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AION)是視神經血管急性循環障礙導致的視神經缺血性病變,多見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和心血管病等。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可無創監測眼底血管血流變化,故可作為診斷AION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本文目的是探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球后血管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經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及視野檢查證實的AION患者45例,均為單側發病,表現為突然單眼無痛性視力下降,其健眼作為對照眼;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48~71(56.27±8.72)歲;高血壓27例(60%),糖尿病13例(29%),高血脂5例(11%),病程2~80(35.57±21.32)天。
1.2方法:應用西門子Sequoia512及PhilipIE33彩色多普勒診斷儀,探頭頻率8~13MHz。檢查時受試者仰臥,雙眼自然閉合,探頭輕放于眼瞼上做水平和垂直方向掃描,檢測視網膜中央動脈(CRA)時,將取樣容積置于距眼球壁后極約5mm的視神經暗區內,尋找迎向探頭的紅色血流柱,檢測睫狀后動脈(PCA)時,在將取樣容積置于距眼球壁后極約5mm的視神經暗區旁,尋找迎向探頭的紅色血流柱。檢測眼動脈(OA)時,尋找在緊靠視神經顳側約距球后15mm處朝向眼球方向的紅色血流束;檢測視網膜中央動脈、睫狀后短動脈及眼動脈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數(RI),計算RI=(PSV_EDV)/PSV;同一部位均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5版統計學分析,所測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45例AION均表現為患側CRA,PCA血流速度不同程度降低,RI增高,與健側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OA的PSV改變不明顯,見表1。以CRA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小于7.5cm/s、PCA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小于12cm/s為界,診斷AION的敏感性為85.1%,特異性為82.3%。
表1AION眼與健眼CRA、PCA及OA血流參數比較(x-±s)
組別PSV(cm/s)EDV(cm/s)RIAION眼CRA7.22±2.37*2.04±1.33*0.73±0.05*PCA12.48±3.26*5.61±2.14*0.74±0.06*OA32.57±4.2311.05±2.360.66±0.04健眼CRA10.56±1.713.92±1.150.65±0.04PCA18.65±4.766.39±2.520.66±0.03OA34.15±4.7212.91±3.180.65±0.05注:與健眼比較P<0.05
3討論
AION好發于45歲以上中老年人[1]與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癥有密切關系,是繼發于PCA循環障礙導致的視神經缺血性病變[2],任何原因導致視神經盤PCA供血不足均可產生此病,病因多見于血管異常、血流成分改變或血流動力學異常。臨床診斷多依賴熒光眼底血管造影、視野檢查等。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分辨球后血管的低速血流信號,可以用脈沖多普勒技術準確定位檢測球后血流動力學變化[3]。
本文利用CDFI技術對AION患者雙眼血管血流參數進行檢測和對照分析,患眼CRA和PCA的RI均高于健眼,而PSV、EDV明顯減低,提示患眼CRA和PCA血管灌注較差,血供不足,血管內呈高阻改變,而雙側OA血流參數無明顯差異,根據多普勒血流動力學檢測原理,OA供血不足時PCA作為它的分支血管,其RI應當降低,但AION患者PCA的RI增高的事實則說明AION患者視神經缺血并非是眼動脈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由于PCA的數量和分布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且管徑細小,因此需要重復多次測量以減少誤差。
綜上所述,CDFI技術可檢測眼球后部血管的位置、血流方向和流速,為判斷視神經缺血部位提供血流動力學依據,并且具有無創、可重復、可連續動態觀察的優點,對AION的診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