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人員通過三分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淋巴細胞漿細胞的正常形態學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原始淋巴細胞(lymphoblast)
細胞直徑 10~18μm,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整齊;胞質量極少。胞漿呈淡藍色或天藍色,透明,無顆粒。胞核常有狹窄的核周淡染區;胞核圓形或橢圓形,居中或稍偏一,核膜濃厚,界限清晰;核仁1~2個,小而明顯,染淡藍色,好象凹陷的小洞。染色質細致,呈顆粒狀,排列勻稱,但比原粒細胞稍粗且色深。正常骨髓中不見。
(二)幼稚淋巴細胞(prolymphocyte)
細胞直徑 10~16μm,細胞形狀 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整齊;胞質量極少。
胞漿 量稍增多,淡藍色,透明,偶有少量較粗大分散排列的嗜天青顆粒,染深紫紅色; 胞核圓或橢圓形,偶有凹陷,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染色質較原淋巴細胞粗糙、緊密。正常骨髓中罕見。jjymafwh
(三)淋巴細胞(lymphocyte)
1.大淋巴細胞 細胞直徑 12~15μm。,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整齊; 胞漿量較多。呈清澈的淡藍色,常有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顆粒;胞核橢圓形,稍偏一側,染色質排列緊密而均勻,呈塊狀,染深紫紅色。正常血液、骨髓中可見。圖6-1-3-(C)大、小淋巴細胞
2.小淋巴細胞 細胞大小 6~9μm,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整齊,胞漿量很少,似裸核,胞質如可見,呈淡藍色,一般無顆粒;胞核圓形或有小切跡,染色質聚集成大塊狀,結構緊密,結塊邊緣不清楚,染紫紅色。正常血液、骨髓中可見。
(四)漿細胞系統
1.原漿細胞(plasmablast) 細胞直徑 14~18μm,圓形或橢圓形, 胞質量多,深藍,不透明,近核處較淡, 無顆粒, 胞核圓或卵圓形,占細胞2/3左右,居中或偏于一側,核仁2~5個,染淡藍色, 染色質紫紅色,均勻分散,呈粗顆粒網狀。正常血液不見、骨髓中罕見。
2.幼漿細胞(proplasmacyte) 細胞直徑 12~16μm,細胞形狀多呈橢圓形,胞質量多,深藍,不透明,近核處常有半月形淺染區,有時可有空泡,少數嗜天青顆粒;胞核圓形或橢圓形,約占細胞的1/2,常偏于一側,核軸與細胞長軸垂直,核仁模糊或消失。染色質較粗密,在某些區域濃集,染深紫紅色;正常血液不見、骨髓中罕見。3.漿細胞(plasmacyte) 細胞直徑 8~15μm,細胞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胞質豐富,呈深藍或紫藍色,不透明,有泡沫感,核周有明顯淡染區,漿中常有小空泡,胞質邊緣多不規則,可有刺狀突出,胞質常呈飄揚的旗幟樣,少數嗜天青顆粒,胞核較小,占細胞1/3左右,圓或橢圓形,偏位,無核仁,染色質粗密,凝成大塊,常呈車輻狀排列。正常血液不見、骨髓中可見。
淋巴細胞惡性增多:以原始淋巴及幼稚淋巴細胞增多為主:見于①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淋);②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變;③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淋變;④淋巴肉瘤及淋巴肉瘤細胞白血病;⑤原始淋巴細胞性淋巴瘤。
以成熟淋巴細胞增生為主:見于①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慢淋);②淋巴細胞淋巴肉瘤;③巨濾泡性淋巴瘤。
淋巴細胞良性增多:見于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以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其他疾病:某些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熱)、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淀粉樣變等。
漿細胞增多
惡性增多:見于多發性骨髓瘤和漿細胞白血病等。
良性增多:一般小于20%,且為成熟漿細胞,見于①結締組織疾病:如急性風濕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潰瘍性炎等。
四、淋巴細胞漿細胞異常形態學
(一)異型淋巴細胞
Downey將異型淋巴細胞分為三型:
1. I型(泡沫型或漿細胞型):
細胞中等大小,細胞多呈圓形或部分不規則形或阿米巴型,胞質嗜堿性強,呈深藍色,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泡沫狀,無顆粒或有少數顆粒,胞核偏位,呈橢圓形,腎形或分葉形,染色質粗糙,呈粗網狀或成堆排列。正常血液不見、骨髓中偶見。
2.II型(不規則型或單核細胞樣型):
細胞胞體較I型大,形態不規則,胞質量多,呈淺灰藍色,但靠胞膜邊緣處較深染且不整齊,無空泡,可有少數天青胺藍顆粒,胞核呈圓形、橢圓型或不規則形,染色質較I型細致,亦呈網狀。正常血液不見、骨髓中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