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18年7月1日起,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部門表示,此舉旨在為進一步支持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通知明確,依法批準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中給予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包括國家設立的科研機構和高校、民辦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
科技人員享受本通知規定稅收優惠政策,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科技人員是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中對完成或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應按規定公示有關科技人員名單及相關信息(國防ZL轉化除外),具體公示辦法由科技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制定。
科技成果是指ZL技術(含國防ZL)、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藥新品種,以及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成果。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向他人轉讓科技成果或者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現金獎勵是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取得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三年(36個月)內獎勵給科技人員的現金。
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轉化科技成果,應當簽訂技術合同,并根據《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在技術合同登記機構進行審核登記,并取得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證明。
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應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核算,不得將正常工資、獎金等收入列入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享受稅收優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初步形成全方位、惠及面廣的保護和激勵創新的稅收政策體系,為創新提供了有效的外部動力。”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新規允許享受優惠的科技成果范圍包含了目前需要大力發展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充分體現出我國通過稅收激勵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導向。
李旭紅認為,新規的出臺表明,除在企業層面給予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我國還關注個人層面創新的稅收激勵,這不但是對于我國現有科技創新稅收優惠體系的完善,而且可以覆蓋到更廣的層面,進一步形成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
“從國家長遠發展戰略看,人才與人力資本是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個人創新稅收激勵將有助于我國人力資本的積累,對于促進我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積極意義。”李旭紅說。
2024年第6批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公示依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法》(滬科規〔2020〕8號)等文件精神,現將2024年第6批擬認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
關于2024年第5批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的公告各有關單位: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根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法》(滬科規〔2020〕8號)要求,經受理審核、專家......
11月26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儀器和化學試劑擬立項項目名單。本次公示的項目覆蓋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儀器和化學試劑等多......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融合點”行動北京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國科科儀控股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冷凍雙束電鏡光電關聯成像系統舉行了首發儀式。“中國科學院在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
關于發布2025年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科技支撐東北振興)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內科資字〔2024〕67號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科技局,滿洲里市工信和科技局,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
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11月16日—18日在粵港澳三地將同步舉辦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孫龍濤表示,中國科學院加快......
“我們公司有大量的檢測需求,希望能夠得到設備支持。”“我們平臺可以提供‘一站式’的中試服務,歡迎大家與我聯系。”……10月23日下午,電子科技大學的分析測試中心內一派火熱景象,正在進行的中試鏈接橋——......
日前,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與神經與腫瘤藥物研發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全重”)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建“惡性腫瘤精準醫學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該合作也標志著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在惡性腫瘤新靶點新機......
8月10日,由海南大學、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共同主辦的“2024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第三次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楊維才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
10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引起了業內的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