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5-14 11:39 原文鏈接: 科學家提出偶聯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鹽風化碳匯學說

      自氣候變化的巖石風化控制學說提出至今,人們普遍認為,是硅酸鹽的風化碳匯作用(CO2+CaSiO3TCaCO3+SiO2)在控制著長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而碳酸鹽的風化作用(CaCO3+CO2+H2O?Ca2++2HCO3-)不具有這一功能,因為碳酸鹽溶解過程中消耗的所有CO2又通過海洋中相對快速的碳酸鹽沉積而返回大氣。而最新的研究發現,碳酸鹽溶解的快速動力學特性(比硅酸鹽快100倍以上),以及硅酸鹽巖流域中微量碳酸鹽礦物的風化在控制該流域溶解無機碳(DIC)濃度上的絕對重要性,使得碳酸鹽風化碳匯占整個巖石風化碳匯達到90%以上,而硅酸鹽風化碳匯可能不足10%。再加上水生光合生物對DIC的利用(Ca2++2HCO3-TCaCO3+CH2O+O2)及其形成的有機質的埋藏,使得由碳酸鹽風化形成的大氣CO2匯(如圖)以往被嚴重地低估至實際值的1/3左右,達到每年近5億噸碳。因此,碳酸鹽風化碳匯不僅影響了人類社會目前普遍關注的短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而且在自水生光合生物出現以來的長時間尺度氣候變化的控制上可能也是主要的(相對于硅酸鹽風化碳匯)。這無疑對傳統的觀點,即“只有鈣硅酸鹽風化才能形成長久的碳匯并控制長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提出了質疑。

      上述觀點以《偶聯的碳酸鹽風化形成巨大且活躍的CO2匯》(Large and active CO2 uptake by coupled carbonate weathering)為題發表在《地學論評》(Earth-science Reviews)上,這是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再華聯合美國堪薩斯大學、佛羅里達州大學和西肯塔基大學等的學者首次系統提出偶聯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鹽風化碳匯學說,文章從“碳酸鹽礦物風化在硅酸鹽巖流域DIC產生的重要性”、“碳酸鹽風化對氣候和土地利用變化的高度敏感性”、“水生光合生物對DIC的利用”、“偶聯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鹽風化產生巨大的CO2匯”、“風化碳匯隨氣候和土地利用變化增加”、“偶聯的碳酸鹽風化碳匯概念模型的應用”,以及“結論和展望”等章節進行了系統全面的闡述。

      審稿人認為該文為全球碳收支計算提供了一個新方法,即將碳酸鹽礦物風化和水生光合作用偶聯作為CO2捕獲的重要機制,其中提出的概念模型是這一機制的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因而是一個重要和不斷演變的議題,值得充分考慮。

      該成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143075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貴州喀斯特科學研究中心聯合基金重大項目(U1612441)資助。

      文章鏈接

    偶聯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鹽風化碳匯概念模型

    相關文章

    新型高能效全固態鈉空氣電池問世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高容量、高效率的全固態鈉空氣電池,無須特殊設備就能可逆地利用鈉(Na)和空氣。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蓄電池在電動汽車和儲能系......

    最新研究發現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結構證據

    光合作用是何時、如何起源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演化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在一組17.5億年的微化石中發現了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結構證據,這一發現有助于揭示產氧光合作用的演化。該論文介紹......

    海洋所鹽田藻類生物碳匯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藻類生理過程與精準分子育種團隊完成的關于鹽田藻類碳沉積的成果。該研究聚焦嗜鹽藻類與嗜鹽菌協同促進高鹽生態環境中碳酸鹽的......

    中國石化牽頭,國家能源碳酸鹽巖油氣重點實驗室揭牌

    近日,國家能源碳酸鹽巖油氣重點實驗室在北京揭牌,這是由中國石化牽頭,聯合多家石油產業科研機構和大型油田公司共同建設的國家級研發平臺。該實驗室的成立,旨在加強我國碳酸鹽巖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技術,提升國家......

    研究揭示造山帶中碳酸鹽熔體的起源

    10月2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汪程遠、王煜和徐義剛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劉勇勝、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StephenFoley,通過對遠離俯沖帶的燕山造山帶內的新生代碳酸鹽熔......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在自然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陽光、水、二氧化碳合成生物質。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到光照質量和二氧化碳捕集與傳輸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約了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質的效率。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構建亞乙烯連接的COF進行光催化全反應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韓寶航課題組與河北科技大學教授李發堂課題組,在制備亞乙烯鍵連接的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與水的氧化全反應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Fu......

    無氧發酵代謝物抑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新機制揭示

    在模式生物萊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別發生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無氧發酵則可以獨立發生在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這三種基本的能量代謝過程如何和諧有序的發生在同一個細胞內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學問題。......

    研究揭示海底冷泉環境對水合物形成的影響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海洋和石油地質學》報道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冷泉環境中水合物快速形成動力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底冷泉環境對水合物形成的影響,并且為南海冷泉區水合物形成的動力學過程提供......

    碳酸鹽團簇同位素數據標準化新方法

    碳酸鹽團簇同位素是目前不斷發展的古溫度代用指標,在地球科學諸多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分析測試方面,要獲得準確可靠的碳酸鹽團簇同位素組成(如Δ47值),通常需要使用合適的標準物質進行數據標定。近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