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速度與激情7》的“天眼”系統,可以整合(調取)全球所有的視頻監控、手機音頻等數據,再使用大數據和人臉識別等技術迅速分析和處理,在極短的時間內(分鐘)找到目標人和目標車輛進行追蹤,讓目標人或物無所遁形。
影片中的“天眼”系統無疑極大滿足了觀眾對智能“黑”科技的想象。
其實,“天眼”光靠人臉識別是無法獲取所有信息的,因為有的角落或低頭的角度使得攝像機無法獲取完整的人臉。那么萬一可疑人員低著頭溜了怎么辦?這就需要靠下面這項技術了:
日前,孵化于中國科學院的云從科技在跨鏡追蹤(Person Re-Identification,簡稱 ReID)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云從科技研究人員從悉尼科技大學、南洋理工、中科院自動化所、清華大學等多家知名高校、企業與研究機構脫穎而出,在數據集DukeMTMC-reID上刷新了世界紀錄,人工智能即將從“刷臉”跨到“識人”的新紀元。
也許有人不理解何為“跨鏡追蹤技術”,簡單來說,這項技術可以讓人工智能即使不看臉,也能通過衣物、發型、體態等信息,跨攝像頭跨場景準確追蹤你的位置。
計算機視覺熱門分支
跨鏡追蹤技術是現在計算機視覺研究的熱門方向,主要解決跨攝像頭跨場景下行人的識別與檢索,其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在人臉被遮擋、距離過遠時依舊可以從不同攝像機鏡頭中追蹤行人。
該技術作為人臉識別技術的重要補充,可以對無法獲取清晰拍攝人臉的行人進行跨攝像頭連續跟蹤,增強數據的時空連續性,廣泛應用于視頻監控、智能安保、智能商業等領域。
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
3是當前衡量ReID技術的權威主流的數據集。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是衡量ReID技術水平的核心指標。
云從科技在Market-1501、DukeMTMC-
reID、CUHK03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在DukeMTMC-reID數據集的Rank-1 Accuracy達到驚人的88.7%,刷新了業內最好水平。mAP是能夠更加全面衡量ReID算法效果的指標,它反映檢索的人在底庫中的所有圖片排在結果隊列前面的程度,而不只首位命中。云從科技此次將DukeMTMC-reID的mAP指標在現在最好的水平基礎上提高了超過5%,達到78.4%。能夠獲得如此大幅度的突破,充分說明云從科技ReID的研究成果的價值,該成果必然能夠推動ReID技術的大幅進步,也使得ReID加速實際商用。
除此之外,云從科技近日不斷放出“大招”,一方面云從科技宣布蘋果軟件工程總監TOM(中文名:譚濤)加盟云從科技任副總裁。原Facebook信息和用戶畫像(Signals + Identity)團隊技術帶頭人何洪路加盟云從科技,擔任AI大數據部技術總監。
另一方面,云從科技攜手英國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與華南理工大學對跨媒體大數據智能計算關鍵技術及應用平臺進行研發。人工智能進入2.0時代,跨媒體大數據理解與智能決策將成為重要技術趨勢。
三方計劃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建立一套跨媒體視頻場景下的視頻人臉屬性與行為分析、跨時空的視頻語義信息關聯與檢索和視頻信息超大規模結構化與可視化的跨媒體智能安防系統,以及研究構建一個跨媒體汽車交互的語音識別、跨媒體汽車交互的人臉識別、跨媒體汽車交互的互聯網應用等智能服務功能的跨媒體綜合智能交互平臺。
“此次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涉及人臉識別、大數據、邊緣計算、跨境追蹤(行人再識別)等人工智能細分技術。”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表示,“主要應用在安防與人機交互領域。”
跨媒體大數據平臺將解決哪些關鍵技術問題?
跨媒體大數據平臺實施涉及以下3個方面的關鍵技術問題:
1.跨媒體智能計算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包括跨媒體多模態大數據異構的共性計算問題和跨媒體大數據的知識共享與跨領域輔助計算問題。
2.跨媒體智能安防涉及的關鍵技術問題。一方面是視覺噪聲的分離:跨媒體數據具有極強相關性,將視覺噪聲分離作為獨立的對象顯示問題;另一方面是視覺大數據感知。數據可視化不單單受限于設備的長度比及分辨率,也受限于現實世界的感受。
3.跨媒體汽車智能交互關鍵技術問題。基于海量無監督數據的自動化模型訓練流程和自動化語言內容及聲紋識別流程。
針對上述項目研究內容和關鍵問題,本項目給出的技術路線如下圖所示:
項目將首先以跨媒體智能為核心,研發視覺、語音、自然語言大數據機器學習算法和云計算大數據支撐技術,構建面向跨媒體大數據核心軟件模塊,為安防、汽車的人工智能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撐。
在此基礎上,利用研究的跨媒體大數據智能計算共性技術,設計和實現一套跨媒體視頻場景下的視頻人臉屬性與行為分析、跨時空的視頻語義信息關聯與檢索和視頻信息超大規模結構化與可視化的跨媒體智能安防系統,并在應用中驗證和完善項目所提出的跨媒體大數據智能計算關鍵技術。
同時,項目將構建一個集跨媒體汽車交互的語音識別、跨媒體汽車交互的人臉識別、跨媒體汽車交互的互聯網應用等智能服務功能的跨媒體綜合智能汽車交互平臺,進一步深入跨媒體大數據智能計算關鍵技術的應用。未來將在安防和汽車等行業進行跨媒體大數據智能計算關鍵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人工智能進入2.0時代,跨媒體大數據理解與智能決策將成為主流技術
2017年12月,國際知名數據公司IDC發布《2017人工智能行業白皮書》。在這份報告中,IDC首次提出人工智能進入2.0時代:以信息流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成為重新定義人工智能2.0時代的引領者。
白皮書認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的信息流,已經發展成為數字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形態。
同時,隨著萬物數字化的普及,社會和經濟更是需要新的技術幫助人們更高效地連接人與信息。應用信息流技術的“今日頭條”近幾年的迅猛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同時,跨媒體大數據理解與智能決策將成為人工智能2.0的核心內容。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瓶頸主要集中在如何融合智能感知所獲得各種不同模態知識進行跨媒體智能決策。部分國內人工智能標志性企業已經緊緊把握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脈搏,調整戰略,逐步從不同信息源的智能感知與識別等基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轉向跨媒體大數據理解與智能決策等高級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
國家戰略引導產業發展
成立于2015年的云從科技孵化于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是一家專注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不僅參與制定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及人臉識別行業標準,技術在金融、安防、交通等重點行業市場占有率也較為領先。
云從科技是中國銀行業人臉識別第一大供應商。包括農行、建行、中行總行等全國100多家銀行已采用該公司產品,為全國銀行提供對比服務日均1.1億次。在安防領域,公司產品已在24個省級行政區上線實戰,截至2018年3月份已協助各地警方抓獲2605名嫌疑人,獲得公安部高度認可;在民航領域,已有54家機場選擇云從科技產品,覆蓋75%的樞紐機場。
除此之外,云從科技還支持了國家戰略:
2018年3月,云從科技與津巴布韋政府簽訂框架協議,在安防、交通、教育、金融、國民數據庫上輸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云從科技將通過 “一個平臺、三個中心”,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云+端服務、城市大腦等多個方面支持國家戰略推進,推動我國的計算機視覺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位居國際一流水平。
其中包括建立技術層的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應用層的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服務平臺、集中科學家智力資源的科學研究中心、集中行業定制化研發資源的技術創新中心、集中專業化眾創孵化空間、投資基金與人工智能大學的產業轉化中心。
4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中國科學院4集體、7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祝賀以上獲獎集體和個人!......
2023年4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楊正金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題為“三嗪框架聚合物膜內近無摩擦的離子傳導(Near-frictionlessiontran......
4月24日,“科學與中國”走進大灣區暨深圳第十一屆院士專家巡講系列活動在南方科技大學開幕,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高鴻鈞通過視頻向活動致辭,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曦出席開幕式并致辭,26位兩院院士出席......
4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一行在石家莊會見了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正譜,并與副省長嚴鵬程等舉行了科技合作會談。張濤代表院黨組感謝河北省長期以來給予中科院各項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近......
“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交通、旅游等實體經濟重要領域深度融合。”4月20日下午,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答問時表示,將用好融合應用這把金鑰匙,開......
5年,對于高端制造產業意味著什么?在一些制造企業,5年的時間,可能僅夠新增幾條產線,或是完成一兩次智能化升級改造,再或增加幾種新產品的生產。位于江蘇昆山的中科可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可控)用......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不同優勢植物功能群濕地,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三種溫室氣體凈交換對增溫的響應。中科院大氣所供圖全球增溫對濕地的溫室氣體“匯”(簡稱碳匯)功能有沒有影響?有何影響?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
2023年3月18日,《CellStem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躍軍研究組題為《人神經分化過程中跨時間......
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引進更多京津高端人才服務河北,加深京冀科技合作,2月24日,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和定州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和定州市科學技術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