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1年3月,主要從事MEMS設計與工藝、各種MEMS器件、MEMS傳感器和相關系統的設計和制作。
主任:蔣莊德
副主任:趙玉龍
電話:029-82668616
藏在母體深處的胚胎發育過程是大自然最大的秘密之一,現在,科學家為了解這個秘密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他們首次在不需要精子或卵子的情況下,利用干細胞制造出人造小鼠胚胎,并使用一種創新的生物反應器培育該胚胎,......
“我們沒有用到精子、卵子和子宮,僅用干細胞就培育出了合成小鼠的胚胎模型。”一篇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這兩天簡直火出圈了,起因就是作者JacobHanna介紹論文時說的這番話。從實驗結果來看,合成的胚......
科技日報北京8月4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科學家以果蠅為模型生物,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完整、最詳細的動物胚胎發育單細胞圖譜。這一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成果,利用了來自100多萬個各個發育階段的胚胎細......
不斷以更科學的方式修正死亡和生存的含義,是人類無法回避的問題。英國《自然》雜志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提出了一種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在哺乳動物死后1小時開始恢復某些分子和細胞功能,并可保存身體組織。在此過程......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已使用小鼠干細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腦和跳動心臟的小鼠胚胎模型,這一過程無需精卵結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就此發表的聲明說,研究人員使用在培養皿中培育......
據28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展示了一種新的超聲波貼紙設計,這種可貼在皮膚上的郵票大小的設備,可提供48小時內臟器官的連續超聲波成像。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將這些貼紙貼......
人們常常認為早期胚胎是脆弱的,需要支持。然而,在發育的最初階段,胚胎有能力喂養未來的胎盤,并指導子宮,使它能夠在子宮中植入。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NicolasRivron......
7月7日,“2021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陶大云團隊歷時二十余年攻關,首次利用非洲栽培稻資源培育出國際上首個種間遠緣雜交后代粳型水稻新品種“云稻一號”。該團隊......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孔宏智團隊應邀在《實驗植物學雜志》(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和闡述了花瓣發育和復雜化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并提出了自己......
6月30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曉雪團隊首次利用造礁石珊瑚的無創侵染模型,解析了珊瑚病原菌——溶珊瑚弧菌突破珊瑚共生菌群屏障,引發石珊瑚組織脫落病的機制。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自然—生態與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