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酸性體質易患癌”“堿性飲食可以改變酸性體質”等所謂的養生理論風靡一時。有不少人表示,自家老人曾聽信“酸性體質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花了不少錢購買相關保健品,但并沒有取得任何效果。有的人甚至改變了飲食行為,追求“堿性食物”,規避“酸性食物”,結果造成了營養不平衡。近日,美國圣地亞哥高等法院陪審團裁定“酸堿體質理論大師”羅伯特·歐·楊向他曾經指導治療的癌癥患者道恩·卡利支付1.05億美元賠償金。專家指出,酸堿體質是偽科學,醫學界根本沒有酸堿體質的說法。人體體質沒有酸性或堿性之別,人體血液的PH值是基本恒定的,正常范圍為7.35-7.45,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過多地影響血液的PH值。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都是合理營養必不可少的。“酸性條件易患癌癥”等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從營養學角度來說,健康飲食主要還是提倡膳食金字塔,也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逐級遞減的飲食結構,與酸堿性毫無關系。
曾幾何時,“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酸性體質易患癌”“堿性飲食可以改變酸性體質”等所謂的養生理論風靡一時,記者身邊也有不少朋友表示,家人曾聽信保健品銷售人員關于“酸性體質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花了不少錢購買相關保健品,但并沒有取得任何效果。記者在網上也發現不少關于“酸堿體質”“堿性抗癌”的書籍和保健品,甚至還有商家稱備孕時保持“堿性體質”有利于生男孩。那么,“酸堿體質理論”究竟是科學還是謊言呢?
近日,美國圣地亞哥高等法院的陪審團裁定“酸堿體質理論大師”羅伯特·歐·楊向他曾經指導治療的癌癥患者道恩·卡利支付1.05億美元賠償金,包括近9000萬美元的損失性賠償和150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
11月13日,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執行會長、高級營養師王旭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酸堿體質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雖然酸堿體質說法流傳很多年,但是西醫里沒有酸堿體質概念,但有酸堿平衡理念,主要是說每個人體內電解質的情況。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于康也指出,酸堿體質是偽科學,醫學界根本沒有酸堿體質的說法。
“酸堿體質理論”始作俑者騙局被揭穿
2002年,羅伯特·歐·楊推出《酸堿奇跡:平衡飲食,重獲健康》,首次提出酸堿體質理論后,便一發不可收拾,被翻譯成18國文字,廣受推崇,被很多人稱為酸堿體質理論“大師”。在該理論體系里,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堿性飲食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只要保持酸堿平衡就能治愈疾病,堿性食物包括蔬菜、谷物和鮮魚,酸性包括糖、紅肉、雞蛋、乳制品、酒、咖啡、巧克力等。
在書中,楊聲稱身體呈現酸性是大部分疾病甚至癌癥的原因,食用堿性食物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在他的“酸堿奇跡療養中心”中的各種對癌癥等疾病治療都是基于這樣的理論,包括為患者注射500美元一針的混合了小蘇打的靜脈注射液。這種理論與療法直接影響了患者治療,而這個療養院中的治療方式,被美國的一位法官評論為“從癌癥患者那里偷走了時間”。
此次被判巨額罰金并非是羅伯特·歐·楊首次受審。有媒體梳理公開信息發現,早在1995年,楊就在美國猶他州因為無證行醫等兩項罪名指控被捕;2001年,楊再次受到指控;2014年,羅伯特·歐·楊在圣地亞哥被捕,并遭到無牌執業等18項重罪指控;為了避免重審,楊承認了兩項無牌執業醫生的罪名,并當庭宣布自己的博士學位是從“文聘工廠”購買的,自己并不是微生物學家、血液學家、醫生、自然療法醫生或訓練有素的科學家。2017年6月,羅伯特·歐·楊被判處3年8個月的監禁。
“酸堿體質理論”到底是科學還是謊言?
楊的理論在中國也一度流行非常廣泛,如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堿性體質不會得癌癥等。記者發現,在十多年前國內就有發表關于酸性體質對健康有害的文章。而在羅伯特·歐·楊發布《酸堿奇跡》一書后不久,相關的理論文章和書籍開始明顯增多。2003年,有人以《誰是健康的大敵》為名,出版了一本介紹“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的書籍,此后類似主題的書、文章陸續在各類媒體上出現。
記者在某圖書商城網站上輸入“酸堿體質”,該網站顯示共有19件商品,都直接指出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如《體質酸性變堿性的關鍵飲食》指出4周“堿回健康”, 85%的痛風、高血壓、癌癥、高脂血癥患者都是酸性體質;《堿性體質不得病》第一章直接指出當人的體液pH值低于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6.7時,人就會死亡。
依賴著這些所謂的“酸堿體質理論”,線上線下都有不少商家打著“調和人體酸堿性”的旗號在推薦相關保健品,聲稱“堿性食物抗癌”“堿性水抗癌”等,不少人信以為真,相信酸性食物不好,“酸性體質”危險。有的人甚至改變了飲食行為,追求“堿性食物”,規避“酸性食物”。特別是有些癌癥患者,盲目采用“抗癌食物”而忽視合理營養,結果造成了營養不平衡。專家表示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些產品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
王旭峰對記者表示,人體的酸堿性非常穩定,pH值不會受飲食而改變,但如果是病理狀態,會出現酸堿失衡狀態,需要就醫。“臨床上的確有很多酸中毒,這些都是由于服用了某種藥,或者是患了某種疾病才出現的酸中毒,而不是所謂的“酸性體質會導致疾病”。而近年來關于“酸堿體質” 的養生保健謠言比較多的通常有以下兩個:
謠言一:酸性體質更容易得癌癥。
真相:出現惡性腫瘤后,腫瘤組織確實會讓其周邊的組織變成酸性。但是,是因為出現腫瘤以后,才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此時身體調節功能失效,體內局部的酸堿平衡喪失。而不是因為身體呈酸性導致腫瘤。“變酸”是癌變的結果而并非其原因。
謠言二:多吃堿性食物能夠改變體質為堿性體質。
真相:這是偷換概念。食物的酸堿性區分,是看它們在燃燒后會剩下哪些元素。如果燃燒后會剩下磷、硫、氯元素等酸根成分,為酸性;如含較多的鉀、鈉、鈣、鎂元素,則為堿性。但這種分類主要用于區分食物的化學組成。而且,食物在體外可以有酸性和堿性劃分,但一旦被攝入體內,其酸堿性將被體內環境所改變。如食物在胃里,和胃酸混合后呈現酸性,在小腸內和腸液混合后呈現堿性等,不能說酸性食物消化后就是酸性的,堿性食物消化后就是堿性的。而且,人體酸堿調節機制非常強大,單靠食物不可能起到調節的效果。
謠言三:“堿性體質多生男孩”不靠譜。記者發現,在多個網購平臺上,很多打著“堿性”旗號的保健品甚至部分堿性飲用水的產品描述中,還都含有“備孕”這一關鍵詞。在2018年4月之前,將“堿性”與“生男孩”作為產品噱頭的商家不在少數,主打“堿孕寶”“益生堿”“佑生堿”等產品,甚至聲稱,“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在堿性液中Y精子的活動較為敏捷,因此堿性環境可以大大增加Y精子與卵子結合的概率,從而產下男孩”。
真相: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婦科醫生表示,雖然針對一些婦科炎癥,醫生會讓患者使用醫用小蘇打進行清洗,但不會用其進行“陰道內洗”,這樣的醫用小蘇打,200克的售價也僅為不到30元錢。至于改變身體酸堿環境能夠改變生男孩女孩概率的情況,該醫生表示,沒聽說過有相關的科學依據。
從營養學來講人體酸堿性是“偽命題”
其實,從“酸堿體質理論”誕生的十幾年以來,國內外眾多科學家、醫生和科普工作者,就陸續在強調它是一場騙局。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博士、王旭峰等多位營養專家在多年前就指出,體質沒有酸性或堿性之別,在科學上并沒有堿性度的說法,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都是合理營養必不可少的。“酸性條件容易罹患癌癥”等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曾受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任高級營養官員的葛可佑表示,實際上,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變身體的酸堿平衡狀態。他舉例說:“胃液PH值約為1.5,胃是人體酸度最強的器官,但并不是發生癌癥最多的器官。研究發現,癌癥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但至今還沒有任何研究證明,癌癥的發生與飲食的酸堿性或環境的酸堿度有關聯。由此也說明,酸性條件容易罹患癌癥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江蘇省級機關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申志祥認為說,酸堿平衡在人體內確實存在,人體在生物進化中,體內都存在內環境穩態,這個穩態指的就是酸堿平衡,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體溫在37℃左右、血漿的pH值在7.35-7.45之間,但當pH值大于7.45或小于7.35時,人體就會發生堿中毒或酸中毒,這種中毒是一種病理狀態,和酸堿體質無關。也就是說,人體存在酸堿平衡,但是沒有酸堿體質之分。
“酸堿體質理論的核心說法是食物會影響體液酸堿度,這也是毫無根據的說法。”申志祥介紹,食物也存在酸堿度,如植物類偏酸性,肉類偏堿性,人體食用植物和肉類后并不會從外部調解人體酸堿平衡;比如某個人愛喝醋,但喝醋對人體的酸堿平衡毫無影響;在正常的生理環境下,酸堿平衡還是依靠人體內部自動調節。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從外部調解人體酸堿平衡,那就是病態下。如患尿毒癥的病人,由于腎功能不全,調節體液酸堿的功能缺失,只有依靠服用藥物來調。如高尿酸的病人和糖尿病引起酮癥酸中毒的人,醫生會開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這種堿性藥物可以中和尿液和血液。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對記者強調,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所謂人體酸堿性是一個“偽命題”。“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過多地影響血液的PH值,因為血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緩沖系統,就是喝醋也不會讓血液變成酸性。”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健康飲食主要還是提倡膳食金字塔,也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逐級遞減的飲食結構。”鐘凱表示,膳食金字塔的設定是根據人體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來規劃的,與酸堿性毫無關系。
除了酸堿體質,餓死腫瘤、維生素C防百病,還有哪些是偽科學?
近日,美國“酸堿體質理論”之父羅伯特·歐·楊被判處賠償1.05億美元,并當庭承認“酸堿體質理論”是個騙局。事實上,長期以來各種養生保健的偽科學從來就沒消停過,除了酸堿體質理論,比如辟谷、餓死腫瘤、維生素可防癌……要辟除人們心中的謠言則還有很長的科普之路要走。
謊言一;“辟谷”治百病還能“餓死”腫瘤
不僅是“酸堿體質理論”,不吃飯自虐式的“辟谷”前些年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種養生方式。“辟谷”是我國古代道家的一種養生方法,指一段時間內禁食的養生方式。尤其是一些養生“大師”們說辟谷可以減肥,還可以幫助人體排毒,促進體內淤積毒素的排除,能預防疾病,延年益壽,還能“餓死”腫瘤,等等。
江蘇省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專家王卉博士說,“我們要科學辯證地看待辟谷。盲目辟谷對于身體的危害遠遠大于它所帶來的益處。”王卉說,雖然短期辟谷可以幫助肥胖人群減重,但通過不吃飯減肥,人體骨骼肌的丟失遠遠大于體脂肪的減少,對健康無益。尤其是患病人群自行辟谷,沒有安全防護措施,不但不能夠起到所謂包治百病的效果,反而會加重身體各個器官的損害,健康風險極大。
此外,在民間也一直流行“餓死腫瘤”說法——因為腫瘤細胞較正常細胞代謝旺盛,對營養物質需求自然也就多,腫瘤組織血管叢生,供血豐富,對營養物質消耗大。所以不少腫瘤病人希望通過所謂的斷食“辟谷”療法“餓死”腫瘤。因輕信“養生大師”盲目“辟谷”而斷送性命的報道近年來屢見不鮮。
王卉說,國際權威營養指南指出:無任何證據表明營養支持促進腫瘤生長,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根本不必考慮這個理論問題。機體營養得不到充足的補充,正常細胞得不到足夠的“糧食”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人體免疫力會大幅下降,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反而生長、繁殖得更快。結果餓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腫瘤細胞。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人群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更加容易發生腫瘤,且營養不良的腫瘤病人并發癥更多、生活質量更低、臨床預后更差、生存時間更短。
臨床上所謂“餓死腫瘤”是一種通俗形象的說法,即根據腫瘤組織血管生長快、供血豐富這個特點,通過介入方法或注入化學藥物等,讓腫瘤組織周圍的血管發生堵塞,從而讓腫塊中心缺血、缺營養物質而逐漸壞死。對于一些瘤體比較大的患者來說,這種方法可以讓瘤體縮小,有利于手術切除。
謊言二:常吃維生素C防百病
“平時多吃點維生素C片,不會得癌癥”“感冒啦?用不著吃藥,用Vc泡騰片沖水喝就行了”……不知從何時起維生素C竟成為治療、預防百病的靈丹妙藥。
專家表示,維生素C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防止人們得壞血病、有利于傷口痊愈、強健血管和骨骼等作用。但說維生素C治百病完全毫無根據,反而研究發現,維生素C吃多了會導致黑色素合成減少,易患皮膚白化病,還會引起頭痛、紅細胞破裂等多種副作用。
像這樣的民間傳說還有不少。王卉說,比如,“可樂+曼妥思,同食撐死人”,可樂作為碳酸飲料,的確會產生大量氣體,但在喝進胃之前,氣體就會以打嗝等方式排出體外,剩下那點碰到曼妥思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撐破胃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謊言三:“螃蟹+柿子”會相克中毒
時下正是螃蟹上市的大好季節,許多人又提起了“螃蟹+柿子”“相克”,兩者同吃會中毒的“老經驗”。專家說,柿子和螃蟹上市的季節比較接近,吃很多柿子可能導致柿結石,螃蟹不新鮮或未蒸透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兩個加一起,中招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或許這就是古人的“經驗之談”。但現代醫學認為,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
謊言四:扁桃體與闌尾等都是多余的嗎
扁桃體這個小東西有時會引起大麻煩,特別是寒冬季節,一旦受涼或疲勞它就會發炎。對于扁桃體經常發炎的少年兒童來說,多年前醫生通常的做法是“一切了之”。許多人也通常認為扁桃體是人體無用的器官,切除也沒什么關系。
事實上,扁桃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止致病微生物入侵呼吸系統和消化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不僅可以直接殺死入侵口腔的細菌,還能分泌抗體物質來抵抗病源微生物。如果切除了扁桃體,則會降低人體免疫力,相當于為致病微生物入侵口腔和呼吸道打開了方便之門。
同樣通常被人們認為是無用器官的還有“闌尾”。專家說它能發揮淋巴器官的功能,促進B淋巴細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類抗體的生成,闌尾還能幫助抑制具有潛在破壞作用的體液性抗體反應,同時能夠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切除闌尾的人,得腸癌的概率要比沒切除者高。同樣的研究還發現,切除膽囊的人,其患大腸癌的比例也比較高。
所以,專家指出,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物競天擇、自然進化后,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分精密的有機體,機體內是沒有“無用”“多余”的東西的,器官存在就是合理或必須的,只是科學研究還未發現它的功能而已。
除了上述這些外,專家提醒養生保健上還存在其他認識誤區,比如前些年流行的磁化水、磁化被、磁療儀等,事實上都只是商家的噱頭而已。再比如現在流行的減肥茶,相當多的是加了西藥成分;還有一些降糖奶粉聲稱可以調節血糖,其實是奶粉中添加了降糖藥,我們還是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人云亦云的偽養生,多了解一些科學的健康知識。
過去的2018年,你可能因為看到“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的新聞而努力讓自己變成堿性體質;也可能因問題疫苗事件的爆發而對疫苗失去信任……事實是這樣嗎?在10日舉行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
近些年,“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酸性體質易患癌”“堿性飲食可以改變酸性體質”等所謂的養生理論風靡一時。有不少人表示,自家老人曾聽信“酸性體質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花了不少錢購買相關保健品,但并沒有取得......
最近,美國一樁有關“酸堿體質”說法的訴訟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屢次被訴的“酸堿體質”說法的鼓吹者羅伯特·楊,這次被法院裁定賠償給一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的巨款,因為他實施的“堿性療法”不僅沒治愈患者,......
近日,一則美國“酸堿體質理論大師”羅伯特·楊被判賠1.05億美元、當庭承認騙局的文章在網上熱傳。北青報記者從美國圣地亞哥高等法院了解到,該賠償金額由當地陪審團決定,該案件審理已達1045天,目前尚未結......
近日,美國法院對“酸堿體質理論”創始人處以巨額罰款,該理論也隨即被推翻。記者昨日發現,電商平臺上很多保健品、食品仍以“酸堿體質”做宣傳。就此有專家認為,商家以“酸堿體質”為賣點,則有義務證明產品能達到......
RobertYoung端著他宣揚的健康果蔬汁。圖片:AliPares“酸堿體質”宣揚者 RobertYoung近期被判罰1個億,但是他這種毫無科學根基的理論,究竟建立了多少年?判罰固然重要,......
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近日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楊(RobertO。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這一判罰來自他曾經治療過的患者的指控。這名女性癌癥患者回憶,羅伯特·歐·楊說不用手術不用......
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近日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楊(RobertO.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這一判罰來自他曾經治療過的患者的指控。這名女性癌癥患者回憶,羅伯特·歐·楊說不用手術不用......
還記得曾經火爆一時的酸堿體質之爭嗎?酸堿體質曾在我國網絡上廣為流傳,不少保健品廠家更是打著酸堿體質的旗號到處“營銷”。事實上,國外的確有酸堿體質的說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癌癥研究報告”里面就......
11月2日,一個叫做RobertO.Young的人被美國加州圣迭戈法庭判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消息一出,引起全民爆炸式轟動。RobertO.Young何許人也?酸堿體質理論的創始人。該理......