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進材料》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梁高林課題組與南京醫科大學的合作研究成果,報道了一種免疫響應釋放他克莫司策略,在克服肝臟移植排斥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移植排斥是器官移植面臨的最大問題。臨床上克服移植排斥的方法是在病人手術后服用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來抑制器官移植引起的T細胞活化。然而,直接服用大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可能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活化的T細胞會高表達蛋白質酪氨酸激酶(PTK),而在蛋白質酪氨酸激酶大家族中,淋巴細胞特異性的蛋白質酪氨酸激酶(Lck)被發現在肝臟移植時最高表達而且分泌到細胞外。Lck有一個特異性磷酸化的底物Glu-Tyr。基于這個特點,梁高林課題組設計了兩種水凝膠來包裹他克莫司。
研究人員把包裹藥物的水凝膠涂于肝臟移植傷口表面。移植排斥發生時,活化的T細胞釋放出Lck,Lck磷酸化水凝膠的Glu-Tyr導致解膠釋放他克莫司來抑制活化的T細胞。
大鼠肝臟移植實驗表明,臨床口服他克莫司的大鼠平均存活13天,而采用水凝膠“智能”免疫響應釋放他克莫司的大鼠平均存活22天。研究者希望這種“智能”免疫響應釋放藥物的策略盡快推廣至臨床使用。
相關論文信息:Adv. Mater. 2018, 201805018
耐藥型細菌感染的創傷愈合因其治療過程復雜、治療周期漫長和持續性感染,已經成為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創面感染的常見菌種,MRSA感染范圍可以從皮膚和軟組織的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郭旭虹團隊提出了一種通過反應擴散控制動態超分子自組裝的新策略,該工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生命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非平衡態超分子組裝系統,受此啟發,人們在合成系統中將化學反應網絡與......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郭旭虹團隊提出了一種通過反應擴散控制動態超分子自組裝的新策略,該工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生命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非平衡態超分子組裝系統,受此啟發,人們在合成系統中將化學反應網絡與......
近日,美國化學文摘社(CAS)與西湖大學(WestlakeUniversity)合作發布了“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生物材料”洞察報告。這份報告重點介紹了水凝膠、抗菌藥物、脂質納米粒、外泌體,生物墨水,可編程......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小英團隊、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教授張還添及教授查振剛團隊通過利用自組裝和化學交聯結合的策略,開發出一種具有低硬度、高抗壓強度、抗溶脹、可載藥和生物降解的膠原纖維狀可注射水凝膠......
細胞外基質(ECM)剛性是影響多種生物過程的重要機械線索。然而,對剛性傳感的分子機制的理解受到當前細胞力測量技術的空間分辨率和力靈敏度的限制。2023年10月5日,武漢大學劉鄭團隊在NatureMet......
25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適當條件下自組裝成凝膠的新注射溶液可以幫助控制艾滋病病毒,這種凝膠在6周內釋放出穩定劑量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拉米夫定,這與目前任何可用的療法均不同。這一研究成果或使患......
水凝膠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當前最受關注的生物材料。然而水凝膠材料天生質弱,強度低、韌性差,成為限制其應用的瓶頸難題。盡管當前已有多種提升水凝膠力學性能的方法,例如雙網絡策略以及......
自愈導電水凝膠的開發對于電活性神經組織工程至關重要。典型的導電材料如聚吡咯(PPy)通常用于制造人工神經導管。此外,組織工程領域已經朝著透明質酸(HA)水凝膠等產品的使用方向發展。盡管HA修飾的PPy......
每年數百萬人遭受各種類型的創傷,包括意外創傷和手術切口造成的創傷。組織損傷后,大出血和傷口感染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盡管縫合線和縫合釘是目前臨床治療中最常見的傷口閉合方法,但耗時的手術和苛刻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