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回收資源”進口國,許多國家視為理所當然,但北京決定今年1月起禁止進口24種可回收廢棄物,此舉令各國“手忙腳亂”。如今禁令已經實施四個月以上,資源回收出口商仍忙著“另謀出路”。
資料圖片:2016年11月17日,工作人員在深圳土洋碼頭搬運走私廢舊衣物。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4日援引美媒CNBC報道,面對上述變化,歐盟考慮對使用塑膠征稅,英國尋求將一些“可回收資源”運到東南亞,美國則希望中國大陸取消禁令,但專家認為,以上沒有一種做法可長期執行。此前,美國、英國、歐盟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多數“回收資源”都出口至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海關數據顯示,在“洋垃圾”禁令上路后,第一季度中國大陸進口的塑膠、廢紙、金屬等固體廢料驟減54%,同時期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進口“可回收資源”驟增,但專家認為,這些國家無法填補中國大陸留下來的缺口。
綠色和平組織的數據顯示,在北京頒布禁令前,全球一半以上“回收資源”都運往中國大陸,高峰時中國大陸一年廢棄塑料的進口量接近900萬噸。
如今,中國大陸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益重視空氣和水資源污染問題。中國大陸已關閉數萬家污染嚴重的工廠,推廣采用可再生能源,大量發行綠色債券。
報道稱,不過,中國大陸仍有一段長路要走。盡管如此,在環保組織眼中,中國大陸禁收24種廢棄物仍是一大勝利,此舉不但讓中國大陸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干凈,也迫使各國加強處理自己的“可回收資源”。
近日,深圳海關隸屬深圳灣海關在查驗某公司申報進口貨物時,發現該批偏光片切邊不整齊、形狀各異,且部分貨物表面有劃痕、筆跡、折痕卷邊現象,遂進行重點查驗并取樣送檢。經鑒定,該批貨物為廢棄偏光片,屬國家禁止......
近日,深圳海關隸屬深圳灣海關關員在對深圳某供應鏈管理公司申報進口的一批數據輸出模組進行查驗時,發現貨物存在劃痕及灰塵,有明顯使用過的痕跡,疑似固體廢物,隨即進行取樣送檢。經鑒定,該批貨物為廢棄數據輸出......
曾經“中國以往作為廢塑料接收國令人心存感激。”現在,中國行使根據國際法所賦予的權利,對洋垃圾開出禁令,反倒成了“‘似乎’正在違反世貿組織的義務”。正如一些行業專家所說,某些國家的雙重標準著實可笑。為了......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聯合印發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的《公告》(2018年第68號),將廢鋼鐵、銅廢碎料、鋁廢碎料等8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
29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記者獲悉:截至11月15日,今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量為1861萬噸,同比減少52.8%。圖片來源于網絡該協調小組組......
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垃圾進口禁令引發全球垃圾處理混亂》的報道。報道稱,由于中國從今年1月開始禁止進口塑料垃圾等資源垃圾,作為出口源頭的歐美和日本正苦尋接收方。無處可去的垃圾在各國......
你一天要生產多少垃圾?廢紙、飲料瓶、食品包裝袋、殘余的食物、丟棄的衣服和鞋帽……那么,全球70億人,會生產多少垃圾?世界銀行在《2050年全球固體廢物管理一覽》報告中給出了一個數據:2016年,全球共......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對廢塑料、廢紙的影響尤為明顯。從整體上看,將促進行業重新塑造國內再生資源供應鏈條,迫使利廢企業把目光聚焦......
曾經的“洋垃圾”進口第一大國,正一步步收緊固體廢物進口政策。2017年7月30日,中國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將于2018年初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廢紙、廢紡織原料和釩渣在內的24種“洋垃圾”。20......
美媒稱,中國對“洋垃圾”的嚴苛禁令讓以前進口“洋垃圾”的中國企業和出口“洋垃圾”的外國企業找到迂回辦法,它們在境外將“洋垃圾”洗干凈后,再運往中國。圖片來源于網絡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22日刊登題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