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的一個栗子狀的腺體,有尿道從中間通過。它分泌的液體是精子的營養液,也是精液的組成部分。前列腺癌約占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4%,在男性高齡老人中較常見,多發生于前列腺后葉,潛伏性緩慢生長,因此腫瘤很小時無任何臨床表現。而良性的前列腺腫大和前列腺炎產生的癥狀和癌癥相似。當腫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壓迫尿道導致排尿費力時,又往往與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難等表現相混淆。這就使得疾病不易鑒別,患者不能及時就醫,從而延誤了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不但影響患者的性功能,而且失去了最佳根治時機。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6/view-1145284.htm
在美國,局限性前列腺癌由于早期發現,手術后十年生存率超過90%。可見,只有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才能及時采取有效和科學的治療方法。現就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及其對性功能的影響做以論述,并對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作以探討。
1 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
前列腺癌早期多無任何癥狀,前列腺癌癥狀的出現及其嚴重程度,取決于癌腫生長的速度和壓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環抱尿道,故癌變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壓迫尿道,表現出排尿異常的癥狀,僅有少數人出現尿意頻繁、夜尿增多。當腫塊進一步增大壓迫尿道后,會出現尿流變細、排尿不暢、尿程延長。少部分患者可出現排尿疼痛。有的還會出現血尿,此時應引起警惕。當癌腫逐漸增大時,尿道受壓迫更為嚴重,致使小便困難,造成尿液在膀胱內潴留,膀胱充盈脹大,以至高度膨脹。此外,當前列腺癌發生轉移,尤其是經骨骼轉移時,可出現腰背部疼痛,疼痛常可向會陰部及肛門周圍放射,甚至會出現截癱。
因此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可歸結為4方面:(1)排尿障礙:80%的患者由癌灶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尿流變細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長、尿頻、尿急、尿痛、尿意不盡感等,嚴重時尿滴瀝及發生尿潴留。血尿患者只占3%。(2)疼痛:腰部、骶部、臀部、髖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劇烈難忍。可能由于癌灶轉移至骨骼或侵犯神經或腎積水、腎感染所致。約31%的患者發生疼痛。(3)轉移癥狀: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轉移很常見,進一步發展可侵及膀胱、精囊、血管神經束,引起血尿、血精、陽痿。盆腔淋巴結轉移可引起雙下肢水腫。血行轉移多見于骨骼(如骨盆、骶骨、腰椎、股骨上段等)和內臟(如肺、肝、腦、腎上腺、睪丸等)。(4)全身癥狀:由于疼痛影響了飲食、睡眠和精神,經長期折磨,全身狀況日漸虛弱,消瘦乏力,進行性貧血,惡病質或腎功能衰竭。
2 前列腺癌與性功能
前列腺可認為是男性內在的性征。當男性第二性征開始發育時,腦下垂體會刺激睪丸成長,此時睪丸除了有精子的成長,亦開始大量分泌男性睪丸激素,就在這種激素的刺激下,前列腺也開始長大,所以唯有睪丸功能正常運轉,前列腺才能正常的發育。
男性受到性刺激時,外生殖器官的變化較明顯,如陰莖的勃起、睪丸的提升,而前列腺的變化則較不為人所知。在正常射精時,前列腺會有韻律性的收縮,參與了性高潮的形成,也緊閉了膀胱頸,防止精液逆流入膀胱;當前列腺因各種原因而切除后,就可能會有逆行性的射精,就是射精時,精液會反方向射入膀胱內,這些精液會在下次排尿時一起排出,這種情形對健康無妨,卻會使受孕困難。
當前列腺有病變時,性功能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前列腺較常見的疾病有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肥大。其中前列腺癌較為常見,早期的前列腺癌并沒有特殊癥狀,對性功能也不會有影響,但到了后期,當癌腫導致尿路阻塞、尿路感染、局部疼痛時,性功能就會受影響。如果癌細胞侵犯了控制陰莖勃起的神經,勃起就很困難;若癌細胞侵犯入陰莖海綿體,有時反而會引起陰莖持續性異常的勃起,但這種勃起會疼痛,硬度也不足以從事性行為。
3 經直腸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前列腺癌的特點
近年來,前列腺癌的診斷有了較大的發展。經直腸超聲檢查是彩高頻微探頭緊貼前列腺表面掃查,圖像清晰,能夠顯示前列腺內部組織結構,了解血管走行和分布,并能夠測量血流速度,反映出病變的范圍,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提高了超聲的準確性[1]。
前列腺位置相對表淺,前列腺癌可發生在前列腺各部,多發生在周緣區,其次是中央區、前列腺前部及移行區的邊緣,病變的部位多質地堅硬[2]。癌腫結節主要為低回聲區且形態不規則,當病灶較小且局限時癌腫邊界較清晰,如位于周邊區,常向前列腺表面隆起。癌腫較大的也可為混合性回聲,即不均質區與低回聲及液性暗區錯合分布,邊界模糊不清。前列腺癌血管大多增多,精囊被侵犯時精囊體積增大,精囊與前列腺界線模糊不清,精囊呈實質性改變失去正常形態,且聲像圖顯示精囊區血流豐富。
4 討論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在國內外有很大差別。歐美各國發病率較高,東方發病率比較低,但近幾年在我國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據估計,50歲以上的男性當中,大約有40%的人前列腺中都患有很小面積的癌癥。然而,只有8%的男性將臨床地發展為值得注意的疾病,只有3%將死于這種病。在大多數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齡較大的男性中發展緩慢,并不會導致死亡。
在臨床上,醫生常常依據前列腺癌侵犯的程度和擴散的范圍,將其分為四期:第一期,約占前列腺癌的10%左右。癌腫局限于前列腺組織中,臨床上沒有癥狀,只是在尸檢或前列腺標本的病理檢查中發現癌腫,這種癌變多屬于潛伏性,惡性程度很低,患者的壽命與正常同齡人相似;不過,它也可以發展到其它各期。第二期,約占前列腺癌的10%~15%。癌腫只局限于前列腺組織內,直腸指檢可以摸到,B超或CT檢查也可以發現,一般沒有淋巴管轉移,血清酸性磷酸酶也不高。第三期,約40%的前列腺癌在查出時都屬于第三期。癌腫已經侵犯到前列腺包膜之外,局部淋巴結也有轉移,但尚無遠處轉移,血清酸性磷酸酶開始增高。第四期,40%患者屬于第四期。各種檢查都證實遠處轉移癌灶,如肺、肝、腦、骨骼等處,血清酸性磷酸酶明顯升高。各期前列腺癌的發展并不一定是按第一期到第四期這樣一種順序進行的,可以出現跳躍式的發展,也可以長期不發展。例如,第一期癌腫可以長期停留在第一期,也可以直接轉為第三或第四期。
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發生可能與年齡、高脂肪、輸精管切除、遺傳因素、生活環境、吸煙、接觸重金屬、不適當的性生活及性病有關,因此要注意飲食及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出現尿意頻繁、夜尿增多、尿程延長、尿流變細、排尿困難時,應考慮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應及時通過檢查排除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對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性功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