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9-19 09:53 原文鏈接: “中國天眼”歡迎你但嚴控電磁波干擾

    “我們就想來看看,這口‘大鍋’到底是怎么樣的……”一位來自南京的游客說。9月中旬,貴州境內大范圍降溫,細雨綿綿,但這絲毫抵擋不住游客的熱情。在天文小鎮,一輛輛標著“平塘天文科學旅游”字樣的旅游大巴接踵而至。毫無疑問,10公里外的FAST——這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才是游客的目的地。蜂擁而至的游客,讓貴州的科普旅游炙手可熱。

    與此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FAST調試兩年來,來自外界的疑問始終未消失:旅游火了,到底會不會影響FAST的科學探測?

    抵達景區須經三道關卡

    FAST景區并不售賣門票,游客只需支付50元的擺渡車費用,便可前往免費參觀。當然,更多的游客還愿意多花上50元,進入天文體驗館開開眼界。

    盡管只有10公里多一點的路程,但游客從天文小鎮抵達FAST景區并不容易,須經三道關卡、兩次安檢。

    按照規定,乘坐擺渡車之前,游客須將手機、智能手環、平板電腦等一切電子產品寄存在游客服務中心。如果拒絕配合,則將被謝絕進入FAST景區。為此,游客服務中心還在醒目的地方打出了警示提醒。被禁止帶入的,還有車鑰匙、火機、火柴,以及水果刀、剪刀等物品。安檢之嚴格,遠勝機場。

    前往FAST景區的擺渡車也是改裝過的,GPS被卸掉,而且游客并不能進入FAST臺址,只能乘坐擺渡車從旁邊繞過,在經過一道更為嚴格的安檢后,登上觀景臺遠遠眺望。

    想拍照怎么辦?可以租用景區提供的全手動膠卷相機。FAST周圍沒有手機信號覆蓋,只有有線電話亭可以免費使用。

    “雖然比較麻煩,但是完全能理解,我們也不想給FAST帶來任何干擾。”來自貴州興義的游客黃祎表示。事實上,為了一睹FAST的真面目,“不怕麻煩”的游客,又何止黃祎一人?

    《黔南日報》報道稱,2018年上半年,平塘縣實現旅游總收入55.18億元,同比增長38.74%,共接待游客513.63萬人次,同比增長40.58%。其中,省外游客為296.74萬人次,同比增長42.05%。

    雖然FAST景區的游客接待量不得而知,但科普旅游之火,可見一斑。

    作為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FAST景區的科普旅游經濟初見雛形。星辰、星緣、吉星……在天文小鎮,隨處可見帶著這些字樣的酒店、農家樂。從FAST核心區搬遷出來的村民龍寶學,在天文小鎮經營一家餐館,開業第一天的營業額高達3萬元,“每逢節假日,天文小鎮的大街都被擠得水泄不通,餐館和賓館根本供不應求”。

    為了加強管控,貴州平塘方面規定,FAST景區每天接待游客限額2000人。

    從9月20日起,FAST景區一律實行實名制網上訂票,不再提供現場售票服務。

    30公里寧靜區為FAST保駕護航

    和龍寶學一樣,從FAST核心區搬遷出來的,達上千戶數千人。

    事實上,貴州所做的,遠遠不止移民搬遷。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經理兼辦公室主任張蜀新看來,無論是在核心區清理無線電臺,還是永久關停移動通信基站,乃至關停礦山,貴州在FAST寧靜區特別是核心區的電磁波環境管控上,力度不可謂不大。

    和光一樣,無線電波也是一種電磁輻射,在太空中穿行遙遠的距離,非常暗弱。要保證FAST能“捕捉”到那些來自太空深處天體發出的極其微弱的無線電波,必須確保其免受周邊無線電射頻信號的干擾。

    鑒于FAST望遠鏡的高靈敏度,以及臺址周邊情況復雜,早在2013年,貴州省就以省長令的形式發布了《貴州省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保護辦法》,以FAST臺址為圓心,將周邊30公里內設置為寧靜區,分層級嚴控電磁波干擾。其中規定,半徑5公里內為核心區,5至10公里內為中間區,10至30公里內為邊遠區。

    2016年9月頒布實施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運行環境保護條例》,則把保護FAST運行環境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在30公里寧靜區內,電磁波管控、植被地貌保護以及森林防火等工作都被納入法律保護的范疇,特別是在核心區內,杜絕一切和FAST無關的建設項目,嚴禁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嚴禁建設產生輻射電磁波的設施。這意味著,核心區內將不得使用手機、電視、微波爐、汽油車等。此外,在中間區和邊遠區,電臺等設備的發射頻率和功率也受到相應的限制。

    為什么寧靜區是30公里,而不是40或50公里?張蜀新解釋說,保護范圍的劃定,主要考慮既要保障FAST的正常運行和科學探測,又要盡可能減少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這也是國家天文臺基于電磁環境跟蹤監測及實驗而提出的意見與建議,經過了國家天文臺和貴州省的反復論證。

    電磁環境質量“比較優良”

    遠觀FAST的游客尚且受到嚴格約束,駐守臺址的科學家和工作人員更像過著深山隱居的生活。由于附近的通信基站已被悉數關閉,他們只能借助固定電話和外界聯系。手機、手環不能打開,沒有微波爐,數碼照相機和無線網絡也不能隨便使用,就連看似無害的電吹風之類,也因為會發出射頻干擾而受限。進入臺址的考察人員,即便是國內外重量級嘉賓,也無一例外要嚴格遵守這里的“游戲規則”。

    即便如此,防干擾措施仍必不可少。除了配備高標準的屏蔽和濾波裝置,早在FAST正式投用之前,電磁兼容工作組就已經進駐,專門負責FAST周邊地區無線電環境的監測、保護和協調,以及FAST的電磁兼容設計和整改、測試工作。為保障FAST正常運行,從2005年起,國家天文臺就與貴州無線電管理機構一起重點進行了無線電干擾監測和分析。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總工程師姜鵬說,電磁環境對FAST望遠鏡的科學意義重大,通過周邊電磁環境監測分析,到目前為止FAST電磁環境總體質量還是比較優良的。“同時,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游客增多會給管理帶來相應的壓力,但只要管理得當,游客人數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只是需要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從目前的情況看,地方政府對FAST核心區電磁環境的保護還是卓有成效的。”

    其實,FAST能落戶貴州,科研人員也樂于見到科普旅游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只是,如何在科學探測和經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讓FAST發揮最大的功效,或許是國家天文臺和貴州省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姜鵬說,根據調試工作的進展,FAST即將全面開始科學運行,這需要國家天文臺和地方政府、無線電管理機構強化協作,特別是在中間區和邊遠區深化保護措施。同時,當地有關部門正在考慮設立專項,開展常態化的監測工作,完善保護策略,以穩定并提升電磁波環境質量,保障FAST充分發揮其科學能力。


    相關文章

    我國學者實現對電磁波頻率響應的精確控制

    記者6月3日從安徽大學了解到,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惠教授課題組在電磁波吸收材料方向取得新進展:在原子尺度上通過調控金屬物相和基質之間的電子結構和界面微環境,實現了對電磁波頻率響應的精確控制。相關研......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5月20日,在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SuperDARN)2024年研討會上,我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探測結果顯示,5月10日,特大磁暴期間,從世界時6時30分至7時30分,太陽耀斑......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發布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今天(5月20日)發布。探測結果包括:從2......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電磁波動態傳播

    22日,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獲悉,該校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教授袁丁及其合作研究者首次觀測到電磁波(光波)動態傳播,證實太陽日冕的特殊結構以及行星等大型天體可作為電磁信號放大器,或可實現星際......

    最小粒子加速器可以放進筆尖里

    日前,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制造出一個長度僅為0.2毫米的粒子加速器,是迄今為止同類設備中最小的,甚至小到可以裝在筆尖里。該粒子加速器是第一個能夠產生快速且聚焦良好的電子束的微型加速器,可......

    給地層做“四維彩超”,精準定位頁巖油氣

    我們腳下的地球究竟埋藏著多少秘密?地層深處還有多少資源可供人類使用?為了探究這個答案,地質勘探人員的足跡遍及高山、峽谷和荒漠。隨著技術進步,現在科研人員用電磁波給地球做一次成像觀察,就能探明大量的礦產......

    相距1.5億公里,給太陽大氣做CT的“羲和號”

    成功在軌運行10個月后,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的科學探測和衛星技術成果今天正式公布。從“羲和號”上“看”太陽,觀測到了什么?這些科學探測成果,對于人類認識太陽有哪些新貢獻?后續太陽......

    天問一號火星行駛1921.5米,完成任務

    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截至今天(6月29日),“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和火星車均完成既定科學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正常飛行706天,獲取了覆蓋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數據,各科學載荷均實現火星全球......

    “電磁波吸收與屏蔽材料”論壇在線舉辦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納微快報(英文)》(NML)編輯部主辦的“電磁波吸收與屏蔽材料”學術論壇在線上召開。來自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9位專家就電磁波吸收和屏蔽......

    科研新成果:高效電磁屏蔽泡沫材料

    隨著電子設備高頻高速化發展,電磁干擾(EMI)問題日益嚴重。在電子設備和電磁波源之間用電磁屏蔽材料阻隔是解決EMI問題的簡單有效方法。電子設備閉合處是發生電磁波泄露的重要場所,一般采用加塞導電膠條、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