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我國漫長海岸線比作一張滿弦的弓,萬里長江就好像一支蓄勢待發的箭,位于長江入海口的上海,正是箭頭。每年,我國有許多考察船都從上海起航,奔赴藍色的大海或白色的極地,探索地球科學奧秘,在建設海洋強國進程中,烙下深深的“上海印記”。
上海是我國極地科學考察船“雪龍”號的家。自從1984年我國首次開展南極科學考察以來,上海就發展成為我國極地考察的國內“大本營”。位于上海的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極地科學研究和各類業務保障的機構。在每年南北極科學考察中,“雪龍”號大多從上海起航“走南闖北”,一直向南航行,穿越西風帶前往南極;或一直向北航行,穿越白令海峽前往北冰洋。
在遙遠的地球南北兩極,“雪龍”號很快將不再是“單兵作戰”。目前,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已經在上海下水,根據建造計劃,將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未來,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還將形成“雪龍家族”,破冰船隊從上海浩浩蕩蕩奔赴極地的壯觀場景,指日可待。
浩瀚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邊緣海,具有一系列深海研究的優越性,是我國深海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11年啟動的“南海深部計劃”辦公室設在上海,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以上海為中心,目前全國共有40多家單位、4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南海深部計劃”,取得了許多重要研究進展,極大地提升了南海科學研究的中國話語權。
今年5月,82歲高齡的汪品先院士還奔赴南海科考一線,乘坐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在南海三次下潛,帶領科學團隊在海底實地考察中,首次發現“冷水珊瑚林”和新的冷泉活動噴口,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
探索海洋科學奧秘,離不開國際合作。始于1968年的國際大洋鉆探計劃,是地球和海洋科學領域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國際科學合作計劃,我國于1998年加入國際大洋鉆探計劃,中國辦公室也設在上海。充分利用這一國際深海探索重要平臺,我國已有上百位科學家登上美國“決心”號大洋鉆探船,前往世界各地的深海大洋開展合作研究。與此同時,我國科學家還主導了三次南海大洋鉆探。
探索海洋科學奧秘,還離不開海洋技術發展。為推動海洋科學前沿項目的產學研結合,上海也進行了創新探索。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深海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項目,致力于采用“國家支持+民間投入”“科學家+企業家”的全新模式,搭建一個萬米級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
目前,“彩虹魚挑戰萬米深淵”項目正全力推進。今年底,項目團隊將再次奔赴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開展“彩虹魚”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超短基線系統海上試驗、2臺第二代“彩虹魚”著陸器萬米級海上試驗、4500米級大深度浮標海上試驗等工作,同時在馬里亞納海溝開展各類海洋科學采樣。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作為長三角地區龍頭,上海正充分利用技術優勢,聯手兄弟省市共同探索海洋的奧秘。未來,上海交通大學與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將聯手共建海洋學院、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積極探索科學與技術融合發展新機制,探索跨行政區域合作新機制,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新亮點,目前雙方已正式簽約。
90年前,當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通過實驗發現一種新粒子時,他一定想不到,90年后的人們,會受益于他的發現,用上核能發電。2022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相關活動將由聯合國教科......
如果將我國漫長海岸線比作一張滿弦的弓,萬里長江就好像一支蓄勢待發的箭,位于長江入海口的上海,正是箭頭。每年,我國有許多考察船都從上海起航,奔赴藍色的大海或白色的極地,探索地球科學奧秘,在建設海洋強國進......
今天上午9時許,遠望7號船再次解纜起航,開赴印度洋預定海域單船執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等海上測控任務。這是遠望7號船繼今年上半年完成嫦娥四號中繼星等任務后第二次年度出海,也是該船入列遠望號船隊兩年多來,首......
穿越馬六甲海峽、航經安達曼海,正在執行中國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聯合考察任務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科考船近日駛入印度洋。浩瀚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中國大洋科考的前沿陣地。印度洋的......
記者18日從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獲悉,由該中心主持研制、多單位參與的針對南極惡劣環境、搭載淺水多波束系統的特種無人艇日前在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獲得成功應用。此前,中國自主研發的智能無人......
中國“大洋一號”科學考察船21日在尼日利亞拉各斯阿帕帕港舉行起航儀式,開始為期9天的中尼聯合海洋科考項目。中國駐拉各斯總領事劉顯法,尼日利亞海洋研究所所長阿卓,尼日利亞海軍水道測量局長、海洋水文專家麥......
海洋科考船出海費用實在太高了,每天僅油費平均就需7.5萬元。十余年來,當很多海洋科研人員因無錢、無船出海而望洋興嘆時,有船單位也在發愁——船舶和設備即使閑置也需花錢養護。如何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