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獲悉,中國科技云技術發展研究院6日在京成立,作為打造中國科技云、實現產學研深度合作的新嘗試,研究院的成立為中國科技云的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記者了解到,在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發展規劃》中,將打造中國科技云作為提升我國云計算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同時,中國科技云建設工程也是中國科學院“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12月,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科技云建設啟動;今年4月,中國科技云正式上線。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指出,中國科技云以中科院優勢科技基礎設施為基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匯聚全國乃至全球信息化優質資源,建設國際一流的云服務環境,形成可信可控、開放融合、智能調度的中國科技云服務體系,面向中國科技界提供科技資源和信息服務,是支撐科技創新、驅動科學發現的戰略性、基礎性、通用性的重大信息化基礎設施環境。“作為面向中國科技界的專有云,中國科技云更加契合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將有效促進我國科研范式的轉變,助力重大科技成果的產出和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廖方宇說。
據介紹,此次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加速中國科技云建設的重要部署。研究院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紫光集團旗下新華三集團、紫光云數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對此,中科院網信辦副主任陳明奇表示,中科院將抓住我國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加強與包括新華三在內的國內一流IT企業合作,充分發揮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勢,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不斷提升中國科技云的科技創新支撐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做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三方將在智能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IPV6、云計算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并將成果應用在中國科技云網絡基礎環境建設與運維管理中,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標準化、可視化、智能化服務。
夏培肅(1923年7月—2014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計算機專家。圖為夏培肅正在伏案工作。中國電子計算機事業的起步,是從一個三人小組開始的。1952年秋天的某個晚上,數學家華羅庚家中,來了三位......
計算機輔助在過去已經幫助受傷和殘疾的人重新獲得了移動肢體的能力,但是一項新的實驗已經為一名病人恢復了更廣泛的活動能力。經過短暫的校準后,一套植入物使一名癱瘓的男子能夠拄著拐杖自然行走,同時適應復雜的地......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河南省濮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近日,濮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雷燈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與他們長期重視科技創新與創新服務,持續實施科技創新信息服務工程分不開。科技信息是重......
美國的大學入學率正在趕上世界其他一些地區的趨勢,對科學和計算機課程的需求遠遠高于人文、社會科學和文科。這種趨勢在一些大學尤其明顯,比如馬里蘭大學,該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課程招生人數不斷增加,而對人文學科的......
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新突破據了解,量子計算超低溫傳感器支持實時溫度監測,具備較高的測量精度和較強的通用性,可以輕松地安裝到稀釋制冷機上,優勢非常突出。據研發人員介紹,量子芯片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器件,......
據《自然》網站9日報道,美國Quantinum量子計算公司研究人員稱,他們首次在量子處理器上“制造出”了任意子(Anyons),這一成果有望促進容錯量子計算機的研發。相關報告已經提交論文預印本網站。組......
5月10日,第十屆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總決賽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落下帷幕。 在持續五天的總決賽中,北京大學奪取大賽總冠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列亞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ePrize計算挑戰......
盡管技術在不斷進步,但人腦在幾個方面仍然優于計算機。雖然計算機可以比人類更快地進行數學計算,但人腦能夠處理復雜的感官信息,并輕松地適應新的經驗。這種能力仍然是計算機無法企及的,而人腦在完成這一壯舉的同......
5年,對于高端制造產業意味著什么?在一些制造企業,5年的時間,可能僅夠新增幾條產線,或是完成一兩次智能化升級改造,再或增加幾種新產品的生產。位于江蘇昆山的中科可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可控)用......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6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利用8萬個老鼠的活細胞,建造出了一臺可簡單識別光和電模式的活體計算機,這臺機器能被整合到同樣使用了活體肌肉組織的機器人中。研究團隊在美國物理聯合會3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