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進展》雜志今天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等單位合作完成的一篇研究論文。該成果首次定量分析了中國畜牧業轉型的驅動因素、影響和意義。
中科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馬林研究組與河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英國洛桑試驗站、國際系統研究所等合作,創建了農牧系統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多指標評價體系,涉及8個大類指標和25個指標,并以此為依據定量分析了畜牧業轉型的驅動因素、影響和意義。
研究指出,中國畜牧業革命受需求和政策雙引擎驅動。其中,需求受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和城鎮化率三大因素影響,而政策大體上可以分為生產和消費票證制度的解放、直接和間接的生產補貼政策以及寬松的環保政策三類。
“中國的畜牧業革命是紅利與代價并存的。”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柏兆海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近30年來,在需求的拉動下,在集約化畜牧業補貼、化肥工業補貼和農業機械化補貼等助力下,畜牧業轉變為高效動物蛋白生產的工廠,但同時資源環境代價也大幅度增加。
比如,該研究發現,1980~2010年間,農牧體系氮素利用效率從33%降低到21%,糞尿循環利用率降低,畜牧業源的氨揮發和氮水體排放增加了1~2倍,成為近年來我國農業面源污染和霧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此,該研究提出,新時期,中國畜牧業亟待向綠色發展轉型。到2050年,我國動物蛋白總需求量將增加47%~165%,如果中國畜牧業生產力不繼續提高,畜產品進口或者飼料進口需求還會增加。這在國際貿易風險日益增加的新形勢下是不可持續的,同時也會增加未來畜產品供應的風險。
“中國亟待進行新一輪的畜牧業革命,未來畜牧業綠色轉型的潛力巨大。新一輪的革命是綠色‘生產資料—生產過程—農產品—市場—消費’全產業鏈的革命,是一系列技術的有機組合,重點包括重塑農牧結合的生產體系、加強‘畜禽飼喂—畜禽圈舍—糞尿儲藏—糞尿加工—糞尿施用’全鏈條養分管理、發展生態脆弱區最佳養分管理等技術和模式等措施。”該論文的合作作者、瓦赫寧根大學教授Oene Oenema說,“新一輪的轉型必須通過政府和農業生產、加工、消費和銷售企業與消費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該研究結果可為中國畜牧業綠色發展提供理論依據,也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畜牧業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論文審稿人高度評價了這項研究,認為其定量描述了過去幾十年中國畜牧業轉型的變化趨勢,揭示了該轉型的驅動因素、資源環境效應,并定量設計了我國未來農牧系統綠色發展的路徑,同時以中國為案例開展了實證分析,為全球農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定量方法。
據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生產結構和方式的迅速轉型,中國集約化畜牧業快速發展,對國內和全球的糧食安全、土地利用、資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和氮磷等環境損失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之前的研究多是定性描述,對畜牧業轉型和農業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的分析不足,缺乏針對農牧業綠色發展的定量設計。
3月8日,《自然》(Nature)雜志發布一則突發消息,著名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將中斷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關系,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領導工作。2004年,在中法領導人見證下,中國科學院與法國巴斯德研......
近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駱軍委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樹深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題為《加強半導體基礎能力建設點亮半導體自立自強發展的“燈塔”》的文章,引起業界廣泛討論。該文章就中美科技戰中的“......
光明日報蘇州2月19日電(記者蘇雁)2月18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二期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總驗收。據悉,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李博強、田世平等制備了一種高效、穩定、易回收、可重復使用、安全性高的棒曲霉素脫除酶制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危險材料雜志》。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物,是食品行業中廣泛存在......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熱浪事件歸因為何?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尹寶樹團隊在該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學領域Top期刊《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 據介紹,&nb......
2月11日至12日,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2023年度工作會議。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作工作報告并作總結講話。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陰和俊,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分階段主持會議。中科院全體院領導,部分院老......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建所初衷就是為落實國家聲學規劃,滿足國家迫切需要,這也成為聲學所立所之本。近60年來,聲學所人初心不變、使命不改,始終致力于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學科的基礎和高技術發......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企業信息X-射線衍射儀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一、項目編號:OITC-G230310458(招標文件編號:OITC-G23......
2月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的首期“特色科學教師研修班”開班儀式在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這是教育部和中科院在“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教師培訓的基礎......
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大樣本恒星演化研究團組博士李振威等利用最新得到的物質交換穩定性判據,并結合雙星星族演化模型,探索了銀河系內雙白矮星星族的物理性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