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6-20 09:29 原文鏈接: 中科院聯手廈門鎢業建稀土材料研究中心

      18日晚間,廈門鎢業公布了關于簽署技術研發合作協議的公告。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稀土為不可再生戰略資源,發展高附加值稀土材料產品是必然之路,公司有望通過合作設立研究中心進一步拓展稀土領域。

      共建技術研究中心

      公告顯示,為促進福建省稀土產業及其產業鏈的健康快速發展,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廈門市人民政府和公司于6月18日簽訂了《共建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稀土材料研究所和能源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議》,決定在福建省廈門市共建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稀土材料研究所和廈門市能源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據悉,能源新材料中心建設資金規模為1.5億元,由公司自籌。公司從2012年開始至2015年,每年提供1000萬元人民幣科研專項經費,與稀土研究所進行聯合項目研發。對此,公司表示,協議的簽訂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通過與海西研究院、廈門市政府的合作將有利于對優秀人才的吸引,促進公司與國際一流能源新材料、稀土企業的合作,有利于公司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提升企業競爭力和鞏固在能源新材料行業的地位。協議對公司2012年的經營成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師指出:“畢竟稀土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工業的各個領域。國家在《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中也將增加稀土產品附加值作為發展之重。再加之公司所在的福建省又是南方離子型重稀土的主要產地之一,因此,技術研究中心的建立將有利于公司稀土深加工行業的發展。”

      有利于拓展稀土深加工

      事實上,公司建立技術研究中心并非首次。從2006年起,公司即開始涉足稀土產業,并投資8億元,建成了包括稀土貯氫合金、稀土發光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研發中心共四條稀土生產研發線。在強大研發背景的支持下,公司目前已經具4000噸稀土標礦分離能力、15種稀土元素全分離和生產高純產品的獨具特色生產線,裝備水平居國內領先。

      有分析人士表示,鑒于今年一季度國內稀土價格高位下滑,對原材料價格依賴比較大的公司凈利潤都受到一些影響,但從事稀土深加工的企業業績卻仍保持增長態勢。比如包鋼稀土(600111,股吧),凈利潤同比增長149.44%,超過同期稀土氧化物價格114.23%的漲幅。除了成本優勢外,其在稀土功能材料業務的拓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說,向深加工領域轉型是國內稀土企業的必然之路。“從目前國內情況看,我國稀土加工企業的加工水平還處在比較低端的水平上,與國外的企業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廈門鎢業聯手中科院建稀土材料所和能源新材料中心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公司稀土深加工技術和研發能力,從而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新增長點。”上述分析師補充道。

      據悉,公司是福建省中重稀土資源唯一的整合平臺,擁有目前國內第三大鎢礦采礦權和豫鷺礦業選鉬尾礦的白鎢礦選礦權。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張芳認為高性能釹鐵硼將會是公司在稀土領域重點發展的產品。國信證券也表示,作為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新秀,公司在該領域集資源、技術和下游合作三大優勢于一身,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相關文章

    中科院院士!地方強校,迎來新校長

    4月21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領導干部會議召開。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白玉剛講話,省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于富華宣讀省委關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

    中科院院士出任!“雙一流”高校,成立新學院

    4月20日,廣州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島實驗室主任、廣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徐濤教授擔任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茶樹CsHAC1基因和蛋白及其應用獲發明專利

    記者4月21日獲悉,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羅鳴等科研人員完成的“茶樹CsHAC1基因和蛋白及其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該發明公開了一種茶樹CsHAC1基因和蛋白在改變植物抗逆性中的應用。該發明構建了插入......

    南海海洋所兩項成果獲2021海洋科學技術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獲悉,近日,該所兩項成果榮獲2021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其中,林間牽頭完成的成果“大洋板塊俯沖動力學機制及對南海構造演化的控制作用”獲特等獎;喻子牛......

    云南發現極小種群“明星植物”漾濞槭2個新種群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在文山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開展槭屬植物野外調查時,發現了2個漾濞槭的新種群。其中,文山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

    溫和噬菌體衣殼蛋白防御超感染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曉雪團隊解析了絲狀噬菌體編碼的衣殼蛋白在細菌宿主超感染排除和噬菌體防御方面的作用。相關研究發表于《環境微生物學》。噬菌體是一種侵染......

    廣州地化所入選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公布了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年)名單,共認定182家單位。其中,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成功入選。廣州地化所高度重視科普工作,設......

    在線追蹤揭示云滴中棕色碳的液相形成證據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郭子雍與導師畢新慧研究員和張國華特任研究員等人利用云霧在線觀測平臺揭示了云滴中棕色碳的液相形成證據。相關研究在該所有機分析平臺上完成,近日發......

    知網發聲明回應被中科院停用:將繼續向中科院提供服務

    4月18日下午消息,針對被中科院停用的消息,知網今日發布聲明稱,知網也將繼續向中科院所屬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務,直至2022年度協議簽署并啟動服務。以下為聲明全文:關于中國知網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合作......

    國家植物園設立將如何更好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國家植物園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此次設立的國家植物園,是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市植物園(北園)現有條件的基礎上擴容增效整合而成,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為何要設立國家植物園?未來將如何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