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網26日報道,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 Energia)25日表示,用于打印人體組織的3D打印機將于今秋抵達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借助該設備,宇航員將嘗試打印人類軟骨組織和嚙齒動物甲狀腺的樣本。
除打印活的組織外,新設備還能幫助研究宇宙空間對遠航生命體的影響。打印機的使用壽命為5年。在一項實驗結束后,實驗申請人和外部科學團隊可以繼續使用。
與此同時,“能源”公司指出,打印機沒有活動部件。受微重力影響,生物材料將在強磁場環境下在設備中“生長”出來。
“能源”公司表示:“未來,這一技術或可使用被送入太空的指定患者的生物材料來制造器官。這種方法有2個明顯的優勢:無需等待就能獲得適合移植的供體器官,并且能自動解決成活率問題。”公司還指出,該設備在地球上所需的能源消耗相當于一個小城鎮的消耗。
在貪婪改造地球的同時,人類的火星夢也愈發強烈。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已經對火星實施了40余次探測任務,但至今也沒有將任何一個人送上火星。今年3月,被寄予厚望的馬斯克聲稱,希望在2029年將人類送......
在貪婪改造地球的同時,人類的火星夢也愈發強烈。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已經對火星實施了40余次探測任務,但至今也沒有將任何一個人送上火星。今年3月,被寄予厚望的馬斯克聲稱,希望在2029年將人類送......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21日消息,俄“聯盟MS-22”飛船當天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搭乘飛船的2名俄羅斯宇航員和1名美國宇航員順利進入國際空間站。據俄國家航天公司當天在其官網發布消息,搭載“聯盟MS-2......
圖片展示了2.05米高的泡沫材料圓柱體的3D打印,說明整個系統可以建造較大型的結構。建造需1個BuilDrone耗時24秒打印1層,整個結構花費29分鐘......
圖片展示了2.05米高的泡沫材料圓柱體的3D打印,說明整個系統可以建造較大型的結構。建造需1個BuilDrone耗時24秒打印1層,整個結構花費29分鐘......
澳大利亞工程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獲得了迄今比強度最高的鈦合金,這是航空航天、國防、能源和生物醫學行業的一次重大飛躍。莫納什大學的這項最新研究......
澳大利亞工程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獲得了迄今比強度最高的鈦合金,這是航空航天、國防、能源和生物醫學行業的一次重大飛躍。莫納什大學的這項最新研究......
美國科研人員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發表論文,介紹了3D打印一種雙相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HEA)的情況,該合金的強度和延展性都超過了其他增材制造材料。這一突破可以為航空航天、醫藥及能源等領域帶......
美國科研人員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發表論文,介紹了3D打印一種雙相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HEA)的情況,該合金的強度和延展性都超過了其他增材制造材料。這一突破可以為航空航天、醫藥及能源等領域帶......
脊髓損傷(SCI)是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創傷性疾病。損傷后大腦和周圍器官之間的神經連接中斷,導致損傷節段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SCI的臨床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