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顳葉變性(FTLD)是以大腦局限性額葉和顳葉變性萎縮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是一組多發生于老年前期(45-65歲)的癡呆綜合征。
FTLD患者皆存在TAR-DNA結合蛋白43(TDP-43,一種調節轉錄的核蛋白)的異常磷酸化,GRN基因突變是FTLD的常見遺傳因素,但不同患者發病年齡和臨床表現存在差異,因此,近日有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對FTLD患者GRN突變外的的遺傳因子進行了考察。
研究人員發現TMEM106B(rs1990622等)以及8p21.3染色體上的GFRA2突變(rs36196656)與FTLD發病風險明顯相關,并證實了TMEM106B以及GFRA2相關途徑在額顳葉變性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研究成果以《Potential genetic modifiers of disease risk and age at onset in patients with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and GRNmutations: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為題發表在近期的《Lancet Neurology》上。
該研究分為發現、驗證以及薈萃分析3個階段,研究人員通過分析mRNA的表達情況評估GFRA2基因位點變異對GFRA2表達的影響,采用ELISA技術研究GFRA2的基因-蛋白效應,同時通過免疫共沉淀實驗檢測GFRA2與PGRN-丙谷蛋白的直接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使用無差異的兩階段全基因組分析發現了不相關癥狀性GRN突變患者FTLD發病風險的兩個重要關聯信號,一個是已知的TMEM106B基因座,一個是GFRA2的新的假定位點rs36196656,其與GFRA2轉錄物的腦mRNA表達增加相關。
過往的研究曾指出TMEM106B基因座的變異與大腦老化息息相關,而這一研究明確了具體的突變點。研究人員在492名不相關癥狀性GRN突變患者中發現了120中不同的功能喪失性基因突變,僅TMEM106B基因座中就存在93個與FTLD發病風險顯著關聯的變異,rs1990622為主導變異,而且TMEM106B的變體rs1990622,rs3173615和rs1990620處于強連鎖不平衡狀態。在TMEM106B發現隊列中,14%的對照組成員是罕見等位基因rs3173615的純合子攜帶者,而在GRN突變攜帶者群體中只有1%是純合的,這表明許多GRN突變攜帶者同時存在保護性TMEM106B單倍型,導致癥狀被掩蓋。同時他們還證實了TMEM106B是GRN突變攜帶者和GRN陰性FTLD-TDP 患者疾病風險最強的修飾因子。
在發現和復制階段的薈萃分析中,TMEM106B和GFRA2變體均發現FTLD發病風險的全基因組顯著性,而且GFRA2變體與TMEM106B對FTLD發病風險的影響皆是獨立的,不受對方影響。在GFRA2基因座上,只有包含GRN突變的患者顯示其與FTLD發病風險有顯著相關性。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Mayo Clinic腦庫的數據,發現具有rs36196656 CC和AA基因型的個體的小腦組織樣品中的GFRA2 mRNA表達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但證實了與CC攜帶者相比,所有風險等位基因AA純合子攜帶者的GFRA2轉錄本與FTLD發病風險的關聯更為顯著,研究人員認為或許顆粒體蛋白前體和GFRA2是獨立的神經營養信號傳導途徑的一部分,而GFRA2風險等位基因攜帶者的神經營養信號減少可能促進GRN突變攜帶者癥狀的發展。
顆粒體蛋白前體和GFRA2的相互作用
這項研究支持將TMEM106B基因座和GFRA2相關途徑作為治療FTLD的潛在機會,有助于研究人員對遺傳咨詢和臨床試實驗設計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有關這些遺傳變異的處理或將成為FTLD研究的重要領域,是目前轉化研究工作的有效補充。
根據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lzheimer'sAssociation)的統計,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形式,占癡呆癥病例的60%至80%。雖然當前的研究表明酒精使用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風......
目前,肥胖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幾乎所有的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都與肥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嚴重影響老年人健康壽命的癡呆。然而俗話說:“世事無絕對”。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肥......
9月21日,英國科學家在《柳葉刀》子刊《臨床醫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癡呆癥特有的記憶和思維問題出現之前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噩夢可能就已變得很普遍了。根據伯明翰大學的研究,經常做噩夢的中年人更有可能......
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專家開展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利用生物醫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算法開發了全新的癡呆風險預測模型,并將其命名為UKB-DRP。民眾在相關頁面輸入待測個體的相關信息,就可......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郁金泰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類腦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教授程煒團隊,在一項納入30余萬人群隊列的研究中發現,抑郁癥可增加51%的阿爾茨海默氏癥(老年癡呆)風險,而其中......
健康生活方式可能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 圖片來源:Portraehf./Getty根據5月25日在線發表于《神經學》的一項30年跟蹤調查研究,在具有癡呆癥高遺傳風險的人群中,采用7......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郁金泰研究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研究院教授馮建峰、程煒團隊開展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全生命歷程肥胖與新發癡呆風險的關系。這項32萬余人的大規模縱向隊列研究發現,過低的出生體重、......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并還在呈上升趨勢。這意味著,一桌搓麻將的人里就有1個人是高血壓。真的是觸目驚心!眾所周知,......
神經精神癥狀(NPS)在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譜中很常見,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它影響了半數的輕微認知障礙患者和幾乎所有的癡呆患者。神經精神癥狀在預測疾病的加速進展和功能衰退方面有預測價值。因此有研究人員提出......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富含反式脂肪的飲食可能會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大多數反式脂肪在美國被禁止。但是,反式脂肪含量不足半克的食物可以被標為不含反式脂肪,所以有些食物仍然含有反式脂肪。圖片來源: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