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多過去了,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還在繼續。
據日本共同社近日報道,有關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向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匯報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凈化后、所含放射性物質測定結果資料,發現有錯誤的問題,東京電力公司10月18日透露,對當初稱約有260處的訂正數進行詳查,結果發現實際有1276處。
東京電力公司在10月17日的說明中稱,共有5處放射性物質種類和輸入內容弄錯的訂正,比如有1處在顯示2013年至2018年銫134值的圖表中,誤用了銫137的值等。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于濤研究員21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京電力公司將銫134的值誤用為銫137,不知其是粗心導致還是有其他深層目的。”
于濤解釋,銫134是福島核事故環境監測的特征核素,這與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有關。
所謂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強度達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時間。以半衰期約為2年的銫134為例,在經歷5個半衰期后,放射性強度降為初始值的1/32,這意味著經過10年左右時間,銫134在環境中已衰減到可以忽略不計。而銫137半衰期則長達30年,放射性強度降為原值一半需要30年。換言之,即使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已經過了32年,銫137仍可能存在于環境中。因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在環境中存在的“余威”,外界無法將寫入圖表的銫137數值與福島核事故直接關聯。
在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歷史上,先后發生過3次較為嚴重的核事故。
與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美國三哩島核事故不同的是,福島核電站位于日本東北部海岸,瀕臨太平洋西北區域,故福島核事故產生的人工放射性物質,首次對海洋生態環境直接產生了污染。
雖然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碘和銫的總量僅相當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泄漏量的10%左右,但放射性核素銫和鍶半衰期長達約30年、且易被人體吸收。這些人工放射性物質進入海洋后,經大洋洋流被輸運擴散至廣闊的太平洋海域,但目前人類尚無有效處置技術,只能通過放射性物質自身衰減和海洋水體的稀釋擴散降低污染。這些核素在海洋水體中長期存在,必然改變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進而對人類的生存安全產生潛在威脅。正因如此,福島核事故的影響還將長期存在,而且會更加復雜。
我國與日本一衣帶水,通過持續跟蹤監測,早在2013年年底,已監測到來自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污染物質進入我國管轄海域。
于濤告訴記者,為持續跟蹤福島核泄漏事故對西北太平洋及我國管轄海域的跨界污染影響,實現對海洋放射性污染有效監測預警,依托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專項,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已組織了16個航次,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綜合要素預警監測。
“目前我國已初步構建了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監測預警數據庫。”于濤說,這為今后全面預測和評估福島核事故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和危害奠定了重要基礎。
近日,中國專家團隊前往日本福島近海,獨立采集了海水樣本,此舉是基于中日雙方達成的共識。根據此共識,日方同意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下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實施長期國際監測,并確保包括中國在內的利益攸關國可以獨......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工作,提升各地監測能力,2024年10月11日—12日,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在浙江省嘉興市組織召開了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項目培訓班。來自全國31個省(......
8月19日,中原環保發布公告稱,實施公司污水污泥設備更新項目。本次設備更新分為三個項目實施,總投資約2.98億元。三個項目具體為: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污水污泥處理設備更新項目、鄭州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設......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污水廠智能調控課題新污染物等指標測試化驗采購項目的采購公告采購編號:T2311003358171.采購條件根據有關計劃安排,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對污水廠智能調控課題新污染物等指標測試化驗項目進行競......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約有134萬噸,2023年度將把約3.12萬噸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約排放7800噸。根據東電計算,用海水稀釋過的核污染水將緩慢流過約1公里的隧道,約1000秒之后抵達大海。......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北京時間12時)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啟動排海。日本計劃今年排放31200噸,整個排海工作預計持續30年。核污染水排放后,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海產品還能放心吃嗎?記者就此分......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出于一己私利強行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是極其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舉措。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將嚴格按照水產品中放射性物質限制濃度國......
北京時間8月24日12時,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廣州疾控提醒,請市民關注我國環境、衛生、海關等政府部門權威發布,切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購買和進食受到輻射污染地區生產的食物,......
日本宣布于8月24日下午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關注和熱議。隨著核污染水進入海洋,“如何防輻射”的話題備受關注,部分地區出現了“囤鹽”“囤水產”“囤輻射檢測儀”等現象。對此,專家表示,我國生產食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