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17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首次發現,矮行星谷神星(Ceres)上的冰火山“從未沉默”,其曾在歷史上不斷噴發。這一發現能讓人類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行星的形成。
與地球火山噴發熔巖不同,冰火山噴發的是液體或氣體揮發物,如氨氣、水或甲烷。此前在外太陽系的多個天體上都已發現了冰火山活動的痕跡。2015年,“黎明”號探測器入軌谷神星,并發現了一座圓拱型山峰,這座名為阿胡納火山(Ahuna Mons)的山峰被認為是一座冰火山。不過從那以后,谷神星上尚未發現過類似構造的物體。
科學家認為,冰火山穹丘會逐漸變得扁平,并最終與周圍地形融合。基于這種觀點,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家邁克爾·索利及其同事,此次運用了穹丘形狀較平的模型,在“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谷神星照片上找到了22個曾是冰火山的位置。通過對這些冰火山的年齡進行估算,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的10億年里,谷神星上平均每5000萬年就有新的冰火山出現。
據研究團隊估算,噴發到谷神星表面的結冰物數量是地球、月球、金星和火星上火山噴發的熔巖數量的百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不過,與地球上標準的火山活動相比,谷神星上持續不斷的火山活動并未對其表面造成同等程度的廣泛影響。
“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歷史上第一個探測小行星帶并造訪矮行星的人造設備,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2017年,“黎明”號在谷神星一處火山口附近檢測到有機物質,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小行星帶發現有機化合物,而其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石。
12月22日消息,一個裝有巖石樣本的鈦管在12月21日被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放置在紅色星球的地面上,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該探測器將在這個被稱為“三岔口”的地方放置總共10個類似的管子,建立人類在另......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兩篇地球科學論文,研究人員揭示了他們在2021年冰島法格拉達爾火山噴發前和噴發中觀測到的令人意外的地震活動和巖漿運動,這項研究結果對于人們理解引起該次火山噴發的過程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59.shtm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兩篇地球科學論......
1月15日,湯加火山噴發,沖擊波遍布全球,并向高空噴射出一股水蒸氣,將數十億公斤的水注入平流層。圖片來源:MAXARVIAGETTYIMAGES1月15日,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在海底噴發,重創了這......
6月27日中午,日本櫻島火山出現大規模的噴發,濃濃升起的煙柱直沖云霄,高度達到1500米。近年來,圍繞日本富士山噴發的話題不絕于耳,而且日本前不久還圍繞富士山噴發專門修訂了應急預案,而且官方還提醒民眾......
新華社東京7月24日電(記者郭丹)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的櫻島火山24日晚發生大規模噴發。日本氣象廳已發布最高級別警報,并要求周邊民眾緊急避險。日本氣象廳說,當地時間24日20時05分......
白堊紀末期(約6600萬年前)發生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結束了地球上超過1.5億年的恐龍時代,并為哺乳動物的崛起鋪平了道路。目前,關于這場大滅絕的原因仍處于激烈爭論當中。其中,印度徳干玄武巖噴發和小行星......
據日媒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稱,科學家在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采集的樣本中檢測到20多種氨基酸。這是首個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的證據,對理解這些至關重要的有機分子如何到達地球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12月......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冥王星圖像進行了分析,發現這顆矮行星的一個區域在較近期出現過冰火山活動,有些火山最高達7千米。冰火山作......
廣東江門,打石山地下700米的深處,一個巨大的球型中微子探測器正在慢慢成形。日前,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1月21日,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的不銹鋼網殼主結構第一榀支撐柱成功吊裝落位,標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