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是科技密集型產業,要加強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同時,也要扭轉觀念,營造有利于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環境
不久前到某海濱城市出差,筆者聽到一些居民議論:“喝了淡化水,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曾以為,地處海濱的當地人應該對海水淡化水比較熟悉,沒想到他們似乎也還有一些認識誤區。
海水蒸發變成雨雪露霜,在陸地匯聚為江河湖海。海水淡化的過程,是對大自然水循環的模擬。因此,經過科學淡化的海水,不僅安全可靠,口感也不錯。海水淡化水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甚至優于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并且,由于鈣、鎂離子含量少,水的硬度較低,海水淡化水相對更加純凈。人們對海水淡化水認識的不足,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海水淡化產業進展仍不夠快的現狀。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多年,尚未較大范圍進入尋常百姓家。由于缺乏切身體會,人們難免對它的安全性心存一些擔憂。
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既關乎國家水安全,也直接影響民生福祉。我國水資源短缺,50多個沿海城市中有40多個嚴重缺水,海島、苦咸內陸地區也急需淡水資源。解決水資源不足難題,要節流也要開源,海水淡化就是一個開源的好途徑。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淡水,向大海要水喝,是我們的現實選擇之一。更何況,淡化海水不淹地、不移民、不爭水、不受氣候變化影響,具有獨特的優勢。
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始自上世紀60年代,經過多年努力,現已具備一定產業基礎,但仍存在一些瓶頸,包括海水淡化成本高、工程化應用還不夠、一些地方水資源利用觀念有待轉變等。比如有專家坦言,國內一些企業不信任國產海水淡化技術,只認“進口牌”,越是這樣,國家的自主創新技術就越難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進步。再如,在一些地方,一遇旱情立刻建工廠、招商投資,發展海水淡化項目,可一旦雨來了,項目就往往擱置。
“十三五”末期,我國海水淡化總規模要達到220萬噸/日以上,海水淡化裝備自主創新率達到80%及以上。海水淡化是科技密集型產業,要加強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瞄準海水淡化新產品、新裝備、新工藝和新技術,不斷提高核心設備的技術水平,加強成果轉化,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同時,也要扭轉觀念,重視水資源合理持續開發利用,營造有利于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環境,為壯大海水淡化產業添磚加瓦。
8月1日22時30分,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海水淡化子項目正式開工。據了解,該項目設計日產淡水能力為4.56萬噸。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江蘇省規模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為后續核電行業甚至國內海水淡化項目的建設......
99.9%用這種方法制備的COF膜用于滲透蒸發脫鹽,處理重量百分比為3.5的氯化鈉水溶液,水通量可達每小時267千克/平方米,為市面上傳統高分子膜4—10倍,脫鹽率達99.9%。同時,COF膜表現出良......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團隊基于電容去離子技術發展了三維泡沫集流體用于海水淡化,利用其獨特的泡沫結構增強集流體與碳漿料之間的電荷傳輸能力,大幅度提高海水......
世界各地面臨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海水淡化是生產飲用水的一種方法,但往往伴隨著巨大的能源成本。據12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日本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基于氟的納米結構成功過濾了水中的鹽。與目前主要......
自然資源部6日在官網發布《2020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35個,工程規模1651083噸/日,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規模64850......
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該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海水淡化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推進相關產業標準國際化。經過6年的努力,由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主持制定的海水淡化領域國際標準......
近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該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海水淡化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推進相關產業標準國際化。經過6年的努力,由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主持制定的海水淡化領域國際標準《海......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625102、21971017、21922502、21674012)等資助下,北京理工大學王博、馮霄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奉超教授團隊合作,在膜蒸餾海水淡化領......
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被認為是獲取淡水資源可持續的方法之一。近年來,科研人員在太陽能蒸發器材料設計、水/蒸氣/鹽通道及光熱調控方面展開研究,提高了蒸發器的蒸發速率和光熱轉換效率。然而,太陽能蒸發器在面向實......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印發《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促進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沿海地區水資源安全。《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