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與方法
2004~2006年收治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48例,男16例,女32例,年齡22~58歲,病程2~20年。均因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或臨床懷疑甲狀腺占位病變而進行超聲檢查。經超聲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全部經手術及病理證實。
儀器:使用ATL超9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7.5MHz;Nemio3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10MHz。
方法:取仰臥位,充分暴露頸部,先用二維超聲仔細觀察甲狀腺形態、大小、內部回聲,測量甲狀腺的大小并記錄內部結節的形態、邊界、內部回聲,周邊有無聲暈。采用CDFI觀察結節內部及周邊血流分布,并存儲記錄。疑惡性變時,對患者頸部周圍組織進行探查,注意有無腫大的淋巴結。
結 果
結節分布與甲狀腺回聲表現:本組48例,呈雙側多發性結節43例(89.6%);雙側單發性結節2例(4.2%);單側單發性結節3例(6.3%)。甲狀腺回聲表現為雙側甲狀腺呈不規則,非對稱性腫大,輪廓不平,表面呈波浪形或結節狀隆起,結節以外的甲狀腺組織回聲不均勻,結節周圍可見因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的點線狀強回聲。
結節的回聲特點:結節以多發性常見,偶見單發,結節大小不等,邊緣欠整齊、清晰,無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無聲暈,結節內部呈不均質中低回聲。
多普勒血流顯像:彩色多普勒顯示結節周邊粗大、迂曲的繞行血流信號。結節內部血流可分為:①無血流信號9例(19.0%);②少許血流信號36例(75%);③較豐富血流信號3例(6.3%)。頻譜顯示動脈血流RI=0.5-0.75。
結節退行性變時可見不同的相應聲像圖,其中結節囊性變12例,聲像圖表現為結節呈囊實性改變,2例合并鈣化,于實性結節或結節邊緣見強光斑,后伴聲影。
討 論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由于缺碘所引起。典型的結節內部呈不均質的中低回聲,邊緣欠清,無包膜,有囊性變時,結節呈囊實性改變,合并鈣化時可見強回聲光斑,后伴聲影。彩色多普勒顯示結節周圍粗大、迂曲的繞行血流信號,典型結節性甲狀腺腫超聲診斷符合率高。關于結節內部的血流特點,目前認為尚無明顯的特異性,可表現為無血流信號或少許血流信號,也可有較豐富的血流信號,這主要是因為結節內部結構的不同所致[1]。
4%~7%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可發生惡變,因此對甲狀腺內部較大或單個結節,回聲與其他明顯不同或有異常鈣化的結節,血流信號豐富的結節,要進行仔細觀察與鑒別。雖然彩色多普勒觀察結節內部及結節周圍的血流情況有助于良惡性結節病變的鑒別,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單純依靠彩色多普勒血流變化無法判定結節的良惡性[2],二維超聲仍是診斷甲狀腺良性或惡性結節病變的基礎[3],應高度重視結節的回聲特征,如結節邊緣不規整,呈蟹足狀向周圍浸潤,內部呈不均質低回聲,尤其見微粒狀或簇狀鈣化,伴頸部淋巴結腫大時,要高度懷疑甲狀腺癌的可能。單發結節性甲狀腺腫還需與甲狀腺腺瘤相鑒別,高頻超聲顯示兩者的回聲特點有明顯的不同,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結節以不均質的中低回聲為主,邊緣欠整,無包膜,而腺瘤的結節內部呈均質的低回聲,邊緣光滑、完整,有包膜,圍繞結節周圍有暈環存在,并可見側方聲影。另外腺瘤以外的甲狀腺組織回聲正常,明顯與結節性甲狀腺腫不同,也有助于兩者的鑒別。
綜上所述,結節性甲狀腺的超聲表現具有一定特征性,可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