與草打了一輩子交道,自稱“草人”。就在不久前,任繼周感染了新冠,他笑稱早已想通生死,但害怕與社會脫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