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黑龍江省萬意達石油工程公司的一名員工。今年春節過后,他的公司開始涉足太陽能產業。
對于剛剛頒布的《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與保護條例》(下稱《條例》)中所稱“氣候資源為國家所有”,他很迷茫。
而天津某風電企業一位高層則直斥,黑龍江出臺該條例是政府行政亂作為的表現。“其實就是某個部門尋找尋租空間”。
實際上,“風能”“太陽能”歸屬權問題的背后,是探測許可話語權的歸屬。
“這應該是第一例。” 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高級行業分析師陳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以前企業勘探風能、太陽能不需要氣象部門審查。
“探測許可制度”
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網的消息,《條例》已于6月14日通過審議,將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網站發布的文章稱,與會代表普遍認為“這部地方性法規立法時機已經成熟,條款具有操作性、針對性。” 這是國內出臺的首部有關于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是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工作法制化進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據報道,早在2008年,黑龍江省已經啟動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的立法工作。《條例(草案)》于2008年末報送省政府,并開始征求各地市政府和省直各有關部門的意見,會同省人大農林委和法工委在省內各市進行立法調研。直到今年1月,黑龍江省公布《條例(征求意見稿)》。
黑龍江省某太陽能工程有限公司項目開發負責人李先生,對這一條例感到困惑不解。“該政策的推行,到底是將進行政府監管,還是傾向于行業自治呢?個人覺得,該《條例》實施以后,有可能政府會單獨成立一個機構來負責。”
迄今為止,《條例》尚未公布正式版本。根據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見稿》,氣候資源探測實行探測許可制度。意見稿對探測許可、申請許可的條件、探測許可申請、探測許可的批準、探測的規范和要求以及探測資料的匯交等,有詳細規定。
“有關單位從事氣候資源探測,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取得《氣候資源開發探測許可證》(下稱許可證)。”
記者注意到,根據意見稿,核發該許可證的機構為省發改委。那么,氣象主管部門在這一審批過程中擔任怎樣的角色呢?
原來,在企業申請許可證之前,還需要具備一系列條件,包括“具有符合省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與探測規模相適應的探測設備”;同時,擬使用的探測設備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的技術要求,并在周期檢定有效期內;此外,對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也提出要求——具有符合省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與探測規模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以往,開發一個光伏項目,通常會涉及環保、國土及發改委、電力等部門,由上述部門對相關文件進行審批或評估。按照這個條例,氣象部門的角色似乎更重要了。”某光伏企業副總經理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個人不贊同黑龍江當地有關部門的這種做法。
根據《征求意見稿》,“本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的是省氣象主管機構。這似乎意味著,氣象部門對于風能、太陽能探測的資格具有了話語權。
黑龍江氣象系統的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回應說,開發氣候資源得依法開采,要規范,過度開采會破壞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黑龍江才出臺這樣一個《條例》。他還表示,企業要開采就得符合標準,比如探測儀器要標準化;如果儀器不標準,探測的資料也不準確。
買數據與協助收集數據
某光伏企業高層也猜測,風能及太陽能探測資源在黑龍江被收歸國有的意義,除了今后企業要取得所謂的“許可證”之外,也有可能是在“協助”有關部門做數據收集。
湘電風能有限公司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在華北地區的項目從不需要提交氣象部門審批,但需要從氣象部門獲得技術數據和評估,以決定建立風場的規模等。
談及此前光伏企業與氣象部門的合作,上述某光伏企業副總經理也表示,國內有些較大的縣城因有很多荒地,加上風電資源探測資料不夠完善,氣象部門往往會向風電及光伏項目的投資方提供一些累積數據。“這種數據一般是要收費的,有的數萬元,有的則可能更高。”
華創證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便認為,這是當地政府部門利用本地資源創收的一種方式。他表示,這樣的現象在各地都很普遍,比如要求前來投資的企業必須采購本地企業產品等,風能和太陽能探測開發的限制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部分地區的氣象數據和資料其實很不全,他們可能希望借助于企業的力量,來完善相應的數據。一旦某個企業不在當地做投資,有關氣象部門或會將自己掌握的資料再賣出去或用作他途。”前述光伏企業高層如此猜測。
而該《條例》就提及到了探測資料的匯交。“從事風力風能、太陽能資源探測活動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省氣象主管機構指定的技術審查單位匯交風力風能、太陽能的探測資料,技術審查單位應當對匯交的資料進行復核。”
該高層還稱,就他的理解,相對于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風能、太陽能資源不是那么稀缺,而且一個地區的氣象資源,更應定義于一個“地理概念”,是這塊土地上、這個地理位置上產生的資源。所以,個別部門增設這樣一個新《條例》是否正確,值得商榷。
某大型新能源企業內部管理層則向記者表示,在部分省市也會有氣象部門參與審批風電企業探測數據的情況。不過,以往的做法,主要是氣象部門及相關專家參與“風資源評估報告”評審或審查。
對他而言,黑龍江這次出臺這一政策并不意外,“風能和太陽能都是新興產業,國家出臺什么政策都在情理之中”。但他的疑問是,如果讓企業在從事氣候資源探測前,要先取得許可證及相關做法,是不是意味著企業要在這一方面掏更多錢呢?
他表示,假設是掏錢,費用不高還好說,一旦投入較高,對企業的影響就較大了。“以往一個5萬千瓦的風電場建設需要投入4億元左右,而如果做風能探測等,要付出上百萬元的資金,這就顯得較高了。”
他的觀點是,對目前風電企業,由于參與投資風電場的公司現在多數是地方國企及央企,如果某些條款不合適且個別部門審批不合理,企業可通過各種渠道和關系來反映情況;但若放眼未來,更多的民企參與風電和太陽能電站的投資,初始成本過高,會影響民營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因而,有些行政做法不僅可能是在“尋租”,另一結果或許是,為國有公司設立了一個天然安全網,妨礙民營企業進入。
●本條例所稱的氣候資源,是指能為人類活動所利用的風力風能、太陽能、降水和大氣成分等構成氣候環境的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為國家所有
●省氣象主管機構是本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申請《氣候資源開發探測許可證》應當具備的條件:
具有符合省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與探測規模相適應的探測設備;擬使用的探測設備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的技術要求,并在周期檢定有效期內;具有符合省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與探測規模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根據意見稿整理
386名黑龍江中學生先后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跟隨導師參與科學研究,三成以上的中學生高考后就讀于基礎學科……科技日報記者3月22日從黑龍江省科協獲悉,在“英才計劃”實施的第十一個年頭,黑龍江省交出了令人滿......
曾經的不毛之地正成為我國新能源發展的沃土,去沙漠“種”新能源,不再是幻想。去年年底,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建設,成為全球在沙漠、戈壁、荒漠......
山西靈丘縣,群山環抱。西北風呼嘯著掠過山尖,整個縣城冷得在風中打顫。去年入冬以來,靈丘縣室外氣溫多次突破零下10攝氏度。但在該縣五靈鎮易地扶貧搬遷戶王期兵的家中,暖氣熏得人暖洋洋的,室溫達到20攝氏度......
近日,山西省科學技術廳公布批準建設30個省重點實驗室、1個廳市共建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批準籌建8個省重點實驗室。由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與山西大學成立的“低碳建筑體系與綠色建材技術研究山西省重點......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為氫經濟設計了一種關鍵的光活化納米材料。僅使用廉價的原材料,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可擴展的催化劑,只需要光的力量就能將氨轉化為清潔燃燒的氫燃料。這一發現為可持續的、低成本的氫氣鋪平了......
“地球大數據的宏觀、準確、動態監測能力為可持續發展評價提供了重要手段,整合多源數據,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生產和消費,管理地球環境和自然資源,使地球能夠滿足后代的需求,讓全球走上可持續且具恢復力的道路。”......
中新網上海11月1日電(謝夢圓郁玫浦帆)“能源供給實際上是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是這樣,在歐洲也一樣,能源是國計民生里面最核心的,除了糧食以外,能源是很重要的要素。”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
“能源供給實際上是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是這樣,在歐洲也一樣,能源是國計民生里面最核心的,除了糧食以外,能源是很重要的要素。”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學碳中和首席科學家、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強調,要重振貿易投資,推動世界經濟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
近日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發布《乳制品快速精準的檢測技術研究的實驗室試劑耗材采購項目》結果公告。花費5萬元采購乳制品檢測化學試劑和助劑。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YDZC-21104二、項目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