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28日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位中科院院士擔任了70多個國際科技組織的主席、副主席、理事等重要職位。
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白春禮代表學部主席團做工作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表示,中科院學部一直把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升中國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力和促進科技外交作為重要使命。隨著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院士在國際科技組織擔任重要職務。
除50多位中科院院士在70多個國際科技組織擔任要職外,過去兩年,還有11位中科院院士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另有許多中科院院士當選其他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等院士。這些院士在為國際組織做貢獻的同時,也擴大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影響力,促進了中國與國際科技界的合作交流。
白春禮介紹說,中科院還依托學部咨詢項目牽頭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其中,在學部咨詢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環境格局及發展潛力”的研究基礎上,目前已形成由中國牽頭組織,4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的“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并向全球發布《數字絲路科學規劃書》,為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做出卓越貢獻。中科院還創辦國際化的“雁棲湖會議”,2017年9月以“微生物海洋學—陸海統籌論碳匯”為主題,在北京舉辦首次“雁棲湖會議”,相關成果直接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海洋報告寫作研討提供有力支撐,極大加強中國在海洋生態系統領域的話語權。
此外,在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中,中科院根據國家科技事業發展需要,適當擴大外籍院士增選名額,新當選外籍院士16人,為歷年最多,外籍院士國籍分布也進一步優化。
當天的院士大會全體會議上,白春禮還向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巴基斯坦、芬蘭、波蘭等國13位近年來新當選的中科院外籍院士,一一頒授中科院院士證書和徽章。
據了解,中科院現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等6個學部,現有院士797人,外籍院士91人,共有600余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參加本次院士大會。
6月7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首屆學生學術論壇暨院士聘任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申能集團(上海電纜研究所)技術總指導黃崇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6月5日,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學院科研院長IngridFleming教授應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邀請來校交流訪問,受聘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授聘儀式在同濟醫學院舉行,校長......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我國著名自動控制、陀螺及慣性導航技術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原......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開源科學軟件創意大賽揭曉并在京頒獎。在當前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大力推動開源科學軟件發展對科學研究和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怎樣的作用?我國在開源科學軟件發展中......
據中國航天報消息,“七一勛章”獲得者、兩院院士陸元九,因病醫治無效,于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陸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慣性導航博士,是最年長的“七一勛章”獲......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自動控制、陀螺及慣性導航技術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陸元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
DNA究竟攜帶著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釋復雜的生命活動現象?5月26日,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從理論到實驗,再到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