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帶隙高度可調、質輕、柔性、低成本等顯著特點的有機太陽能電池是新一代光伏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有機太陽能電池受限于有機材料“窄吸收”特性,二元共混薄膜難以實現對太陽能的有效寬光譜利用,并且始終存在相共混(利于激子解離)和相分離(利于電荷傳輸)這對基礎性矛盾,制約了有機光伏器件性能的進一步突破。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保持單節電池結構,在二元活性層中引入吸收互補的第三組分,增強光譜吸收。盡管三元電池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核心問題在于對三元共混薄膜難以實現清晰、有效的形貌控制,用以同時保證高效的激子解離和電荷傳輸,因此,已報道三元電池性能提升幅度較低。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朱曉張課題組科研人員利用前期發展的噻吩并噻吩類光伏受體新材料NITI(Adv. Mater. 2017, 29, 1704510),合理選擇二元體系,構筑了具有“分級結構”的三元活性層形貌,實現了光電轉化效率的大幅提升,闡釋了形貌對光電過程和器件參數的決定性影響,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能源》雜志上(Nature Energy,DOI:10.1038/s41560-018-0234-9)。
三元共混薄膜分別選取了強結晶、寬帶隙電子給體材料BTR,弱結晶、窄帶隙電子受體材料NITI和具有強聚集和優異電子傳輸特性的富勒烯受體PC71BM,三者形成了有利的梯度電子結構和互補光吸收。經器件優化制備,上述三元器件在300nm最佳膜厚下取得最高13.63%(平均 13.20%)光電轉換效率,相對二元器件性能提升幅度高達51%和100%,這不僅是全小分子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性能記錄,也是性能最優的厚膜 (>200 nm) 有機太陽能電池。他們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和瑞典林雪平大學相關課題組合作,提出“分級結構”的三元活性層新形貌:NITI和BTR高度共混,形成有利于電荷分離的小相分離精細結構,PC71BM在BTR和NITI共混區外圍形成大尺度的相分離結構和有利的face-on堆積。研究者證明了NITI受體在光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一方面抑制BTR和PC71BM的接觸,使得三元器件獲得和二元器件 (BTR:NITI) 相當的低損耗開路電壓;PC71BM在活性層中形成了電子傳輸高速通路,將NITI分離的電子有效輸運至電極,從而同時保證了高的外量子效率 (EQEs) 和填充因子(FF)。
總體而言,該工作設計并實現了有機三元電池活性層新形貌,充分發揮了小分子和富勒烯電子受體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獨特優勢,同時實現了高開壓、高電流和高填充因子,為有機三元電池活性層形貌調控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山東濰坊一家科技型企業經過十年攻關,自主研發出具備一流水平的技術產品,并在近幾年里和多個廠家成功配套,行業應用效益明顯。企業同時也提到,一方面通過......
埃及中央冶金研究所(CMRDI)的科研人員使用硫氰酸銀替代聚苯乙烯磺酸鹽和硫氰酸銅,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用于倒置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Invertedperovskitesolarcells)的電洞傳輸層......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由于本征柔性、質輕、半透明等特點,在便攜能源、光伏-建筑一體化、節能玻璃及高效農業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同于硅基等無機光伏電池,OSC的給受體異質結界面問題更為復雜,因而......
自組裝單分子層(Self-assembledMonolayers,SAMs)材料因具有低耗、低光學損失和高保型性等特點,被廣泛用作空穴選擇性接觸,以實現高效鈣鈦礦、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的制備。然而......
"雙碳"目標是我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發展清潔低成本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與技術保障。通過串聯寬/窄帶隙鈣鈦礦子電池構筑的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兼備高效率......
理解癌癥是如何發生的對于設計有效的個體化癌癥療法至關重要,多年以來研究人員一直知道,癌癥始于某些類型基因的突變,這些類型的癌癥基因之一就是所謂的“腫瘤抑制子”(tumorsuppressors),當正......
盡管目前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效率可達到33.2%,但鈣鈦礦活性層的長期穩定性是阻礙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商業化的最緊迫問題之一。目前提高鈣鈦礦器件穩定性通常基于封裝工藝、晶體調控工程、缺陷鈍化方法和......
隨著光伏技術的快速發展,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備受關注,具有替代傳統晶硅電池的潛力。尤其是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f-PSCs)在光伏建筑(BIPV)、分布式發電、便攜式設......
近十年來,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柔性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f-PSCs)在建筑一體化光伏、建筑貼附式光伏、便攜式設備以及航空航天領域有廣闊的應......
據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表示,德國柏林亥姆霍茲中心(HZB)科學家稱,他們生產出一種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可將32.5%的入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光電效率高達32.5%,創下新的世界紀錄!意大利認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