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條”要求,2018年底要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三部委共同指導和各省級人民政府領導部署下,各地有關部門通力合作,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當前,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已經進入關鍵期,全國推進情況如何,工作有哪些亮點?本版特刊發相關報道,以饗讀者。
“叮咚”——隨著手機鈴聲的響起,一份名為《全國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周報》的PDF文件出現在一個微信群里。微信群的主要成員是全國各省環保廳分管廳長和處長。每周,這樣的周報都會如期出現在微信群里。周報的附表中通報了各地關鍵環節的進展情況,既是工作的動態反映,也是無形中的鞭策。
2016年12月,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部署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2017年7月31日,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正式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的工作。如今,根據“土十條”要求,離2018年年底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任務只有不到8個月時間。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時間非常緊、任務非常重。可以說,全國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已經進入關鍵期。
建立詳查工作組織協調機制
記者獲悉,本次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共布設農用地詳查點位55.3萬個,超過2005年~2013年開展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任務量10倍左右。
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工作任務覆蓋面廣,這是一項需要多個部門、多方力量協同推進的系統工程。土壤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強化組織領導,建立詳查工作機制是落實詳查工作目標的重要前提。”為此,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協調小組及其辦公室成立。來自環保、國土、農業、衛生及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共同為詳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在農用地詳查工作中,建立了順暢的部門間協作機制,2017年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農業三部門聯合發文16件,共同舉辦培訓9期,并在匯總分析三部委已有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共同組織專家編制了統一指導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的系列技術文件。
“其中重要的一項成果,是對各部委數據的匯總與分析。”土壤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說。在本次土壤詳查工作中,多部委協同作戰,完成了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農業3部門近170萬個調查點位已有調查數據的匯總分析,工程量之大可見一斑。通過信息共享、匯總分析,站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有利于詳查工作的精準布局、順利推進。
為了加強管理、推進地方工作,中央與地方調度聯絡機制進一步加強。“我們建立了各省(區、市)詳查工作進展雙周調度機制和采樣工作周報機制,在管理層面及時掌握并定期通過微信群通報各地工作進展。通過多種方式建立中央與地方的信息溝通渠道,在技術層面隨時交流、解決詳查推進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土壤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說。
生態環境部組織了8個技術指導專家組,在統一協調組織下,赴各地開展農用地詳查技術指導與監督檢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土壤中心主任、研究員王夏暉多次深入地方對土壤詳查工作開展全過程技術指導。他表示,“面對時間緊、任務重、基礎弱、參與單位多樣的實際,如何指導各地按照統一技術要求開展相關工作成為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嚴控詳查質量管理
與以往調查不同,本次詳查要求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和分布,要求高,質量管理十分關鍵。從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之初,質量管理就納入詳查工作的頂層設計,進行了通盤考慮和統籌安排。
本次詳查嚴格按照統一調查方案、統一實驗室篩選要求、統一評價標準、統一質量控制、統一調查時限的“五統一”原則開展工作。三部委組織專家共同編制了《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定》《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定》《全國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工作方案》等專門針對詳查質控工作的技術文件,并組織開展了多次培訓。此外,三部委共同篩選確定了5個國家級質控實驗室,確定質控責任專家24名,篩選詳查質量監督檢查專家近兩百名。今年以來,已經組織對各省區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質量監督檢查,及時反饋各地發現的質量問題并督促認真整改。
“從國家級、省級、任務承擔單位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建立情況來看,覆蓋了樣品采集、樣品制備、樣品流轉、分析測試、數據審核與報送等詳查全流程多環節,充分應用了手持終端、信息系統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主任黃業茹解釋說,三級質控體系類似于一個“金字塔”,國家級質控隊伍和實驗室處于“金字塔”的頂端,負責全國質量監督檢查主體責任;省級質控隊伍和實驗室處于“金字塔”的中部,承擔省級質量監督主體責任;任務承擔單位處于“金字塔”的基礎端,是保證詳查工作質量的細胞。
為此,三部委共同組織專家,經過充分的討論、交流,農用地詳查工作統一了土壤樣品、農產品樣品和地下水樣品的分析測試方法。統一分析測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確保詳查結果的準確性、可比性,便于詳查數據溯源、實驗室間比對、質量控制以及后期成果集成。黃業茹告訴記者:“本次詳查在分析測試方法選擇時,主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優先選擇準確度高、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重現性比較好的方法;二是優先選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國際標準方法。”
針對進展較慢的地區,土壤環境管理司領導親自帶隊,組織行政工作人員、技術專家,有針對性地赴各地開展工作督導,推動各省(區、市)規范、有序開展詳查工作。
發揮專業隊伍優勢
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必須充分依托專業隊伍來實施。截至目前,全國依托環保、國土、農業等部門的專業技術隊伍,共成立采樣小組近2900個、制樣基地100多個、流轉中心近100個,篩選確定省級質控實驗室32個、詳查檢測實驗室275家。另外,為支持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開發應用了農用地詳查手持終端,實現了對采樣點位的精準控制。
土壤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強化組織領導,建立詳查工作機制是落實詳查工作目標的重要前提;加強統籌協調、發揮專業隊伍優勢是按計劃完成詳查工作任務的重要保障;創新技術手段、搭建信息化工作平臺是保證詳查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礎;組建專家隊伍、強化技術指導與質控檢查是保證詳查工作質量的重要機制;開展先行試點、壓實推進工作是打通詳查工作流程的重要路徑。
目前,從總體評估情況看,全國農用地土壤采樣、制樣工作基本實現計劃進度目標,但分析測試環節總體滯后,個別省區市工作進展緩慢。下一步,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將加強督導檢查,并按照“土十條”考核要求嚴格考核。各地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進一步加快工作進度,嚴格工作質量管理,確保年底前如期規范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任務。
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工業噪聲排污許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要求,指導地方依法有序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和開展排污登記管理工作,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業噪聲依......
時至初秋,河北灤平潮河國家濕地公園碧波蕩漾,河北赤城白河公園水鳥嬉戲,作為密云水庫上游的兩大支流,潮河與白河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市民游客前來休閑。一方碧水,情牽京冀兩地。北京和河北,山同脈,水同源,良......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重慶......
為保持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從嚴懲處的高壓態勢,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省生態環境廳整理了第六批14起涉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未按照規定貯存危險廢物、在線監測設備不正常運行、非法處置危險廢......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工業噪聲排污許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與現行的排污許可管理要求保持一致,明確了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要求,指導地方依法有序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中國環境報社第七黨支部與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處......
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突發水污染事件呈多發頻發態勢,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十三五”期間,全國多起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均為水污染......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正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通過改造,可切實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10月8日,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城市標準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加快建設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系統推進城市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