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至今至少有10起廣為關注的疫苗事件。平均不到兩年,就會有疫苗風波重回公眾視野。此次引發關注的長春長生公司,短短半年時間里兩次違法違規,并在今年的狂犬病疫苗造假中 “突破道德底線”。
每次疫苗出事都有人管,為什么這些企業的膽子反而越來越大了?
《中國科學報》采訪到數位專家,從各自領域解讀我國疫苗的監管問責機制。
受訪專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象明
中國科學院大學法律顧問、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尹鋒林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工作人員
2016年“山東疫苗案”震驚全國,價值5.7億的疫苗未經嚴格冷鏈存儲運輸銷往24個省市。事后責任企業及當事人被審判,357名官員受處分,對疫苗的管制力度也進一步加強。
2017年起,我國的疫苗行業進入高增長階段。長春長生等企業成為山東疫苗案最大的受益者。
工作人員:這足以看出,單純的處罰解決不了問題,或者說加強管制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
多年來疫苗領域高舉公益大旗,背后卻是領域過度壟斷、權力過度集中、運行過度封閉的現狀,導致腐敗問題過多而且非常隱蔽。2016年的疫苗事件之后,反而更強化了各級疾控機構對疫苗的壟斷、封閉運行、權力集中,導致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嚴重。
去年11月,長春長生和武漢生物兩家企業的百白破疫苗因效價不足被召回。今年7月,長春長生又曝出狂犬病疫苗造假。此時吉林省食藥監管理局才迅速對去年的百白破疫苗事件做出處罰,但罰款344萬與其15.39億的營收對比,輿論認為處罰太輕。
胡象明:去年百白破疫苗事件的影響范圍非常之廣,但是并未及時公開。大多數人,包括接種了問題疫苗的家庭,都不知情。如果當時事件及時曝光、企業受到有力制裁,我想今年的狂犬病疫苗事件就不會出現。
不能公開曝光就是一種保護。這種態度容易讓企業從小錯犯成大錯,從小罪犯成大罪。
尹鋒林:資本天然是逐利的。如果對涉事企業有處罰,但力度不夠大,不能形成足夠的震懾,只會讓它們更加控制成本、更積極地追求利潤,變本加厲,出現更嚴重的犯罪行為。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美國強生公司因爽身粉致癌案引發爭議,賠償22名女性47億美元。這個力度的處罰下,企業必然會吸取教訓,其他企業也能因此警醒。
工作人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處理中是“收回”企業生產疫苗的證書,而非吊銷證書。收回證書可以再給,但吊銷就需要重新申請。收回沒有吊銷證書的影響大。
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波及數十萬家庭,除了等待是否補種疫苗的通知外,他們不知道還能等到什么樣的說法。
尹鋒林:目前我國缺乏疫苗傷害的補償方案,只能按普通的侵權行為去處理。實踐過程中,往往要求原告拿出絕對因果證據,證明出現的問題與藥物有必然聯系。顯然消費者很難拿出這樣的證據。這不符合優勢證據原則。 另一方面還有賠償的問題。是單純賠償疫苗本身的花費,還是把潛在風險也賠償進去?我們現在最欠缺的是,法律缺乏對潛在風險和間接損失賠償的相關規定。
也就是說在目前的司法體系下,接種了問題疫苗的家庭很難得到與他們受到的損害相匹配的賠償。畢竟如果孩子錯過了打疫苗的窗口期,無法判斷將來患病的風險。
工作人員: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設立疫苗傷害賠償法案,因為每一次判決都是以后類似事件處理的表率,所以必須及早樹立公眾對中國疫苗的信心。
目前我國沒有這樣的法案,但也應該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賠償。考慮到單獨設立法案的復雜性,我認為可以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設立一個疫苗賠償法案的細則。
同時,建立一個面向公眾的疫苗信息共享平臺很有必要,公眾可以發布注射某種疫苗后的不良反應等。
北京昌平區醫院東小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院長商杰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以他們醫院來說,不能選擇疫苗品牌,疫苗品種和品牌均由疾控中心配置。疫苗由專業人員配送,并附帶相關合格證書。
至于疫苗是否合格、接種后疫苗是否起到保護作用,基層醫院不能檢測,需要去疾控部門檢測。
工作人員:目前疫苗是由廠家直接送到各省市疾控中心。特別是一類疫苗,去哪里接種、接種哪個品牌的疫苗,公眾基本沒有選擇權。
有業內人士稱,如果長春長生和武漢生物等大型疫苗企業停產,會導致百白破等疫苗的大面積缺貨。
尹鋒林:不要怕企業倒閉,砍掉一棵腐朽的大樹,新的小樹會迅速成長。我們的資本市場這么發達,馬上就會有其他資本投入到這些新生的企業。
工作人員: 應該放開疫苗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減少疫苗因不合格而斷貨的可能性,降低大規模疫苗問題群體事件發生的概率。
胡象明:希望我們的政府把公信力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這次的疫苗事件是一個契機。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更多的優勢才可以取得多方面的進展和進步,這是一直以來大家都默認了的,而且按照后續的運營里有更多的可能性,技術發展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由于人類的總數量越來越多,因此也給地球造成了相應的負......
2022年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活動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24日亮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的墨子沙龍,和觀眾分享“人類、病菌與疫苗”話題,并就大眾關心的新冠疫苗“三問”,一一作答。一問:病......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Bourla)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艾伯樂表示自己“感覺很好,沒有任何癥狀”。據報道,60歲的艾伯樂曾于今年8月15日......
2022年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活動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24日亮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的墨子沙龍,和觀眾分享“人類、病菌與疫苗”話題,并就大眾關心的新冠疫苗“三問”,一一作答。一問:病......
大多數疫苗需要多次注射,才能實現完全免疫的效果。近期,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疫苗遞送平臺,一次注射可達到之前多次接種的效果。相關成果在《ScienceAdvances》發表,研究論文的標......
近日,河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發布《河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mRNA新冠疫苗檢驗研究設備購置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預計花費近550萬元采購mRNA新冠疫苗檢驗研究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名稱......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快,感染面積大,毒株易變異等特點,導致疫情防控難度升級。為建立疫情防護屏障,人們需要在短時間內研發生產相應疫苗,并且快速、大規模生產和接種。傳統......
2022年9月3日,為了探討核酸藥物和核酸疫苗領域研究趨勢,尋求核酸藥物遞送、脫靶、毒性等難點問題解決方案,為科研工作者和研究機構搭建溝通平臺,加深學術交流和產業化合作,推動核酸藥物與疫苗的研發進程,......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戴小河)北京時間23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通過疫苗國家監管體系評估。國家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的疫苗監管體系已于2011年、2014年先后兩次通過評估,在2022......
自首個正式記錄的病例在醫學會議上報告以來,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在人類疾病譜中已經存在了115年,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在尋找阿爾茨海默病的療法方面,科學家們數十年殫精竭慮,卻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