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論壇上作主旨報告
7月18日電,“當前,人工智能正處邁向2.0的關鍵期,這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關頭。”7月18日,在浙江諸暨召開的人工智能引領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表示。
人工智能2.0是基于重大變化的信息新環境和發展新目標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比AI1.0,AI2.0以提高人類智力活動能力為主要目標,為生產、資源、環境等社會發展提出建議。”潘云鶴表示。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了人工智能2.0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等關鍵理論和技術,規劃了智能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應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被提升到國家高度。
圖為論壇現場
潘云鶴表示,“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社會新需求的爆發,移動計算、云計算等技術引起的信息環境變化,以及人工智能基礎和目標的巨變,推動著人工智能邁向新一代。”
在人工智能邁向2.0的關鍵時期,人工智能諸多新特征已初露端倪,比如自主智能裝備的涌現。潘云鶴指出,在工業裝配線上,機械手發展迅速,但在靈活運動的領域,無人系統發展速度遠快于機器人。
“人機一體化技術導向各種混合智能也是人工智能2.0新特征之一。”潘云鶴表示,穿戴設備、人-車共駕、人機協同手術等實現了生物智能系統與機器智能系統的緊密耦合,如今,人機協同技術已在外科和腦手術中使用。
不只在生產領域,未來,人工智能應用更貼近人類生活。他指出,“人工智能2.0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平臺具有強大的延展性和滲透性。尤其在人工智能2.0的關鍵時期,其發展更應該與社會新需求相結合。”
以與人類貼近的語音控制產品為例,他表示,當前,智能音箱、智能家居、車載導航等語音控制的硬件產品層出不窮,其中,借助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智能音箱逐漸走進人類生活,協助人類發展。
“未來的人工智能將是人、計算機、互聯網三者融合的智能系統,在人工智能2.0的關鍵節點上,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快速發展,正不可阻擋地大步走來。”潘云鶴表示。
無論是太陽的東升西落,還是城市的東西南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方向、定位目標或是記憶場景,都需要用大腦對空間信息進行處理和記憶。那么,這個過程是如何在大腦中發生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
12月11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與中國醫科大學合作簽約儀式在沈陽自動化所舉行。沈陽自動化所副所長李碩與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曲波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沈陽自動化所所長史澤林表示,前期雙方......
由科技部監督司編制的《負責任研究行為規范指引(2023)》(以下簡稱《指引》)于近日印發,從研究選題與實施、數據管理、成果署名、同行評議、倫理審查、監督管理等11個方面,對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高等學校......
12月19日,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舉辦的智能芯片應用場景及選型需求技術交流會暨“智越計劃”首次全體會議,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成功舉辦。來自政府、科研機構與產業界的......
基于Transformer的大語言模型(LLM)在自然語言處理、生物、化學和計算機編程等各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對于在實驗室工作的研究人員或那些不熟悉計算機代碼的人來說,人工智能方法并不那么容易理解......
2023年11月24日,第四屆人工智能領域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論壇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主辦、電子科技大學承辦,邀請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張民教授、清華大學周伯文教授分別......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宣布成立人工智能高級別咨詢機構(High-levelAdvisoryBodyonArtificialIntelligence,以下簡稱“機構”),為國際社會加強對人工智能的治......
今年9月1日上午,復旦大學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在光華樓前大草坪舉行,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余名新同學,齊聚光草,共赴這場青春盛會。在此之前,上海已接連三日雨水不斷,當人們以為第四天也如天氣預......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天發布當前全國光伏制造行業最新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9—10月,我國光伏制造業保持高位運行,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60%。根據光伏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
近日,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2個專項項目申請指南,分別是“元宇宙理論與技術基礎研究”專項項目申請指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專項項目申請指南,擬資助項目各6項,資助強度為50萬元/項。“元宇宙理論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