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9-25 15:49 原文鏈接: 太湖告別大閘蟹?為保水質全面拆除圍網

      隨著今年大閘蟹上市,記者獲悉,為了保護太湖水質,太湖蘇州市行政區域內水域4.5萬畝圍網將于今年12月底前基本拆除,明年6月底前全面拆除。這也意味著,今年將是太湖圍網養蟹的最后一年。

      江蘇省蘇州市太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秘書長孫強告訴北青報記者,拆除圍網,意味著大閘蟹今后采用“生態育肥”的形式。對于鐘情于太湖大閘蟹的食客,或面臨數量下降的問題,“不過這并不足以波動全國的螃蟹市場”。而對于蟹農而言,大多正在積極尋找養殖螃蟹的池塘,希望自己的生存手藝能延續下去。取消圍網養殖后,政府部門將在每年春季向太湖投放蟹苗,到了秋季,持有捕撈證的蟹農可自行在太湖捕撈出售。

      明年起湖內再無養殖蟹

      據孫強介紹,2017年5月環保部對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督導后,蘇州市政府曾要求太湖水域的4.5萬畝圍網在2018年12月底前基本拆除到位,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除任務。因此,今年是太湖圍網養蟹的最后一年。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自2008年起,整個太湖水域都在清理壓縮圍網養殖面積。太湖上最后一塊養殖區域已從10年前的20.4萬畝變成如今的4.5萬畝。就在今年4月,蘇州當地發布了“關于太湖圍網拆除的通告”,其中提及,將于年內拆除太湖蘇州市行政區域內水域圍網,收回養殖使用權。這標志著太湖水域里面的圍網養殖成為歷史。而這項舉措的實施,也是為了保護太湖水質。

      靠水吃水是當地人多年的生存方式之一,此次整個拆除工作涉及3000戶養殖戶。為了保障養殖戶的權益,今年5月發布的“太湖圍網拆除補償方案公告”中提及,拆除圍網后養殖戶將獲得每畝6000余元的補償款,以及相應設備設施等補償。同時當地政府在轉產轉業上也會為養殖戶提供保障。

      散養捕撈為還太湖碧水

      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湖底平坦,水深適宜,常年氣候溫和。湖內水草、螺螄等天然餌料豐富,是大閘蟹的優良生長場所。也因此,太湖大閘蟹成為周邊省份食客的優選項。

      全面叫停圍網養殖,將大大壓縮當地蟹農的生產勞作空間,直接影響其經濟收益,也讓食客有了“再無太湖大閘蟹”的擔憂。

      對此,孫強告訴北青報記者,取消圍網養殖后,政府部門將在每年春季向太湖投放蟹苗,任其自由增殖、生態育肥,到了秋季,持有捕撈證的蟹農可以自行在太湖捕撈出售,所以“再無太湖蟹”的說法并不準確。

      此外,政府還對一批太湖周邊的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以保證其具備培育正宗太湖大閘蟹的能力,補充產量。至于太湖蟹改變養殖方式是否會對螃蟹市場產生影響,孫強表示,可能至多影響到蘇州周邊,而不足以波動全國市場。

      至于為何要這樣做,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漁業部門的出發點是基于對太湖水體的保護。過去蟹農通過圍網的方式在太湖中養殖大閘蟹,為了獲得更高的產量,大多會向水中投放餌料,這些東西勢必會對自然水體造成污染。

      從歷史來看,太湖的原始自然條件適宜大閘蟹的存活,通過禁止圍網的方式保護水體是太湖治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同樣也是順應自然。

      蟹農稱正加緊尋找池塘

      蘇州市吳中區信聯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家由125戶蟹農組成的太湖大閘蟹養殖合作社,到今年已經運轉了9個年頭,它也成為太湖上養殖大閘蟹的大戶之一。

      合作社負責人秦雪榮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所有合作蟹農的養殖基地都建在太湖的圍網中。今年的收成較去年有所增加,總共能達到五六十萬斤,“大家的收入又能多一點”。

      面對即將到來的改變,秦雪榮和他合作社的成員們非常理解治理太湖的意義,不過他們還是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許擔憂,“明年,我們依靠捕撈證還可以在太湖里打撈魚蝦和大閘蟹,但是卻沒辦法養殖了。這樣的收成一定不如從前,不行的話就只能改行了。”

      合作社里八成的成員認為最理想的去處就是政府完成標準化改造的太湖周邊池塘。“池塘里的水還可以用太湖水,也有專門的水渠,在池塘里養殖螃蟹的數量和重量都能增加,口感絲毫不遜于現在的太湖大閘蟹,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秦雪榮說。

      但問題在于,目前蘇州市的養蟹池塘有限,并不是所有從太湖轉出的養殖戶都能擁有一口自己的池塘。所以,對于秦雪榮和他的合作社成員們來說,今年在賣完本季的太湖大閘蟹后,最緊迫的任務之一就是去找一口供今后繼續養殖太湖大閘蟹的池塘。

    相關文章

    陽澄湖大閘蟹缺席中秋今年大閘蟹價格是否會上漲?

    陽澄湖大閘蟹缺席中秋,9月底才姍姍來“吃”24小時不間斷吸氧仍然“蛻得慢”,今年大蟹產量減少近兩成中秋節即將到來,又到一年品蟹時,吃貨們已經開始期待陽澄湖大閘蟹上市了,受前段時間持續高溫影響,陽澄湖大......

    大閘蟹二噁英檢測需查漏補缺

    內地現在只有對二噁英的檢測標準,而沒有對食品中二噁英的限量標準。(圖片來源:中新網)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近日宣布,2016年9月下旬抽查的五類大閘蟹樣本中,有2類二噁英及二噁英類多氯聯苯(D......

    太湖溶解有機碳儲量和收支遙感研究中獲進展

    湖泊溶解有機碳不僅調節全球碳循環和氣候變化,其被微生物分解過程會消耗水體溶解氧,并產生有害物質、危害水環境。河流將流域大量的外源溶解有機碳輸運進入湖泊,同時湖泊藻類增值等過程也會產生自源有機碳,兩大來......

    太湖溶解有機碳儲量和收支遙感研究新進展

    湖泊溶解有機碳不僅調節全球碳循環和氣候變化,其被微生物分解過程會消耗水體溶解氧,并產生有害物質、危害水環境。河流將流域大量的外源溶解有機碳輸運進入湖泊,同時湖泊藻類增值等過程也會產生自源有機碳,兩大來......

    科學家在太湖沉積物鉻遷移轉化機制取得研究進展

    鉻(Cr)作為重金屬,由于其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在工業上的廣泛使用,Cr已成為自然水體、土壤、沉積物和空氣中的重要污染物。在水生態系統中,Cr主要以Cr(III)和Cr(V......

    江蘇太湖小流域綜合整治試點工程顯成效

    武進最美河道評選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最終將選出10條最美河道。在備選的河道中,東尖引河和漕上河都是江蘇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武進港戴溪片區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試點工程里的項目。武進港戴溪片區小流域......

    大閘蟹亂象:公共品牌亟待機制保障

    陽澄湖大閘蟹在網上的銷售十分火爆,但是一些不良網店用外地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賺取更高的利潤,各種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現象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在媒體曝光后,蘇州多地迅速行動,開展專項整治。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少......

    我國學者破解大氣氮沉降對水體氮負荷的影響

    大氣氮沉降是全球氮循環的重要過程,過量的氮沉降會引起一系列生態環境效應,嚴重影響陸地及水生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進而危害人體健康。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顏曉元課題組前期在太湖地區的研究就發現......

    建立國內首個跨省湖長協商協作機制兩省湖長共治太湖

    臨界水源地保護區如何劃定?跨流域污染如何治理?毗鄰湖域開發如何勘界?日前,太湖湖長協作會議在江蘇宜興召開,會上,浙江、江蘇兩省正式建立太湖湖長協商協作機制。這是國內首個跨省湖長協商協作機制,這一機制的......

    你確信吃的真是陽澄湖大閘蟹?

    9月21日,陽澄湖開湖捕蟹。“秋風起、螃蟹肥”,買蟹吃蟹也成了熱門話題。記者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了解到,今年預計大閘蟹總產量約1300噸。同時,有網友報料稱,早在21日之前,就有商家開始兜售“陽澄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