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露胳膊露腿的季節了,那些養了一冬天“膘”的帥哥美女們開始紛紛成為夜跑族或走進健身房,大肆加大訓練強度,以求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而近年來,有關過度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急性腎損傷的報道屢見不鮮。那么,運動時如何才能避免橫紋肌溶解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
橫紋肌溶解綜合征(RM)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橫紋肌細胞壞死后,肌紅蛋白等內容物釋放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的生化紊亂及臟器功能損傷的綜合征,同時引起高鉀血癥、急性腎功能衰竭(ARF)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
RM病因多樣,主要包括創傷,劇烈運動,長期壓迫導致缺血性損傷,低磷血癥,藥物,感染,低鉀血癥,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異常如甲減或甲亢,體溫過低和過高。
出現RM后有什么表現?
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的發生率雖低(約為29.9/100,000人年),但卻較為嚴重,48%的患者需住院治療。隨著極限運動的發展,運動量增加,橫紋肌溶解的發生率不斷增加,運動性橫紋肌溶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典型的表現是肌肉癥狀和濃茶樣/醬油色尿液。肌肉癥狀包括:肌肉腫脹、疼痛、乏力和僵硬,嚴重者可出現受累肌群的癱瘓;最常累及腓腸肌、大腿及下背部。RM的其他非特異癥狀包括惡心、嘔吐、發熱和精神癥狀等。
橫紋肌溶解對腎功能有何影響?
10%-40%的嚴重橫紋肌溶解患者具有AKI,尚無單一因素可準確預測AKI的發生,包括血清CK,肌酐,鉀,鈣或肌紅蛋白尿。橫紋肌溶解腎損傷的主要機制為:大量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循環,當尿肌紅蛋白排泄量超過100-300mg/dL時,可出現肌紅蛋白尿,導致管型形成和鐵沉積在近端小管,繼而阻塞腎小管,引起近端腎小管細胞損傷。另外,肌肉損失壞死后大量液體進入第三間隙,導致有效血容量減少,亦是引發急性腎小管損傷和AKI的重要因素。
如何預防橫紋肌溶解?
1. 加強日常身體鍛煉,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有度,避免長時間不間斷的劇烈運動。
2. 運動強度須循序漸進,不要一蹴而就。橫紋肌快速伸縮運動如爬山、俯臥撐、蛙跳、深蹲等,過于劇烈,發生橫紋肌損傷甚至溶解、腎功能衰竭等幾率更高。
3. 運動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避免過多無氧運動。
4.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可引起血管收縮,減少腎臟血液供應,因此,運動時,應避免服用NSAIDs。除NSAID外,其他可導致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的危險因素有酒精、肌酸、咖啡因和部分麻醉藥,也應避免使用。
如果運動后出現了肌肉疼痛、乏力、肌肉痙攣、肌肉腫脹觸痛、或伴有惡心、全身不適,少尿,尿色加深等癥狀,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據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的報告,我國慢性疼痛的患者已超過3億,且發病率在逐年增加。疼痛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第三大健康問題。然而,很多疼痛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所以沒有尋求專業醫生......
美國科學家近日在《國際腎臟報告》上撰文指出,喝咖啡與急性腎損傷(AKI)風險降低有關:每天喝咖啡可將罹患AKI的風險降低15%;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罹患風險降低22%—23%。最新研究通訊作者、約翰霍......
急性腎損傷(Acutekidneyinjury,AKI)是一種急性腎功能紊亂,以血漿肌酐和尿素氮明顯增加,同時尿輸出量明顯降低為特點。AKI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衛生問題,薈萃分析表明全球成人住院患者......
激波界面Richtmyer-Meshkov(RM)不穩定性是慣性約束聚變(ICF)、超聲速燃燒以及超新星爆炸中的重要流動現象。在ICF中,RM不穩定性會影響靶丸的壓縮及中心處熱斑的形成,造成點火失敗。......
無論是誰,如果臉上長了痘痘,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痤瘡,那一定是希望有辦法盡快把它去掉、治好。有一家美容院就向長了痤瘡的張女士說,他們只要15天就可以讓張女士看到祛痘的效果,于是張女士接受了他們的治療,沒......
一項近日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的薈萃分析發現,SGLT2抑制劑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因腎臟疾病透析、移植或死亡的風險。SGLT-2抑制劑,中文名為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可以抑制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將人工智能(AI)應用于解決檢測住院患者急性腎損傷(acutekidneyinjury,AKI)的問題。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c......
研究背景根據慢性腎病預后協會(CKD-PC)的數據,每4例年齡≥65歲的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某一類型的慢性腎病(CKD),每100例中就有3例進展為腎衰竭。本研究的目的是驗證減重手術在CKD進展到腎衰竭......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告,他們開發的一種新療法可將糖尿病人的腎衰竭發病風險降低三分之一。據報告,這種療法還可讓糖尿病人的心臟衰竭發病率降低超過30%,其他主要心血管疾病的......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MA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攝入過多維生素D的危害。圖片來源:CC0PublicDomain研究者表示,一名54歲的男子從東南亞旅行歸來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