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16 15:27 原文鏈接: 出口前景黯淡我國應逐步縮減光伏產品出口

      

    太陽能光伏板

      太陽能光伏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新能源領域重點發展方向,也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出口商品之一。作為典型的“三頭在外”的產業,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在為國外用戶輸送清潔能源的同時,卻消耗了大量國內能源,這種現象亟須引起重視。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國內耗能、國外節能”的出口創匯模式得不償失,宜借當前外需低迷之機大力開辟國內市場,逐步縮減光伏產品出口,推進行業整合。

      歐美掄起“雙反”大棒光伏產品出口前景黯淡

      得益于歐洲光伏市場的拉動,我國光伏產業在2004年后經歷了快速發展的歷程,連續多年增長率超過100%。2007年至今,我國光伏電池產量穩居世界首位,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輸出地。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已達到3300萬千瓦,實際產能達到4500萬千瓦;從國內情況來看,2011年我國光伏電池產能已經達到3500萬千瓦,已可以滿足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安裝需要。

      光伏產品出口量不斷提高,價格卻不斷下滑。以太陽能電池為例,去年出口均價下降37.1%,從年初的2美元/瓦持續下跌,最低價僅為0.8美元/瓦。盡管光伏電池全年出口量增長七成多,但江蘇省去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僅增長12 .2%,為152.3億美元。

      近期,歐美針對我國光伏產品的“雙反”“緊箍咒”越箍越緊,讓國內光伏業出口蒙上一層陰影。

      美國商務部3月下旬做出對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產品反補貼調查的初裁,認定中國涉案企業存在2 .9%-4.73%不等的補貼幅度,并追溯90天征稅。

      5月份,美國商務部再次宣布新一輪對光伏電池及組件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初裁,裁定中國涉案企業適用31.14%至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并將征稅措施向前追溯90天。這一次的懲罰性關稅將會疊加在3月份宣布的反補貼稅之上。美國商務部終裁結果將在今年10月宣布。

      壞消息不止這些。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正榮說,歐盟和印度也可能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做出類似的“雙反”調查,課征懲罰性關稅。這將讓光伏企業的處境雪上加霜。

      “我國近六成光伏產品銷往歐盟市場,一旦歐盟‘雙反’,我國光伏制造商將遭受摧毀性打擊。”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徐征說。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說,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是典型的“三頭在外”產業:一是光伏電池的生產設備主要從國外進口;二是多晶體硅材料主要從國外進口;三是生產的光伏電池產品主要出口國外。近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部分企業已基本掌握了多晶硅材料的生產工藝,多晶硅產量已滿足了我國50%光伏電池生產需要,光伏電池生產設備的國產化能力也迅速提高,“三頭在外”的狀況有所改變,但光伏電池產品市場在外的狀況尚未改變,許多關鍵裝備和主要原輔材料的對外依賴度仍然很高,這一產業還是過度依賴國外。

      史立山認為,今后相當長時間,我國光伏產業主要依賴國際光伏市場的狀況將難以持續。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除采取反傾銷、反補貼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外,還試圖通過制定更加嚴格的減排規則、技術標準、勞工標準、社會責任等來強化產業控制主導權,以削弱發展中國家出口競爭力。

      耗了自己的電節了別人的能

      與遭遇出口“寒冬”相比,國內光伏業的高能耗危機更讓人憂心。“多年來,中國人花著高能耗,加班加點為老外節能,太陽能光伏產業這種 發 展 模 式 已 到 了 該 反 思 的 時 候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將這種現象喻為“人吃蘋果我食渣”。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光伏產品生產過程中,硅提純階段能源消耗量最大。以生產阿特斯功率240瓦的C S6P組件為例,硅冶煉、硅提純、硅錠及硅片制造、電池品制造、光伏組件制造等階段的耗電量大致分別為38度、398度、64度、39度和5度,全程耗電 544度,而這可以讓2.2瓦的發光二極管燈泡發光120年(按照每天工作12小時計算)。如果這塊組件被安裝在光照二類地區,耗電量將在1 .9年內收回,并在未來的20多年間,大致產生12098度綠色電力。

      “這種短期能耗投入與長期能源節約的比率看似有力證明了太陽能光伏是節能產業,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產品的效用要以消費地來衡量,而不應以產品生產地來計算。”林伯強說,外國消費者使用光伏產品,確實起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但中國卻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說太陽能光伏是新能源,對中國來說現在是偽命題。”

      而光伏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去年,浙江海寧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就因為污染環境被當地政府部門通報。去年8月,晶科能源周邊河道發生大批魚死亡事件,當地村民認為是晶科能源污染所致。事實上,去年4月,晶科能源的排污口就已經出現超標現象,當地環保部門已經責令公司整改,但整改不徹底。

      提高國內市場容納度加快產業整合

      一些專家就此提醒,我國應警惕光伏產品出口“以新能源之名行高能耗之實”,把握當前國外市場需求不振的契機,出實招開辟國內市場。

      史立山表示,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的70%以上,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巨大,發展光伏發電勢在必行。目前德國光伏發電量占到其總發電量的3%,如果到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量占到總發電量的3%,光伏發電量將達3000億千瓦時,需安裝光伏容量2億千瓦。按此目標每年需安裝2000 萬千瓦,這將為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史立山說,近年來,我國采取特許權招標方式啟動了大型光伏發電的建設,以常規電站建設和管理方式建設大型光伏電站,這對推動我國光伏電站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種集中建設大型光伏發電、以遠距離高壓輸電的太陽能利用方式并不科學。太陽能資源的主要特點是分布廣泛,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優勢是分布式應用。所以,要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開放用戶端電力市場,培育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林伯強認為,當前是我們該反思舊有發展模式的時候,應該順勢逐漸縮減光伏產品出口。“我們不能把進出口總額作為評價經濟開放度的唯一指標,而要對出口產品進行綜合評價,改變對高耗能產品出口創匯作用的依賴。應該以內貿為主,把出口規模控制在10%以內,取消出口退稅”。他建議適當提高光伏產品資源稅, “提高環境門檻,是現階段的可行性手段,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如果條件具備,也可結合能耗水平,實行更具差別化的進出口稅收政策。張含冰說,即使同屬高耗能產品,如果一個企業生產能效高,則可使用較優惠的進出口關稅。以此引導企業提高生產水平,避免對整個行業“一刀切”。“當然,這對建立健全企業節能、排放的監測檢測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應加強光伏產業整合研究,做好應對行業“洗牌”準備。我國光伏產業的平均利潤率一度超過30%,有些甚至達到50%以上。制造富豪的神話和地方政府的熱情,助長了很多非理性的投資行為。統計顯示,全國31個省(區、市)均把光伏產業列為優先扶持的新興產業,更有來自房地產、服裝、紡織等產業的資本大舉進入,而這些企業普遍規模小、能源利用水平低、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徐征認為,宜抓緊本輪國際市場疲軟導致光伏產業普遍虧損的時機,加快淘汰投機類企業,鼓勵優勢企業兼并中小企業,激發規模效應,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為加快培育國內光伏市場,完善光伏發電并網技術與標準也勢在必行。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徐征認為,一要加強光伏并網技術研發力度,建立微電網工程示范。二是組織電網公司、光伏電站安裝商與運營商、光伏并網與儲能設備制造商等制定光伏并網技術標準。三是加強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間的溝通協調,引導有條件、并網難度小的光伏發電設施率先并網,先易后難,不斷完善光伏并網管理體制。

      此外,有專家認為應當加快培育多樣化的光伏市場,堅持并網發電與離網應用相結合,支持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小型光伏系統、離網光伏系統等應用,開發多樣化的消費光伏產品。

    相關文章

    商務部:1—5月網上零售額達5.77萬億元增長12.4%

    據商務部6月25日消息,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介紹2024年1月份至5月份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電子商務在促進消費恢復向好、推動數實融合、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商務領域數......

    甘肅外送電和新能源發電增長加快

    記者從甘肅省政府獲悉:今年1—5月,甘肅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19.8%,增速比1—4月加快2.5個百分點;風力發電量增長5.2%,增速比1—4月回升11.7個百分點,風光電合計對規上工業......

    新能源SUV實現戶外越野1秒脫困

    6月13日,深藍G318在西藏拉薩發布。深藍CEO鄧承浩介紹,G318是用科技造就的“一臺全路況穿越保障的硬派SUV”。區別于傳統燃油車,其雙電機四驅,更強勁敏捷、更穩定、更智慧,在青藏高原縱情馳騁將......

    安徽發布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稅費政策40條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圍繞《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2023-2025年發展規劃》中明確的重點任務,梳理歸集形成《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稅費政策40條》,精準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

    工信部:今年前4月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保持增長態勢

    工信部7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24年1-4月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1-4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保持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1......

    十三部門:鼓勵各地推動10年及以上老舊城市公交車輛更新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日前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鼓勵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保障城市公交穩定運營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計劃......

    十三部門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關于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計劃單列市交通運輸、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生態環境、商務、人民銀行、市場監管、......

    十三部門:適度超前建設公路沿線新能源車輛配套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日前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有序推廣新能源營運貨車。鼓勵各地結合道路貨運行業發展特點、區域產業環境和新能源供應能力,推動新能源營運貨車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

    十三部門:加快液化天然氣(LNG)、醇、氫、氨等燃料動力船型研發

    交通運輸部等十三部門印發《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運輸船舶發展。加快液化天然氣(LNG)、醇、氫、氨等燃料動力船型研發,強化高性能LNG、大功率醇燃料發動......

    哈爾濱市工業領域105戶企業啟動設備更新完成投資10多億元

    6月6日,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哈爾濱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哈市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取得積極進展,其中,工業領域105戶企業啟動設備更新,已完成投資10多億元,更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