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開幕式暨40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辦(相關報道:慶祝中國光譜40年 構建中國光譜新時代)。在第一天的大會報告之后(相關報道:古人學問無遺力 今有分子光譜百家鳴),組委會也安排了精彩分會報告。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為您帶來紅外/近紅外/超快光譜新技術分會場的全程報道。
會議現場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葛茂發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葛茂發帶來題為“光譜學在大氣化學研究中的應用”的報告。葛茂發介紹了大氣氧化&霾化學領域中國機制和方案,葛茂發介紹了OH的源亞硝酸(HONO),整個白天對OH自由基產量的貢獻占34%-56%,清晨HONO光解產生的OH自由基高達80%,在我國HONO對OH自由基貢獻更高。最后,葛茂發還介紹了高活性氧化劑亞硝酸在線測量和標定系統等。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張韞宏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張韞宏帶來了題為“亞秒級測量:從氣溶膠吸濕增長因子到風化動力學成核速率”的報告。張韞宏介紹了大氣顆粒物的組成和來源,氣溶膠顆粒物吸濕特性及其環境效應,吸濕特性熱力學動力學問題,均相成核與異相成核。張韞宏提出了一種RH控制系統,即真空紅外+脈動濕度控制,這種方法能夠實現環境RH的亞秒級測定,實驗RH可以連續快速變化,同步測定RH、增長因子和成核速率。
伯樂生命醫學產品(上海)有限公司 Michelle經理
伯樂生命醫學產品(上海)有限公司Michelle經理帶來了題為“光譜分析多管齊下,解析毒品”的報告。Michelle介紹到KnowltAll光譜庫,包括KnowltAll紅外264964張、KnowltAll拉曼24716張、KnowltAll核磁921532張、KnowltAll質譜1136571張和KnowltAll紫外30721張等。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倪善博士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倪善博士帶來了題為“二硫化鉬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的報告。倪善介紹到采用一步溶劑熱的方法合成了層間距擴大及過渡金屬摻雜的二硫化鉬。通過過渡金屬元素摻雜方式可有效調控硫化鉬的電子結構,從而提升其催化反應活性。
廈門大學教授 姜艷霞
廈門大學教授姜艷霞帶來了題為“低電位下高選擇性PtRh/RGO催化劑對乙醇電氧化的紅外光譜研究”的報告。姜艷霞介紹到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研究最多,應用最廣泛,被認為是電動車的理想能量來源,姜艷霞介紹乙醇電氧化的紅外光譜在低電位下高選擇性PtRh/RGO催化劑中的研究。
南京大學教授 畢樹平
南京大學教授畢樹平帶來了題為“鋁-甲基丙二酸靜態結構和NMR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的報告。畢樹平介紹了溶劑效應的處理的四大模型,包括氣相模型(GP)、氣相-連續極化模型(GP-PCM)、氣相-超分子模型(GP-SM)和氣相-超分子-極化連續模型(GP-SM-PCM)。畢樹平表示溶解氣體分子CO2和N2進入Al3+第一水化層后水合鋁離子水交換反應的活化 Gibbs自由能△Ga≠増大,相應的水交換反應速率變慢;與本體AI(H2O)63+相比,第一水化層中CO2和N2分子的存在導致鄰位(cis)水分子的水交換反應速率減緩1~2個數量級,對位(trans)水分子的水交換反應速率減緩6~7個數量級。這種“鈍化”效應與OH-,F-以及有機酸配體的“活化”效應剛好相反。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張卓勇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張卓勇帶來了題為“太赫茲光譜和成像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研究與應用”的報告。張卓勇介紹了什么是什么是太赫茲波?太赫茲技術有哪些特點?太赫茲光譜與成像技術在癌瘤診斷中應用舉例,我們研究組在癌瘤診斷方面的工作,太赫茲技術潛在應用領域展望等。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毒物藥物研究所抗毒藥物與番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謝劍煒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毒物藥物研究所抗毒藥物與番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謝劍煒帶來了題為“毒性效應關鍵功能分子的質譜/光譜定量分析”的報告。謝劍煒介紹到了毒性效應中的關鍵功能分子,膽堿酯酶中毒抑制-重活化過程的效應標志物質譜表征,神經性毒劑及致毒機理,基因毒性物質的關鍵毒性效應分子,特異性DNA加合物的定量測定。
山東大學 馬麗莎博士
山東大學馬麗莎博士帶來了題為“甲醇氣體分子的核自旋變體轉換理論研究”的報告。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姚禮山博士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姚禮山博士帶來了題為“蛋白質作用力的檢測與分析”的報告。姚禮山主要介紹了靜電場的核磁共振檢測,K19側鏈產生的電場等。
首都師范大學 王夢穎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王夢穎博士帶來了題為“氯化鈉溶液隨溫度變化的太赫茲光譜研究”的報告。
國家毒品實驗室 劉翠梅
國家毒品實驗室劉翠梅帶來了題為“紅外光譜在禁毒領域的應用前景”的報告。
中國科學院大學 羅海燕博士
中國科學院大學羅海燕博士帶來了題為“表面活性離子液體對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聚集行為的調控及相互作用”的報告。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袁洪福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袁洪福帶來了題為“現代分子光譜過程分析技術與流程工業智能制造”的報告。袁洪福介紹了智能制造;流程工業智能制造;生產過程實時優化的發展模式和現代光譜過程分析技術案例等。
南開大學教授 邵學廣
邵學廣教授作題為“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報告。邵學廣教授在報告中提到擾動光譜學的干擾和擾動。其中干擾是不可控的變動,而擾動是可控或有規律的變動,從外部的溫度、添加物、濃度、PH值等,內部的則在外部因素固定時樣品內部的自發變動,如細胞的生長等生物或生命過程中樣品的組成和性質變化。基于擾動因素,邵學廣教授分別介紹了利用光譜隨擾動因素的變化建立分析方法、溫控近紅外光譜及相關的化學計量方法研究、近紅外水光譜組學方法與應用研究。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杜一平
華東理工大學杜一平教授作題為“分子光譜的快檢技術解決方案”的報告。杜一平教授在報告中提到光譜快檢整體策略。對于高含量樣品,無或簡單處理后采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結合多遠校正算法;對于低含量樣品,需要進行富集或分離,可采用紫外可見、紅外、近紅外、表面增強拉曼、熒光等分子光譜分析技術,同樣可以配合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
湖南大學教授 吳海龍
湖南大學教授吳海龍作題為“分子光譜與復雜體系直接快速精準定量分析”的報告。吳海龍教授在報告中提到化學多維校正方法,通過與各類現代分子光譜學分析儀器相結合,利用“數學分離”代替或增強化學或物理分離,具有“二階優勢”:即使有未知背景及干擾共存也可對感興趣多組分進行直接、快速、同時的精準定量分析,十分靈巧且“綠色”。因此,近十多年來,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山東大學教授 臧恒昌
山東大學教授臧恒昌作題為“近紅外光譜在制藥領域的應用研究與探索”的報告。臧恒昌教授在報告中提到近紅外光譜是過程分析技術中的佼佼者,在制藥工業中從物質基礎正確、過程控制準確、體系設計科學三方面發揮著作用。臧恒昌在報告的最后談到,近紅外光譜是看穿制藥過程的“一雙眼睛”,以近紅外光譜為工具,讓制藥過程中物料行為顯性化,從而實現對制藥過程的理解和精準控制,達到讓藥物更有效的目的。
南開大學 崔曉宇博士
南開大學崔曉宇博士作題為《溫控近紅外光譜用于血清中葡萄糖的定量分析》的報告。崔曉宇博士在報告中提到溫控近紅外光譜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物和環境樣品的檢測分析中。針對水體系,介紹了溫控近紅外光譜技術可以檢測水結構(結構分析)、研究物質和睡得相互作用(定量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張文凱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文凱帶來了題為“非線性光譜方法及其在生物體系中的應用”的報告。
河北大學教授 馬剛
河北大學教授馬剛帶來了題為“淀粉樣納米組裝體結構的紅外光譜探針研究”的報告。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于鵬云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于鵬云帶來了題為“受限體相分子的超快微觀結構動力學”的報告。于鵬云介紹了經典超快二維紅外光譜裝置等。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 干為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干為帶來了題為“乳液中水油界面分子行為的二次諧波光譜與zeta電位研究”的報告。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 莊巍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莊巍帶來了題為“離子對水中氫鍵的影響”的報告 。
江蘇大學 傅小奇博士
江蘇大學傅小奇博士帶來了題為“等離子體激元光催化劑的監測”的報告。
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于2024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首日下午,在分會場3“原子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及新應用”上,東北大......
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閉幕式上,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劉買利院士、四川大學......
2024年11月30日-12月2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第2天,在“熒光與發光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分會場中,趙書林、那娜......
2024年11月30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相關鏈接)。會議次日,以“生命分析新技術及新方法”為主題的的分會場1上,國家納米......
2024年11月30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盛大開幕。此次盛會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化學會,以及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主辦,由廈門......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楊登濤、馮晴亮團隊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期刊發表題為“Near-InfraredEmittingHelicallyTwiste......
圖(a)傳統鑭系敏化劑(i)與過渡金屬敏化劑(ii)對于激活劑能量傳輸的發光機理;(b)鉻離子和鐿離子摩爾消光系數對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088101)等資助下,復旦大學張凡團隊在近紅......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安徽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安徽省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中心)2024年7月采購意向......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曲大輝課題組在動態化學調控分子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發光性能可調控的動態圓偏振發光材料在不對稱合成、光......
由于有機物絕大部分在中紅外區(波長為4000~400cm-1)都有明顯吸收峰,因此紅外光譜是鑒別有機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藥企中,通常應用紅外光譜法進行定性分析,采用已知標準樣品對照法,即在完全相同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