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出席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受邀出席活動,并作了題為“人與生物圈計劃對生態學發展的貢獻”學術報告。
頒獎現場
獎杯及證書
李文華院士作學術報告
大會為表彰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40年實踐與發展過程中甘于奉獻的科研人員、保護地工作者及企業家,特別設置了“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杰出貢獻獎”,李文華院士作為科研人員代表榮獲此項殊榮。40年來,李文華院士一直致力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的推廣和實施,曾擔任兩屆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主席和執行局主席,在國際上積極介紹推廣中國人與生物圈工作的成果與經驗,擴大了我國生態保護工作在國際上的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12日在巴黎舉行的會議上審議決定,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將于2025年9月22日至27日在中國杭州舉辦。這將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也......
走中國特色科創之路——訪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潔凈煤技術中心主任李文華“我們所從事的煤清潔利用技術研發,不被一般民眾了解,但正是這些看似離一般民眾很遙遠的工作,如今正在為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
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生態......
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生態......
7月30日至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圖片源自網絡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
三江源、梵凈山、九寨溝……各展區用多元手段呈現著作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發展現狀和研究成果,云山霧罩、碧水蕩漾,帶給人一絲清涼。圖片源自網絡7月30日,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
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今天在京舉行。大會以“協調人與生物圈,保護生命共同體”為主題,將開展近30個主題報告與科普宣講活動,回顧人與......
油藏位于地下深部,具有厭氧、高壓、高溫和高礦化度等環境特點。油藏環境中棲息的厭氧微生物,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類群。作為地下生物圈的組成部分,油藏環境微生物獨特的物種多樣性與代謝功能多樣性,使其不僅在元素......
李文華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在國家林業局舉辦的理論研修班上表示,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要廣泛傳播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李文華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生態學家,曾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近年來,他一直倡導對農業文化遺產的研究,重視農業技術,特別是傳統農業技術的挖掘、提升與推廣。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李文華強調了傳統農業科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