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0-18 17:06 原文鏈接: 白血病免疫療法有望問世科學家們發現免疫抑制通路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志在線刊登了一篇對于血液癌癥治療有著重要意義的文章。一支來自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聯合團隊發現,通常在單核和巨噬等細胞表面表達的蛋白LILRB4及其信號通路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發病過程中,起到了免疫抑制的作用。科學家們認為,倘若能阻斷這條通路,我們就有望阻止AML病情惡化,為白血病患者帶來新的免疫療法。

      尋找白血病的偽裝

      說到免疫療法,相信許多讀者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授予了兩位免疫療法的先驅——他們與其他科學家一道,先后闡明了CTLA-4與PD-1/PD-L1通路的作用機制,催生了數款突破性的癌癥免疫療法。這些療法的問世徹底改變了癌癥的治療格局:一些罹患惡性腫瘤的晚期患者,生命原本僅剩下幾個月,經過免疫療法的治療,存活超過了10年,達到了臨床上“治愈”的定義。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兩名免疫療法先驅(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兩名免疫療法先驅(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然而現有的免疫療法并不是萬靈藥——它只對部分癌癥、部分患者有效。舉例來說,目前的幾款重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適用于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實體腫瘤的治療,而對白血病等血液癌癥的療效十分有限。這也讓科學家們心生疑問:難道白血病有什么“障眼法”,能逃脫免疫療法的攻擊嗎?

      為了尋找白血病的偽裝,研究人員們借助了大數據的力量,在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數據庫中挖掘和白血病有關的共刺激因子和共抑制因子。研究發現,一種叫做白細胞免疫球蛋白類受體B4(LILRB4)的免疫抑制性分子,與患者的生存率呈負相關——也就是說,這種受體的表達水平越高,患者的預后相應就越差。

    ▲LILRB4在癌變單核細胞表面的表達量更高(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LILRB4在癌變單核細胞表面的表達量更高(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有趣的是,這種分子僅在少數幾種類型的細胞上表達。這其中就包括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已癌變的單核細胞。那么,LILRB4會不會就是白血病細胞的偽裝,通過抑制T細胞的功能,阻止T細胞發動攻擊呢?

      新型免疫抑制性分子

      為了闡明LILRB4的作用,研究人員們設計了一個精妙的實驗。他們使用了三組培養細胞:一組是LILRB4陽性的白血病細胞,一組是LILRB4陰性的白血病細胞,還有一組則是正常的造血細胞作為對照。研究人員們檢測了這三組培養細胞對免疫T細胞活性的作用。果不其然,免疫T細胞的活性受到了表達有LILRB4的白血病細胞的顯著抑制,而沒有受到另外兩組細胞的影響。

      隨后,研究人員們又用了兩個實驗證明確實是LILRB4抑制了T細胞的功能,而非其它因子。他們首先在白血病細胞里敲除掉了LILRB4,并發現它們對T細胞的抑制能力也隨之消失。然后,他們在這些白細胞細胞表面重新表達了LILRB4,恢復了它們抑制T細胞活性的能力。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白血病細胞表面的LILRB4就是抑制免疫T細胞活性的罪魁禍首。

    ▲敲除LILRB4的患癌小鼠活得更久(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敲除LILRB4的患癌小鼠活得更久(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既然如此,我們能否通過抑制LILRB4,在體內重塑T細胞的活性,抗擊白血病呢?研究人員們發現,使用抑制LILRB4的抗體能在多種小鼠模型里,重新激活T細胞攻擊白血病的能力。更令人欣喜的是,如同其它免疫療法一般,抑制LILRB4的抗體能讓免疫系統產生“記憶力”,預防同種癌癥的再次發生。這些結果也表明,LILRB4有望成為免疫療法的全新靶點。

      即將邁入臨床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研究團隊中的多名專家,及其所屬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早已和生物技術新銳公司Immune-Onc Therapeutics達成了多年、多方位的合作協議。本文的兩名通訊作者張成城教授和安志強教授也都是Immune-Onc Therapeutics 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Immune-Onc在今年1月曾入選“2018年北美生物技術新銳20強”,并在今年9月獲得了3300多萬美元的B輪超募融資,用于發展其臨床管線。目前,這家新銳公司擁有包括LILRB4在內的多種靶向療法的全球獨家授權。

      “這項開拓性的研究是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及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和Immune-Onc Therapeutics共同努力結出的碩果,也是我們多年合作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Immune-Onc的首席執行官廖曉伶(Charlene Liao)博士說道:“我們對這項發現感到自豪,也為能夠將新的免疫療法推進至臨床階段,造福患者感到振奮。”

    ▲Immune-Onc的首席執行官廖曉伶(Charlene Liao)博士(圖片來源:Immune-Onc)

    ▲Immune-Onc的首席執行官廖曉伶(Charlene Liao)博士(圖片來源:Immune-Onc)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這類癌癥的預后極差。在開展針對這類癌癥的創新療法的研發上,免疫抑制性微環境會是下一個前沿,”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張成城教授說道:“我們的發現對免疫抑制及腫瘤浸潤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的內在驅動機制提供了新的洞見。”

    ▲張成城教授(圖片來源: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張成城教授(圖片來源: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我們對這項研究和其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中的潛在應用充滿了熱切的期盼,”本研究的另一位通訊作者安志強教授補充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一些癌癥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但同樣的療效還沒能在白血病中再現。對LILRB4通路的抑制,有望成為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手段。”

    ▲安志強教授(圖片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安志強教授(圖片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我們祝愿這項新型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能取得成功,早日為白血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相關文章

    山大齊魯醫院發現膠質瘤治療新靶點揭示免疫治療新策略

    近日,山大齊魯醫院研究人員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ofNano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Mesenchymalstemcells,asgliomaexosomalimmunosu......

    康希諾生物參與開發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在加拿大獲批

    2023年7月23日,康希諾生物發布公告,集團與VaccitechLimited合作開發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腺病毒載體)(CS-2032帶狀皰疹疫苗)已獲得加拿大衛生部的臨床試驗申請的無異議函。公司的......

    艾滋病病情可長期緩解,并不意味著徹底“治愈”

    法國和瑞士研究人員近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名被稱為“日內瓦病人”的男子,是最新被宣布病情得到長期緩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重要的是,他并沒有像之前的病例那樣接受帶有病毒阻斷突變......

    研究人員開發基于納米抗體的酶聯免疫分析傳感器

    7月7日,記者從廣東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生物醫藥學院教授趙肅清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首次制備出高親和力的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劑(EC5026和TPPU)納米抗體,并用于開發靈敏的間接競爭......

    生物物理所等發現病原微生物干擾植物免疫新機制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艷麗研究團隊與英國塞恩斯伯里實驗室馬文勃研究團隊,在《細胞》(Cell)上,發表了題為Pathogenproteinmodularityenableselabor......

    《科學》子刊:PDL1甲基化是免疫治療耐藥的關鍵機制!

    作為人體內至關重要的免疫檢查點,PD-1/L1通路實在會受到太多調控因素的影響,上到遺傳和突變、下到腸道微生物,還有細胞內外形形色色的各種因子,好像誰都能來插一腳,那表觀遺傳當然也少不了[1]。近期在......

    NatCommun:科學家揭示機體特殊的免疫系統信號復合體

    補體膜攻擊復合體(MACs,membraneattackcomplexes)的內化在內皮細胞中能組裝NLRP3炎性小體,并促進IL-β介導的機體組織炎癥。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

    點燃燃氣灶會增加與白血病有關的室內化學物質含量

    每當居民點燃燃氣灶時,一種與白血病和其他血細胞癌高度相關的化學物質就會悄悄潛入數百萬家庭。美國斯坦福大學領導的一項新分析發現,一個高溫燃氣灶或一個設置在350華氏度的燃氣烤箱,會使室內致癌物苯的含量高......

    由微生物群調節的免疫抑制性腸道T細胞進入腫瘤

    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LaurenceZitvogel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一種由微生物群調節的檢查點引導免疫抑制性腸道T細胞進入腫瘤。2023年6月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一成果。通過誘導回......

    21號染色體內免疫相關基因或影響唐氏綜合征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小鼠研究發現,21號染色體上的干擾素受體(IFNR)基因簇的三個拷貝可能和唐氏綜合征的一些性狀有關。今后仍需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