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9日電 (鄭瑩瑩)5月9日2時28分,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中國光譜分辨率最高的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高分五號衛星總指揮蔣光偉簡述了其特征。
5月9日凌晨2時28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 馬驥 攝
“體重”2700公斤
高分五號衛星于2012年12月31日獲得立項批復,經過5年多的攻關和研制,于2018年1月25日通過出廠評審。
據介紹,高分五號衛星發射重量2700公斤,整星功率1700瓦,設計壽命8年。衛星入軌后,將運行在高度為705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
裝有六大“神器”
高分五號衛星配置6臺有效載荷,包括:2臺先進的高光譜/多光譜陸地觀測載荷(即: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和全譜段光譜成像儀),4臺先進的大氣類觀測載荷(即:大氣環境紅外甚高光譜分辨率探測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這六大“神器”讓高分五號衛星練就“火眼金睛”。
高分五號衛星效果圖 上海航天供圖
肩負三大重任
高分五號衛星是實現中國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其主要任務為:
一、對內陸水體和陸表生態環境進行綜合監測,以滿足環境保護、監測、監管、應急、評價、規劃等方面的應用示范需求;
二、對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大氣成分和大氣氣溶膠特性進行監測,以滿足大氣環境監測和氣候變化研究的應用示范需求;
高分五號衛星 宋卓璟 攝
三、對地質找礦典型蝕變礦物及主要巖石類型等進行勘測,以滿足國土資源調查、礦產資源調查和地質填圖等應用示范需求。
蔣光偉表示,高分五號衛星投入使用后,將為中國環境綜合監測、國土資源勘察、氣候變化研究、防災減災、農作物分類與估產等提供有力支撐。(完)
更多閱讀
今天,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運用了“龍蝦眼”微孔陣列聚焦成像技術,......
12月27日,記者從上海市松江區了解到,位于G60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的G60衛星數字工廠正式投產,首顆商業衛星也在當天下線。據介紹,該衛星智能工廠依托柔性生產、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目前衛星年產能最大可......
北京時間2023年12月25日09時0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目一號氣象星座11~14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提供商業......
形似“太空飛毯”的新一代通信衛星研制工作正在進行。11月22日,記者從本市商業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在研的新一代通信衛星外形呈平面狀,表面既有用于通信的相控陣天線,又有可以把太陽能轉換成衛星能源......
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臺的麥克梅斯-皮爾斯太陽望遠鏡捕捉到藍行者3號留下的痕跡。圖片來源:網絡在已經布滿衛星的天空中,“藍行者3號”是最耀眼的新成員。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軌道發射了5000多顆衛......
據香港星島網等港媒報道,香港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香港科大”)21日宣布,將于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名為“香港科大-雄彬一號”的多光譜光學衛星。此項目是香港科大作為香港首家發射衛星的高等院校,邁向建立......
8月9日6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環境減災二號F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立項,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聯合牽頭組織研制的......
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由銀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制,衛星配置了數......
低軌星座建設是國家戰略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低軌星座建設可以提供更加精準、實時、高效的服務,滿......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北京時間2023年7月13日,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簡稱“微笑衛星”)中歐評審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署SMILE任務轉正樣設計評審報告,標志著該任務完成初樣階段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